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式品诗组串式语用
——《登鹳雀楼》教学片断及解读

2018-02-23 11:04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9期
关键词:鹳雀楼景象写字

孟 强(特级教师)

《登鹳雀楼》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也是千古传唱的经典。前两句写眼前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可谓“缩万里于咫尺”;后两句吐胸中意,由景入理,境界高远,可谓“一语独步千古”。教学中,采用“绘本导学”“组串整合”“歌诀点化”等策略,以赏图为线索,入境品诗;以组串为载体,诵诗习字。好似移步换景,渐入佳境。

一、以图激趣,绘本导学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绚丽的色彩、直观的画面最能吸引他们的眼球,这是绘本教学“接地气、受追捧”的原因之一。诗中的插图,是教材自带的“绘本”,应当图文并重,统筹兼顾。绘本导学,是进入诗境的“敲门砖”和“金钥匙”。

片断一:看图猜诗,赏景怡情

师:古诗词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它像奔流不息的清泉,滋养着中华文化的沃土,也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田。我们来做一个“看图画,猜古诗”的小游戏。(出示《江南》图)一群鱼儿在荷花丛中快乐地游动,这是我们在课本中学过的第一首诗,还记得吗?

生:《江南》。

师:(生齐读后,师出示《静夜思》图)夜空中挂着一轮明月,看到它就会想起故乡。这首诗叫什么?

生:《静夜思》。

师:(生齐读后,师出示《池上》图)一个孩子,一只小艇,一堆莲蓬,一道浮萍。多么有趣的景象啊!这是哪首诗?

生:《池上》。

师:(生齐读后,师出示《小池》图)荷叶刚刚露出水面,蜻蜓恰巧停在了上面。这是哪首诗的情景?

生:《小池》。

师:(生齐读后,集中呈现四首诗)读古诗,既可以欣赏美丽的图画,又可以感受深厚的文化,是一种美好、高雅的享受。

【案例解读】

奥苏贝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教学中,采用“看图画,猜古诗”的方式,依次温习了四首古诗,形成古诗组串,唤醒认知储备,激活认知结构,为学诗做好铺垫。

片断二:以图解题,整体感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赏风景、读诗句、品文化,而且我们要选择一个位置绝佳的观景点。(出示鹳雀楼图)山峰之上有一座高楼,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鹳雀楼。

师: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的黄河东岸。(出示地图坐标)黄河岸边有一种捕食鱼虾的水鸟,(出示图片)名叫鹳雀,它们常在水边嬉戏、觅食,也常到楼顶盘旋、栖息,这里成了鹳雀的家园。人们就把这座楼叫作——

生:鹳雀楼。

师:一天,有位名叫王之涣的诗人,(出示王之涣画像)登上了鹳雀楼,他把眼前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齐读。

生:登/鹳雀楼。

师:读得好。读出了中间的停顿。(出示整首诗)谁来读一下?

(生读)

【案例解读】

“登鹳雀楼”容易误读成“登鹳/雀楼”。原因何在?多是由于理解不到位造成的。鹳雀楼在哪里?为何叫鹳雀楼?谁登上了鹳雀楼?如果学生知晓了这些问题,想必就不会误读。教学中,依次呈现了鹳雀楼、鹳雀、王之涣等组图,以图解题,整体感知,水到渠成。

二、举象入境,品诗悟理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对于小学生来说,未免难以消化,有口无心地背好做到,入情入境地读难做到。针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由画面入手,举象入境,品诗悟理,不失为亲近古诗的好办法。

片断三:教学“赏景”诗句

师:站在鹳雀楼上,举目远眺,会看到什么景象呢?(出示落日西沉图,播放太阳缓缓下沉的动画。)

生:太阳慢慢落山了。

师:太阳就要落山了,这是哪句诗描绘的景象?

生:白日依山尽。

师:太阳一点一点沉下去,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是快点,还是慢点?

