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肺部超声在呼吸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2018-02-19 06:43王春梅
系统医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气胸胸膜胸部

王春梅

睢宁县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200

对于呼吸困难患者而言,临床判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等,同时借助胸部X线、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方式[1]。然而呼吸困难的诱发因素较多,包括心源性、神经精神性、肺源性等,其中有心肺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在临床中更为常见,增加了诊断难度[2-3]。该次研究中,主要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以呼吸困难为主诉而就诊的50例非外伤性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床旁肺部超声的应用价值。详细数据报告如正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纳入对象为该院收治的非创伤性呼吸困难患者共50例。其中男性患者占29例,女性患者占21例;年龄 20~80 岁,年龄平均值为(43.65±10.28)岁。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胸部X线检查(常规组)、床旁肺部超声检查(超声组)。

纳入标准:①就诊时均存在呼吸困难主诉;②主观上具有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现象;③查体发现患者呼吸有力、辅助呼吸肌以及呼吸肌均参与至呼吸运动中;④发生呼吸频率、深度以及节律等变化;⑤非创伤性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者;对该次研究知情,且签订《知情同意书》者。该研究所选病例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存在异物吸入致呼吸困难者;②具有胸肺部手术史、胸部外伤史者;③具有明确恶性肿瘤或者转移肿瘤病史者;④胸部X光或超声图像不满意者;⑤无意愿纳入该次研究者。

1.2 方法

胸部X线检查:选择移动X光机 (岛津MUX-100DJ),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5 kV、焦距25 cm、曝光量 1.8~2.0 mAs、照射野为 35×43 cm。

床旁肺部超声检查:选择彩色超声诊断仪(开立S9),采用凸阵探头,将其检查频率设置为3~5 MHz。指导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坐位,对患者的双侧胸壁进行快速的扫查。扫查时,其选择双侧上下蓝点、膈肌点、PLAPS点、后蓝点和脊柱围成的区域为扫查点。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于胸膜肺病变的检出情况、入院就诊时间、检查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核对,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行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数据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胸膜肺病变的检出情况

超声组对胸膜肺病变的检出率为84.00%。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胸膜肺病变检出率[n(%)]

2.2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各项指标

超声组的入院就诊时间、检查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各项指标

2.3 诊断符合率比较结果

超声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诊断符合率数据表[n(%)]

3 讨论

在临床ICU中,呼吸困难属于常见的一种危重症主诉之一,包括咳嗽、胸部不适等呼吸困难相关症状主诉[4]。胸部X线以及CT检查均具有一定的射线暴露,对患者可产生较大辐射危害。除此之外,CT检查并不能在床旁开展,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限制性[5]。

超声并不能用于在含气脏器的诊断之中,因此,一般情况下,肺部被认为是超声诊断的盲区所在,据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表示,在气胸、肺水肿等病症中应用超声诊断,尤其是气胸、肺水肿的应用研究报告最多。在正常的肺部中,其超声表现有:皮肤及其皮下组织、肌肉以及肋骨均是组成胸壁的重要部分,超声波能够穿透骨骼之外的胸壁组织,对胸壁内部的层次结构进行更为清晰的显示;超声探头垂直放置在肋骨部位,可以对上下肋骨声影进行显示,胸膜线主要位于在肋骨声影之间,其高回声两线部位,而肋骨的声影与胸膜线是其构成的主要图像,该种肺部表面标志也被称为“蝙蝠征”;胸膜线可以看到以下超声图像:①上脏层胸膜会随着呼吸运动相对壁层胸膜华东,主要在图像中显示出 “沙滩征”;②会出现比较孤立的B线,胸膜线所垂直发出的激光束样高回声条、直达屏幕的边缘,会随着肺部滑动而运动,该种运动又被称为“彗尾征”;③胸膜线与高回声线平行,高回声线与胸膜线平行且重复,并且数量较多,之间的间距与皮肤直至胸膜线的距离相等,会随着深度的加深出现回声强度逐渐减低的情况,该种情况也被称为“水平伪影”。在超声直至胸膜时会遇到气体肺脏反射,在正常的情况之下,会对正常的肺部内部结构进行显示,当只有周边肺部组织有病变时才会在声像图中有显示。对气胸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是具有巨大的优越性的,气胸属于十分常见的临床急症,而诊断气胸常见的临床应用方式则是胸片,但是,大多数病情比较危重的患者只能够进行平卧位会在半卧位的拍摄,气胸主要聚集在前胸部,肺部组织呈现出前后压迫症状,除非患者存在大量气胸则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直立位胸片之上的典型肺压缩征;CT可以确定气胸的存在,但是,CT诊断需要将患者转移到CT室之中,存在较大的转运风险性;超声诊断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最为显著,胸膜滑动、“CTA”均会在气胸超声征象中消失,而诊断急诊气胸患者应用床旁肺部超声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床旁肺部超声具有操作简单、易懂、无创、检查时间短等优势,故此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被称之为可视的听诊器[6]。通过床旁肺部超声检查,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胸膜肺病变,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患者尽早治疗,促进其治疗效果。其无创性、无辐射以及快捷等优点,使得超声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鉴别心源性以及非心源性呼吸困难,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和指导[7]。

该次研究结果中,使用床旁肺部超声检查,即超声组。其对于胸膜肺病变的检出率为84.00%,与采用胸部X线检查的常规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床旁肺部超声检查不仅无创、无辐射且操作简便,同时可有效提高胸膜肺病变的检出率,临床应用价值相较于胸部X线检查明显更高。除此之外,超声组的入院就诊时间为(33.52±5.26)min、检查时间(0.45±0.10)h、症状缓解时间(11.40±1.52)h、住院时间(7.22±1.15)d,均明显短于常规组,且超声组的诊断符合率84%高于常规组64%,P<0.05;该研究数据结果与张智慧等学者[8]的研究结论(超声组诊断符合率50%,常规组35%)相似,说明该次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指导价值,也证明了该结果进一步证明床旁肺部超声的优势,肯定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在呼吸困难患者中,采用床旁肺部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更高,具有推荐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气胸胸膜胸部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