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门诊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2018-02-19 06:39姚晓慧扬州市宝应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宝应225800
系统医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包块异位盆腔

姚晓慧扬州市宝应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宝应 225800

异位妊娠即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体腔外,也称为“宫外孕”;其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1]。近年来,异位妊娠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对其的干预若不及时,极易导致异位妊娠的破裂,最终引发失血性休克,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对于仍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患者来说,常采用的是药物保守治疗;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有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等,但用药后的毒副反应较明显。因此,寻求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提升异位妊娠治疗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该文主要研究该院门诊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单纯应用米非司酮及其与中药配合治疗异位妊娠50例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字随机法的方式抽取院门诊接收并诊治异位妊娠患者5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为20~41岁,平均年龄(29.86±1.65)岁;初产 13 例、流产史 12 例;平均停经时间(47.16±1.65)d,对照组施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中,患者年龄为21~46岁,平均年龄(29.67±1.47)岁;初产14例、流产史11例;平均停经时间(47.69±1.15)d,治疗组施予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深入对比和研究。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乐杰编著的第六版 《妇产科学》中疾病诊断标准确诊:①停经时间为6~8周甚至更长;一侧下腹部酸胀感或隐痛;阴道不规则出血。②妇科检查显示子宫略大且较软;一侧的附件区有肿块。③辅助检查显示尿HCG呈阳性或弱阳性。

1.2.2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妇科学》中相关疾病诊断标准:舌质稍暗,苔薄白、脉弦滑;有停经史或无明显的停经史。

1.3 入组、排除标准

所选病例均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所选病例均排除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合并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排除药物过敏病史者,排除合并免疫缺陷者,排除血小板异常减少或中重度贫血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米非司酮片 (国药准字 H20083780)治疗,25 mg/次,每 12 h 一次,空腹口服,连续治疗7 d。

1.4.2 治疗组 给予治疗组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米非司酮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中药基础方为:丹参20 g、天花粉 20 g、红花 20 g、莪术 15 g、三棱 15 g、赤芍15 g、桃仁15 g、蜈蚣2条;与此同时,对于体寒者,加用小茴香15 g、桂枝15 g、炮姜15 g;对于腹痛者加用元胡15 g、乌药15 g;对于阴道不规则流血者,加用地榆炭15 g、茜草炭15 g、荆芥炭15 g;对于盆腔积液或积血者,加用泽泻20 g、土茯苓30 g、薏米50 g;对于白带发黄且有异味者,加用败酱草30 g、金银花30 g、红藤30 g;对于输卵管粘连者,加用王不留50 g、皂刺20 g;用水煎服后果分早晚2次口服,1剂/d。

两组均在治疗第7日后检测患者血β-HCG值,若血β-HCG值较治疗前下降不足15%,则继续第2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嘱咐患者定期复诊,并3个月内禁止同房或吃生冷、有刺激性的饮食。

1.5 效果评定

(1)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β-HCG值、盆腔包块;并记录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2)疗效标准:①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且B超检查显示妊娠包块显著缩小,血β-HCG值恢复到正常水平;随访3个月无复发。②有效:症状消失,B超检查显示妊娠包块缩小,但血β-HCG值未达正常范围。③无效: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临床治愈+有效。

1.6 统计方法

运用SSPS.21统计学软件分析其中,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描述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统计描述;并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β-HCG值、盆腔包块

治疗前,两组血β-HCG值、盆腔包块对比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 β-HCG 值、盆腔包块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β-HCG值、盆腔包块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 1。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β-HCG值、盆腔包块(±s)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β-HCG值、盆腔包块(±s)

组别治疗组(n=25)对照组(n=25)t值P值血β-HCG值(mIU/mL)治疗前 治疗后盆腔包块(mm)治疗前 治疗后451.62±152.65 450.96±121.57 0.016 9 0.986 6 12.96±1.58 82.69±2.34 123.482 6 0.000 0 25.69±2.34 25.17±1.69 0.898 2 0.373 5 6.48±1.69 10.69±2.57 6.843 5 0.000 0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胃肠道反应3例、口腔溃疡2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8.0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χ2=5.3571、P=0.0206,<0.05)。

2.3 治疗疗效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1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临床治愈10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χ2=4.152 8、P=0.041 5,P<0.05)。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威胁育龄期女性身心健康的妇科急症,有数据调查显示,异位妊娠在发展中国家的病死率约为9%~14%,并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2]。异位妊娠的类型较多,这是由于受精卵不仅可以着床在卵巢、输卵管部,而且还能够着床在腹腔的任何部位或是宫内特殊部位;但在输卵管部着床的几率最高,约占95%。手术是临床治疗异位妊娠的传统手段,但手术的创伤性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对于有再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手术疗法较为局限。加之,随着诊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未破裂的异位妊娠确诊率不断提升;而选择何种最佳的药物保守疗法及早治疗、处理未破裂异位妊娠,成为临床医师深入讨论的焦点。

米非司酮是临床常用的抗孕酮类药物,该药的靶器官是蜕膜,能够有竞争性地与孕酮受体相结合,从而抑制蜕膜的发育,并促使容貌和蜕膜组织的溶解和坏死。除此之外,米非司酮还能够作用于下丘脑以及垂体水平,从而降低机体内LH水平,并快速溶解网状纤维,最终促使胚胎的脱落和流产[3]。且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有学者还发现,米非司酮还可促使绒毛合体或退变滋养细胞固缩,进而直接滋养细胞,加速机体内血β-HCG水平的下降,最终改善治疗结局。

祖国医学认为,异位妊娠属于“经漏”“瘾瘕”等范畴;认为异位妊娠的发病机制是气滞血瘀、行气无力而导致血行瘀阻,最终致使胎位异常[4]。因此,对异位妊娠的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消结镇痛等为主;该次所选用的中药基础方中,丹参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天花粉等可发挥杀胚功效;蜈蚣能够滋养细胞;桃仁、红花等可通经止痛、活血化瘀;诸药合用,能够共奏活血化淤、消癥杀胚等功效。此外,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桃仁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壁,进而起到活血行气、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流阻力等功效;三棱、赤芍、莪术等能够进一步提升血浆中胶原蛋白酶的活性,并软化结缔组织;天花粉则能够起到滋养层细胞、加速绒毛组织的液化和坏死[5]。近年来,随着临床对祖国医学认识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摒弃了单一使用西医或中医的思想,而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疗法。该次研究中,在米非司酮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的治疗组,其治疗后的血 β-HCG 值(12.96±1.58)mIU/mL、盆腔包块(6.48±1.69)mm 与对照组的(82.69±2.34)mIU/mL、(10.69±2.57)mm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与黄晶晶等[6]研究中“观察组血β-HCG及包块直径[(1 200.49±126.18)IU/L、(1.51±0.35)cm]明显低于对照组[(1 368.33±122.48)IU/L、(2.13±0.4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表明,米非司酮与中药配合治疗异位妊娠,能够进一步加速血β-HCG水平的下降,进而促进附件区包块的吸收。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 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 76.00%(P<0.05),与胡冬梅等[8]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基本接近;证实,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更高,且能够缩短治疗疗效,提升治疗的疗效[7]。

综上所述,给予异位妊娠患者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发挥两种治疗方法的协同功效,进一步消除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包块异位盆腔
包块型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