生:应该读得慢一点儿。(生尝试读)

师:“依山尽”读得一字一顿,读出了依依不舍的感觉。(再指名读,齐读。)越读越有味道,读出了画面感和节奏美。

(此处穿插“尽”“层”习字组串。)

师:在鹳雀楼和群山之间,又有什么景象?(出示黄河东流图,由左向右播放动画,模拟水流。)

生:黄河。

师:黄河奔流向前,东入大海。这又是哪句诗描绘的景象?

生:黄河入海流。

师:黄河水奔流不息,滚滚向前,能把这种气势读出来吗?

(生读)

师:“入海流”读得有气势,有画面感,读出了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的感觉。(生齐读)铿锵有力,气势磅礴。真好!

【案例解读】

插图是静态的,缺乏动态美。首先动画模拟太阳落山,化静为动,形象地还原了诗意。由此引出“白日依山尽”,读出画面感和节奏感。然后,话锋一转:“在鹳雀楼和群山之间,又有什么景象?”模拟黄河奔流的景象,读出磅礴之势。

片断四:教学“明理”诗句

师:再回到鹳雀楼。太阳就要落山了,山那边是什么样子呢?想不想看看?

生:想。

师:黄河滚滚向前,远方还有什么景象,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那么,有没有办法看到更远、更多、更美的景象呢?

生: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师:(动画演示:王之涣位置上移,表示登高之意)这正是——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更上一层楼,要一步一个台阶,步步登高。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读)

师:“一层楼”读得抑扬顿挫,读出了登高望远、意犹未尽的感觉。再读。

【案例解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登鹳雀楼》的诗眼。但这两句诗极具哲理,不便字斟句酌。教学中,质疑激趣,抛出了3个问题组串——“山那边是什么样子呢?”“远方还有什么景象?”“有没有办法看到更远、更多、更美的景象?”,层层递进,举重若轻。

三、组串习字,歌诀点化

识字与写字相比,识字容易写字难,写好就更难了。为此,课标着力强化写字教学。“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反观常态教学,识字写字往往避重就轻,本末倒置。而且,不论是识字还是写字,套路化、标签化指导居多,举一反三、分组归类指导偏少。

片断五:“尽”“层”组串

师:(接“白日依山尽”后)“尽”是生字,怎么记住它?

生:上面是“尺”,下面是两点。

师:上部是“尺”,但部首不是“尺”,比“尺”少了一笔,认识吗?

生:“尸体”的“尸”,尸字头。

师:在这首诗当中,还有一个带有尸字头的字,能找到吗?

生:层。

师:(组合呈现“尽”“层”二字)观察,尸字头有什么特点?起头两笔“横折、横”,要写得怎么样?宽一点还是窄一点?大一点还是小一点?

生:窄一点,小一点。

师:也就是要收得紧凑,这正是“尸字头,往里收”。(生齐读)撇应该怎样呢?“尽”和“层”的撇一样长吗?

生:“尽”的撇短,“层”的撇长。

师:眼睛真亮!撇画的长短取决于下面的笔画,当下面有伸展、托举的笔画,比如“尽”字,撇就变短。当下面有需要包裹的笔画,比如“层”字,撇就变长。这就叫作“撇长短,看下边”。(生齐读)伸出食指,边说歌诀,边写字。(师范写)

师:(生练写,师反馈指导后)与“尽”类似的还有“昼”“犀”,与“层”类似的还有“居”“屋”。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地加以运用。

【案例解读】

此处教学,把“层”“尽”二字组合起来,在比较中梳理“尸字头,往里收。撇长短,看下边”的书写口诀,借此指导书写。然后顺势拓展,形成“尽、昼、犀”与“层、居、屋”组串,实现了由“两个”到“两类”的迁移。

片断六:“黄”“由”“共”组串

师:(接“黄河入海流”后)“黄”字可以拆成哪两个字?

生:上下合起来是“共”,中间是“由”。

师:“共”字怎样才能写得漂亮?两横、两竖、撇点,各有什么特点?

生:(陆续发现)上横短,下横长;左竖低,右竖高;两竖上面的距离宽,下面的距离窄;撇点对称。

师:这就叫作“起笔一横短,竖不等高宽,长横要舒展,撇点相对看”。(生读)“由”字,横向有三横,纵向有三竖,各有什么特点?

