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怔来了

2018-02-23 19:30安红霞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门帘灵堂棺木

安红霞

愣怔,是一个人。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的本名叫什么,就像鲁迅先生当年写《阿Q正传》那样,我是根据舅妈和乡亲们所说“这孩子命苦,从小爹就死了,跟着个疯傻的娘,三岁半了还不会说话,歪着个脑袋傻坐着看,一坐就是一天……”来断定,他的名字也就应该是“愣怔”这两个字吧。

我是去年在老家认识他的。认识他仅仅用了一天,但是,到今天提笔来写出他的故事,我却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姥姥生于1923年9月初四,2014年11月20日因病去世,享年91岁。

姥姥出殡那天凌晨,我正在姥姥的灵堂前更换香烛,大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而巨大的敲门声:“咣、咣、咣……”还有一个男人含混不清的吆喝,一声比一声大,近乎嘶喊。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堂屋那块表:凌晨五点。

我吓了一跳,手里的蜡烛差点儿掉在地上。刚刚睡去的小表弟、表妹和姨妈他们也都被这声响惊动,纷纷披衣走到姥姥的灵堂前。只见姨妈她们哭着跪下,朝着姥姥的遗像和棺木一边磕头一边念叨:“娘,您别怕,我们来了,您别怕。”随即就是一阵哀嚎,大概意思是做晚辈的照顾不周,叫母亲大人受惊吓之类的自责语。我正犯懵,身边的表妹拽了我一把,示意我也跪下。我这才想起家乡有个规矩,去世的人躺在棺木里,最怕怪声打搅和意外惊动,如遇到必须挪动棺木或者家里家外有异常声响,晚辈们应该即刻前来,呼叫着逝者的名字或者称呼,给逝者一个告知,请求谅解。

大门是舅妈去打开的。少倾,只见舅妈也走过来跪下,朝着姥姥的棺木磕了一个头说:“娘啊,您别怕,是愣怔来了。”

我迅速在脑海里翻过所有亲戚和族人的名字,并没有一个叫做愣怔的人。

“愣怔来了,倒泔水去……”

“愣怔来了,劈柴、烧火去……”

“愣怔来了,搭棚子去……”

院子里的大灯还来不及打开,昏黄的灯影里,那个叫做愣怔的身影幽灵般在那些家什物件中晃动,时蹲时站,时走时停。同时,还夹杂着一些劈柴声、铁锹蹭着地面发出滋啦声、泔水桶倒在台阶上叮当作响的声音和一个男人腿脚不利索,走路时候鞋底子蹭着路面而发出拖拖踏踏的声音。

所有这些嘈杂声,与那灵堂前的肃静及其相悖,我皱着眉头恨恨地甩了一句村话:“怂人,干活就干吧,吆喝个×呀!”

“你可跟那一个‘跑事儿的恓惶人计较啥呢?谁家妈妈不心疼自家孩子,没奈何的,冬天里摸黑跑十几里路到咱家……”舅妈正在忙着给大家准备早饭,从灶间里探出半个脑袋来这样说,显然是在责怪我不懂人情世故。

不多时,只见三姨一手端着一碗烩菜,一手拿了两个馒头,一双筷子,朝着窗外招呼着:“愣怔,停下手里的活,进屋暖和一下,吃饭啦!”

愣怔死活不肯进屋。

门帘被掀开了一条缝,我只看见一双乌黑的手和一个男人半个身子,这身影背对着我,只看到那件黄绿色的棉袄,腰里一根破布做的腰带,高低不一地缠了好几圈,脑袋上的头发虽不干净,但也没像那个茅斗儿那样乱蓬着,像鸟巢。他接过去三姨手里的馒头和烩菜,含混了一句“不进去,叔叔打”,就很快闪了出去。

他肯定是顺势蹲在門口,就吃起饭菜来,“呼噜、呼噜……”也不知道他是饿极了,还是天生就不会用鼻子喘气儿,那一连串把菜划拉到嘴里,一边吸一边嚼的呼噜声叫人听着都非常紧张。更加可恨的是,他在吃饭的中间还夹杂着吸溜鼻涕的奇怪声,使人不得不想到院子外面的猪圈和里面的猪崽们。

