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纯童心至美童诗
——《雨的印记》教学及点评

2018-02-23 11:04执教何于珍点评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9期
关键词:雨珠印记雨伞

执教/何于珍 点评/方 敏(特级教师)

【教学目标】

1.用音乐唤醒学生敏感的心灵,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进行想象,说出自己的直观感受。

2.学会看绘本,能通过有声而无字的画面大胆想象,并能用准确、细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会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使情感的表达更为强烈,使自己的表达方式更为多样。

4.让学生用稚嫩、纯真的语言,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写儿童诗,并为自己的诗设计配画,做到图文并茂。

【教学流程】

课前游戏:视唱练耳。

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这里有几段声音,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描绘这种声音吗?(依次播放雷声、鸟叫声、水滴声、雨声)

一、音乐导入,唤醒感官

听音乐《雨的印记》,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寻找大自然的小精灵——雨。(贴雨滴)听一段音乐,闭上眼睛想象,说说你觉得雨点儿落在哪里。(预设:雨落在花瓣上、钢琴上、车窗上……)

引导:作为二年级的孩子,要学会把句子说完整。(生:雨珠落在雨伞上。)说得真准确!(生动、新奇、真会观察、是夏天的雨吧……)

结合图片小结:通过一段音乐,我们感受到雨落在玻璃上,落在花朵上,落在树叶上,落在孩子的身上……

今天何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本和雨有关的书。这本书没有一个字,希望小朋友们能用你们生花的妙笔为这本书配上优美的文字。

二、细读文本,尝试创作

1.出示图一,引导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观察图片,根据画面进行大胆想象。

2.追问:雨点儿可能落在哪里?(预设:雨伞上,街道(小路)上,屋檐上,窗户上)

导向评价:你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太了不起了!

3.学法指导:哇,你关注到了图中这么小的窗户,你真会观察。(引导学生观察绘本的细节之处)

4.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雨点会落在屋檐上、窗户上、街道上,雨伞上。那么,落在雨伞上的雨珠是什么样子的呢?

5.预设:落在黄雨伞上的雨珠,就像雨天的珍珠(宝石、精灵……)。鼓励学生想象雨点降落时的形态、声音,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完整。(生自由表达)

句式训练点一: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

6.小结并导入下一环节:听了你们这么多美美的句子,有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想跟你们比一比。他是这样写的:

那落在黄雨伞上的雨珠,不就是雨天的珍珠吗?

7.学生自由朗读这个句子,找出这个句子与上一个句式的不同。

出示:

那黄雨伞上的雨珠,不就是雨天的音符吗?

那落在黄雨伞上的雨珠,就是雨天的音符。

8.通过朗读,对比出肯定与反问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请你读一读。(通过读,启发学生的思维)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用了问号;意思和原句一样;感情更强烈……)

9.引导:有时候,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我们会用反问的方式表达肯定的意思。

句式训练点二:那黄雨伞上的雨珠,不就是____________吗?

那屋檐上的雨珠,不就是_____________吗?

那街道(小路)上的雨珠,不就是__________________吗?

预设:雨天的音符、雨天的旋律、雨天的天使。(引导想象,补充完整。)

过渡:就这样,黄雨伞遇到了蓝雨伞,蓝雨伞再遇到了红雨伞,每一把伞下似乎都有一个故事。它们一路向前走着,走着,走过长长的街道,来到小桥上。

10.(出示图四)看图,想象一下,雨点儿躲在哪里?(引导发现和想象)你能用上刚才学会的句式说一说吗?(桥上的雨伞,雨天的花朵;河面的涟漪一朵两朵,雨天的花纹……)

那 ___________________,不就是________________吗?

小结:我们在写句子的时候,还可以加上雨点儿的声音和样子呢。你们看!

出示:湖面上的涟漪,一朵,两朵,不就是雨的脚印吗?

追问: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多了“一朵,两朵”)你能试着这样说一说吗?

句式训练点三:雨伞上的雨珠,一滴,两滴,不就是雨的……

黄雨伞上的雨珠,滴滴答答,不就是____________吗?

雨珠从伞沿上落下来,________,不就是_______吗?

桥面(小路)上的雨珠,________,不就是_______吗?

11.接下来,我要给你们变一个魔术,仔细看哦。

出示:

湖面上的涟漪,

一朵,两朵,

不就是雨的脚印吗?

追问: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刚才的一句话变成了一小节诗。)你能试着把你刚才的句子变成一小节诗吗?(学生自由尝试)

小结:说着说着,我们把一个句子,变成了一节小诗,太了不起了!这本绘本我们还没有欣赏完呢,我们继续往后读,看看,小雨点还会藏在哪里?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引导学生继续往后读绘本)

三、合作创作,整合成集

1.学生自主读完绘本后,教师并列出示四张图片。学生自主选择,为其中的一幅画配上一小节诗。听音乐独立完成写话,音乐停止后小组开始交流。小组内按照1-2-3-4的顺序分享作品,读完后举手示意。

2.教师选取1~2个小组上台展示作品,点评,当堂修改。批改后,小组内完成二次修改,四人小组组合成一首小诗,用贴画的方式装饰画面,展示成果。

3.小结:像这样一人一小节,就写成了一首题目为《雨的印记》的小诗。如果把一个班的诗放在一起,就是我们的第一本诗集呢!老师已经准备好了诗集的封面,我们把小组的诗贴在作业纸上,贴上你的小伞,还可以装饰一下你的画面。(学生合作完成小组作品,教师选择作品粘贴到黑板上。)

4.教师收集作品,订成一本诗集。

四、结课

今天,我们一起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捕捉到了雨天的印记,并结合我们大胆的想象,创作出了我们的第一本诗集。那一滴滴的雨珠,似乎都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精灵。世间万物,都可入画,都可成诗。也许,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写一写风的印记、云的印记、雪的印记……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样的诗意能陪伴你们度过每一天!

【点评】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听了何老师的这节课,我不禁感慨: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黄雨伞》是韩国的一本无字绘本,全书只有一幅又一幅的插图,每一张图都有对应的音乐,非常唯美、细腻。虽然内容很简单,但是对于儿童来说,可以开发的其实是无限大的。在这节课上,何老师选择用这个素材写儿童诗。她先用声音唤醒儿童的生活经验,让其在熟悉的声音里回忆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并尝试用拟声词把这种声音模拟出来,将抽象的声音和具体的词汇进行对接,进行一个简短的表达训练,同时也为后续的学生听音乐、想象画面打下基础。进入正式上课的环节,何老师引导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观察画面,并且大胆想象:雨会藏在哪里?在这个环节里面,不仅要对接学生的生活,还要让学生的表达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提高。需要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表达。在这个环节里,学生的答案可以是千千万万种,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表达是否真实、准确、生动,有画面感这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一得”是童真作文的一个重要课堂理念。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学生从说短句开始,慢慢地能说好长句子,再从长句过渡到反问语气的训练和表达上。反问是二年级语文的一个难点,但在这样轻松的课堂里,学生不自觉地就学会了,并且永远不会忘记。最神奇的是何老师通过一个长句子的分行排列,让学生写成了一小节简短的儿童诗,充分鼓舞了学生的写作自信心。这样的转变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神奇的。在这之前,他们只知道诗人会写诗,但这节课之后,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写诗。这样的写作课,会给学生非常大的触动,让他们更加乐于动笔和表达,让童心的妙笔在童言的稚嫩中开出绚烂的花!

猜你喜欢
雨珠印记雨伞
过去一年,国家立法的深刻印记
雨伞树
雨伞
30年印记
雨珠·露珠·泪珠
雨珠
雨伞的“家”
雨珠
狮城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