生:(陆续发现)横向笔画要等距;中间一竖落在竖中线上,左右两竖要对称。

师:这就叫作“三横要等距,三竖要对称”。(生读)当我们把“共”“由”组合起来,形成“黄”字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要写得扁一些。

师:两字合一字,字形要收扁。(生读)

师:把口诀完整地读一遍。

生:起笔一横短,竖不等高宽,长横要舒展,撇点相对看。三横要等距,三竖要对称。两字合一字,字形要收扁。

(师范写,生练写,再反馈指导。)

师:“黄”字笔画较多,最突出的笔画是中间的长横。类似的字还有哪些?(出示“音”“寺”“靠”)这些由两个字叠加起来、以长横作主笔的字,同样可以借鉴“黄”字的写法,那就是“长横要舒展,字形要收扁”。

【案例解读】

“黄”的教学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方法,拆分成“共”“由”,分别指导,最后合二为一,回归整体。写好“黄”字后,再举一反三地引出“音”“寺”“靠”,形成“两字叠加,横为主笔”的写字组串,实现了“教学一个,通晓一类”的效果。

片断七:“楼”及其他组串

师:(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后)“楼”,怎么记住它?

生:左边是木字旁,右边是“米”和“女”。

师:三合一,应该注意什么?先说木字旁。

生:木字旁,要写得瘦长,注意捺要变成点。

师:“木在左,收窄变细”。(生读)右边的“米”字和“女”字应当怎样占位?重点观察“米”的竖画冲着“女”字的什么位置。

生:冲着“女”字撇点和撇的空当,与撇点和撇的交叉点对齐。

师:观察得仔细,说得清楚。这就叫“竖与女,穿插对齐”。(生读)把口诀完整地读一遍。

生:木在左,收窄变细。竖与女,穿插对齐。

(师范写,生练写,再反馈指导。)

师:“楼”字的书写口诀同样适用于类似的字,比如木字旁的字。你想到了哪些?

生:杨、柳、树……

师:以“女”字托底的字,还有那些?

生:委、姜、妻……

师:这就叫作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案例解读】

“楼”字的指导没有面面俱到,而是从“木字旁”“穿插对齐”两个方面,指导观察,形成口诀:“木在左,收窄变细。竖与女,穿插对齐。”然后,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分别引出“杨、柳、树”“委、姜、妻”两组字串,培养了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意识。

四、联系生活,学用结合

“师古不泥,古为今用”是汉语教学的优良传统。不论学文,还是学诗,都要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古人说“诗言志”,可以言作者之志,也可以言读者之志。要联系语境,活用诗句,作出时代的、生活的、个性化的解读。

片断八:诗句运用

师:(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后)这两句诗,不仅用于登高赏景,对学习和生活也大有启示。比如,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需要多读课外书。这正是——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在成长的道路上,怎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说得好。这就叫作“联系生活,古为今用”。

【案例解读】

这一环节,从求学和成长两个方面延伸,在语境中学习运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此,既培养了学生语用意识,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诗意,还不着痕迹地进行了励志教育。可谓一举三得,润物无声。

五、举一反三,主题拓展

在文化的长河里,每一首诗、每一个作品都有其历史的坐标、主题的皈依和文化的传承。学诗品文不是孤立、静止、机械的,应运用系统联系的思维,溯源而上,举一反三,主题拓展,接通文化的源头活水。

片断九:拓展登高诗

师:登高望远,赏景抒怀,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登高诗”。比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师范读)

(生读)

师:再比如,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师范读)

(生读)

师:课后,我们继续诵读这类诗句,欣赏美丽的风光,品味深刻的哲理。

【案例解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古诗词也不例外。此处教学,没有“一叶障目”,而是运用链接式思维,引出“登高诗”这一概念,与《登乐游原》《登飞来峰》形成古诗组串,联通木本水源。

猜你喜欢
鹳雀楼景象写字
抱憾鹳雀楼
我学写字
池中景象
杯中异景
登鹳雀楼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冬天的景象
登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