我干脆放下手里的饭碗,继续叠那些纸钱,皱着眉头,厌恶不减。

“愣怔,进屋来,院子里冷。”三姨再次掀起门帘礼让着。对方满嘴是饭菜,还是那句“不、不,叔要打咧”,声音含混不清。

“可怜的孩子啊!”三姨见愣怔还是不肯进屋,一边收拾碗筷一边抹了一把眼泪,自言自语了这么一句。

“愣怔这娃可怜,从小儿跟着个疯娘,自己也不识字,三岁了才学着说话,一个人总愣愣地坐着,脑子迟点,可没有歪心眼。不管谁家给了好吃食,他都要回家,送到他娘面前,就说一句‘娘,吃肉咧……娃勤快咧,不管到谁家干活都不迟到,十里八村的只管走……”她说。

灵棚下。随着他这一声叫喊,一大捆麦秸草就从我们这些女眷的身后铺撒开来,瞬间尘土飞扬,冷不丁吓一跳不说,尘土迷了眼,生疼的。我又在心底恨恨骂了一句:“该死的愣怔!”

“愣怔这娃做活永远都这样毛糙,可怜心里没成算。但是娃心好,看着这地下潮气重,又给咱们送稻草来了。”三姨不恼不怒,一边给我们拣拾着头上的草叶,一边嗔怪,语气中充满了爱怜。

我一边拨弄一些稻草在自己膝下,一边也想:这个看上去傻乎乎的愣怔还这有心眼儿呢。

祭奠仪式一直延续到了下午四点,随着司仪那悲切的一声:“孝子们出来列排队等候,起灵啦!”我们的心就要碎了,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

“呜呜……筷子丢了,奶奶一会到了地下吃饭没有用的了,呜呜呜……”这一声嚎啕声音特别大,可我们那时候只顾低头哭泣,并不知道这是谁。

“愣怔起来,好娃,不怕的。叔叔不打你,筷子掉了再家去拿一只用银箔缠了就是……”一个男人的声音。

只见乱糟糟的麦秸堆里,愣怔半跪在地上,低着头,一只手不停地在那些麦秸里前后左右的拨弄着,一边哭一边念叨着那句“奶奶晚上吃饭没有筷子用”的话,另一只手里则死死地抓着那只用金箔纸糊过的碗,手指缝里夹着一根银箔纸糊过的筷子。他越着急越找不见,于是就大声哭了起来。这眼看着下葬时间到了,却丢了一根筷子,别说是愣怔,我们这些做小辈的都看着着急。

直到小舅从家里重新拿了一个筷子,一条银箔纸递给愣怔,嘱咐他到了地头交给舅妈去重新糊上,他才止住了哭声,抬起胳膊抹了一把眼泪。

当我们忙完地里的下葬仪式回到小舅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愣怔,过来。婶子给你带一个大猪肘子,几个大白馍,一会回家拿给你娘吃。”舅妈朝着院子里这么吆喝着。

“嫂子,再多给愣怔20元钱吧,可怜娃两头不见太阳的忙了一天,还有个疯子娘要吃药、看病。”三姨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20元钱,和那个包着肘子、馒头的塑料袋放在一起。舅妈应允了。

门帘被掀起,愣怔进来了。

他只站在门口,并不再往里走。我这才仔仔细细地看了下眼前这个叫做愣怔的人,他并不年轻,四十多岁,穿一身黄绿色的旧式军服,宽宽大大,腰里的布条腰带不见了,半截裤腿和脚上棉鞋的鞋面早已经湿透,油腻、肮脏,左脚面上还沾着一小片白菜叶子、粉条之类的污物,鞋带也松了,定是忙着手里的活计顾不上去系。

他站在那里,憨厚地笑着,脸上竟然挂着细微的汗珠,几道黑乎乎的手印子格外刺眼,两只粗糙的大手一正一翻,不停地在衣服的前襟上擦来擦去,眼睛看着舅妈还是他那句:“叔叔打咧。”

“憨娃,活儿干完了,这是婶子专门给你的,你叔不会打你。拿着,一会不准拐路去贪玩,赶快回家。”

“嗯,嗯。拿肉回家给娘吃。”

愣怔从舅妈手里接过那个装满食物的塑料袋子,依旧喊了一声“愣怔来了”,一转身出门去。不多时,他们乘着一辆农用车,消失在浓浓的夜色里。

这最后一声“愣怔来了”的吆喝,带着一种纯纯的质朴,不再刺耳,不再厌恶,甚至有一点好感。

责任编辑:蒋建伟endprint

猜你喜欢
门帘灵堂棺木
棋事
李瓶儿、秦可卿“棺木”新解
门帘
蝴蝶与棺木
马未都忆旧——门帘
士兵将梅里诺的棺木抬出总统府
冰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