“运脾开胃”法治疗儿童HP感染相关性厌食症的疗效分析

2018-02-19 06:39王静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儿科江苏南京211300
系统医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食量厌食症症候

王静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儿科,江苏南京 211300

厌食症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以长期食欲减退、食量减少为临床表现,可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贫血、精神萎靡等多种症状,增加感染等疾病发生风险,不利于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影响小儿身心健康[1]。幽门螺杆菌(HP)是临床常见致病菌,具有传染性,流行病学统计成人感染率约为50%,儿童超过30%。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存在密切关联,也是导致小儿厌食症的重要诱发因素。该病在古代记载较少,传统中医学中无独立病症阐述。《内经》中有“恶食”“不思食”的论述,《伤寒论》中有“食欲不振”“脾虚纳呆”等记载,研究认为与多种病因所致脾运胃纳功能失常有关[2]。基于该理论,该院近年采用“运脾开胃”法治疗HP感染相关性厌食症取得理想效果,文章现以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60例患儿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中医儿科门诊60例HP感染相关性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两组。实验组(30 例):男 16 例,女 14例;年龄 6~12 岁,平均(8.6±0.32)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6个月。对照组(30例):男 17 例,女 13 例;年龄 6~12岁,平均(8.7±0.32)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

诊断标准:①以食欲减退、食量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膳食摄入不足标准的70%,病程2周以上,期间体质量增长停滞/减轻,或伴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西医诊断符合《实用儿科学》相关标准[3];②以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之乏味为主症,以嗳气泛恶、胸脘痞闷、大便失调、多食脘腹饱胀为次症,舌淡红,苔薄白或薄腻,脉尚有力,辨证满足上述主症、两项以上次症,辅以舌脉,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儿科学》关于脾运失健证相关标准[4]。

纳入标准:①中西医诊断符合上述标准;②C13呼气试验阳性;③年龄6~12岁;④依从性良好,遵医用药,配合随访;⑤知情同意;⑥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或脏器系统功能障碍,一般状况差;②非HP感染性因素所致厌食症,如精神性厌食症、肿瘤相关厌食症等;③近1周内厌食症相关治疗史;④服药困难,或未按规定治疗,影响效果判定;⑤中途退出或失访,临床资料不全。

1.3 方法

实验组运用清热化湿、运脾开胃方法进行中医治疗,中药方剂参照《中医儿科学》,予以不换金正气散加减。组方:苍术,藿香叶,陈皮,砂仁,厚朴,鸡内金,山楂,甘草。加减:舌苔白腻加佩兰、半夏;舌苔黄腻加青蒿、薏苡仁;腹胀加枳实;大便偏稀加建曲(焦),山药。患儿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中晚3次,于餐后30 min温热服用,疗程1个月。

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予以西药清除HP,患儿联合用药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者,以甲硝唑或替硝唑换用阿莫西林,具体用法用量:奥美拉唑(H20065588)0.6~1.0 mg·kg-1·d-1;克拉霉素 (H20051296)15-20 mg·kg-1·d-1; 阿莫西林(H22020952)50 mg·kg-1·d-1;甲硝唑(H44020769)20 mg·kg-1·d-1;替 硝唑 (H20063292)20 mg·kg-1·d-1。上述药物均2次/d,早晚分次口服,疗程10 d或14 d。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C13转阴情况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主症: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之乏味;次症:嗳气泛恶、胸脘痞闷、大便失调、多食脘腹饱胀;舌象:舌淡红,苔薄白或薄腻。按照严重程度将主症、次症分为无、轻、中、中 4 级,前者依次记 0、2、4、6 分,后者依次记0、1、2、3分,舌象相符记3分,不符记0分。总积分取各项计分之和,范围0~33分,患者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疗效评价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拟定[5]。临床治愈:食欲与食量基本恢复正常,中医症候积分较前减少95%以上;显效:食欲明显增强,食量恢复至正常水平3/4,中医症候积分较前减少70%~94%;有效:食欲改善,食量略有增加,中医症候积分较前减少30%~69%;无效:食欲与食量无明显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未至上述标准。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26例C13转阴,转阴率86.67%,对照组治疗后27例C13转阴,转阴率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2,P>0.05)。

实验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实验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20.1±4.6 19.7±4.1 1.051>0.05 5.5±2.6 13.4±3.7 6.314<0.05 9.531 4.820<0.05<0.05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3 讨论

中医研究认为,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调和,则口能知五谷饮食之味。小儿时期脾常不足,加之饮食不知自调,食不按时,饥饱不一,易于损伤脾胃,导致运纳功能失常,加之HP感染进一步损伤胃粘膜,进而成病[6]。依据病因、病程等差异,儿童厌食症可分为多种证型。主要致病机制:脾胃不和,运化失健,脾气通于口,故而口不知味,食欲减退;脾失健运,中焦气滞,则胸脘痞闷,嗳气泛恶;脾失升清,胃失降浊,前者使大便偏稀,后者使大便秘结。《杂病广要》有著:“脾不合则食不化,胃不合则不思食”。由此可见,该病病位在脾胃,脾胃损伤不合、受纳运化失健是根该病机,故治疗以调和脾胃、运脾开胃为法。该次临床研究基于《中医儿科学》相关标准予以患儿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方中苍术、藿香燥湿运脾,用于湿浊中阻,脘腹胀满;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砂仁行气、调中、和胃,两者理气助运;厚朴行气化湿、化食降逆;山楂、鸡内金健胃消食;甘草调和诸药。联合用药共奏运脾开胃之功效,进而使脾运得见,水湿得化,胃口得开,水谷得纳,厌食之症消也。该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用药后中医症候基本显著下降,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治疗有效率(94.0%)相符[7],肯定了中医健脾开胃法用于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另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诸多中药具有抗HP感染的功效。该研究用方苍术,有研究表明,苍术石油醚部位水提取物MIC50超过8.0 mg/mL,对HP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另有研究表明,厚朴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且性能稳定,对幽门螺杆菌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活性,MIC接近60.0 mg/mL,能抗胃溃疡及HP感染引起的其他相关症状[8]。该次临床研究以运脾开胃法治疗HP感染相关性厌食症,结果显示患儿治疗后C13转阴率与常规西医抗HP感染治疗效果相当,进一步肯定了方剂抗HP感染及改善相关厌食症的作用效果。

综上所述,“运脾开胃”法治疗儿童HP感染相关性厌食症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中医症状,促进食欲与食量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食量厌食症症候
更正说明
国王的厌食症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弱弱虎”健身记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食量与健康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厌食症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