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说理的“学问”
——《学与问》(第二课时)教学

2018-02-23 11:04张松元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9期
关键词:哥白尼道理辩论

张松元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上第七单元第23课。

【教学目标】

1.厘清行文思路,学会找出文章的观点。

2.学会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感受说理文的叙事特色。

3.品味课文生动、严谨的语言特点。

【教学流程】

一、说“学”道“问”,展示你我学问

1.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你积累了哪些含有“学”或“问”的成语、名言呢?(生答)

2.课前小辩论:你们认为“学”与“问”哪个更重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积累词语、名言和课前小辩论,激发学生学习文本和积极思维的兴趣。语文学习重在思维的训练。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喜欢辩论,但看问题有时略显肤浅,不够深刻和全面。这样安排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学会如何去说理。】

二、求“学”探“问”,寻找行文思路

1.刚才的辩论,大家针锋相对,唇枪舌剑,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好像站不住脚,反对者不少,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走进《学与问》,学一学作者是怎样说理的。

2.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在《学与问》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用“_____”画出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

(学习小助手:观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说理文的灵魂,它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或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句。)

3.交流归纳:

(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2)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4.读一读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观点是对“学”“问”之间关系的阐述,是全面、有联系地看问题,从而深刻理解“相辅相成”的意思。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总—分—总”结构的写作特点。)

5.作者是如何证明自己观点的?默读课文2~4自然段,然后说说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指导学生学会抓住语段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段意,并发现中心句一般会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

6.交流归纳:

(1)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

(2)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3)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设计意图:说理要有条理,讲究有理有据。说理文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通过厘清行文思路,学会整体感知,进一步感受说理文的论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

三、善“学”好“问”,感受说理方法

1.自由朗读2~4自然段,说说它们的说理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感受第2、4自然段是举例来说理,第3自然段是直接说理,进一步明确说理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

2.思考:课文中列举了哥白尼和沈括的例子,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呢?

(1)走近哥白尼。他问爸爸妈妈哪些问题?通过文中的省略号,想一想,他还会问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哥白尼的问题,抓住“非常”“经常”“缠”“稀奇古怪”等词语,感受哥白尼勤学好问,对科学不懈探求的伟大精神。

(2)补充:哥白尼人物卡片。

(3)走近沈括。你能从文中找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道理吗?你从文中哪些词语感受到沈括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的精神?(引导学生抓住“仍然”“才”,感受人物品质。)

(4)补充:沈括人物卡片和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3.思考:请同学们比较这两自然段的人物故事文字和记叙文中写人记事有何不同。

4.第4自然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运用了讲道理的说理方式进行论证。你能不能给这个自然段添加个例子,来论说“能者为师”的道理呢?(孔子拜老子为师、不耻下问等故事,也可以举自己或身边事例,要求学会简明地叙述事例。)

5.总结:通过比较,我们明白了说理文中的事例比较概括、简明,且有取舍,但是记叙文要求叙事具体、生动、全面。说理文重在通过事例来论证道理,不求故事的完整性。

【设计意图:阅读要扣住文体而教,不要把说理文教成记叙文,不要过多进行人物分析,而是要抓住说理方法,感受说理文的叙事特色。巧用第4自然段,进行摆事实方法的课堂训练,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说理文的说理方法。】

四、活“学”活“用”,品味语言特点

1.读一读,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区别。

出示:

第一组:(1)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

(2)人们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有道理的。

第二组:(1)“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2)“问”常常让你走进知识殿堂,获得成功。

第一组的“常”“很”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第二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突出“问”的重要意义,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性特点。

2.找一找。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到体现这些语言特点的句子吗?

3.写一写。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强健有力的翅膀。

我们从小养成了________的习惯,就好比________。

4.辩一辩。请同学们围绕“言与行”或“想与做”辩题,参考《学与问》说理思路、方法、语言特色等,有理有据地进行小组辩论,评选最佳小辩手和最佳辩论小组。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比较的方式,感受说理文语言严谨、生动的特点。充分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在课文中再找一找,还有哪些句子有这样的特点,再次深入文本,品味语言特色。最后,突出语言运用,通过课堂仿写、小组辩论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说理文独特的文体特点。】

猜你喜欢
哥白尼道理辩论
道理都懂,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人是自己的太阳*——马克思关于人的自我理解的“哥白尼式革命”
“小哥白尼”杯自然笔记大赛
论剩余价值来源问题上的哥白尼式革命
不好听,却很有道理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