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说重阳

2018-02-23 21:00蔡好雨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赏菊佳节茱萸

蔡好雨

今夜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天空如洗,窗外一钩月色犹如片片皎洁的锦鳞撒入我手捧着的一只晶莹透亮的玻璃杯里,杯子里的茶叶仿佛云中的仙女欢快地上下翻飞着,打闹着。

我信歩徜徉在郁郁葱葱的桂花相间的山蹊之上,看着这月、这山、这树、这茶,不觉间我仿佛置身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般的禅家境界之中。此时此刻的我却早已沉醉在这“庭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言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诗情画意之中了。

随着一丝淡凉的秋风,一缕薄薄的秋云,时光在一瞬间足以让你浏览到在开元七年的今天(公元719年)那个四处都充满诗意和质朴的岁月里,一个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的毛头小伙子,繁华热闹的长安帝都越显得他孤独无依。他顿感到眼前所谓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思乡之情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对期盼能与家人团聚的渴望和以往与家人一起的美好回忆也随着佳节到来之际尤显得格外浓烈。此时此刻的他敏感地捕捉到了一种在佳节之际“倍”感思乡的感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正是他这种质朴的感受、自然和高度的艺术力量深深地感染着我,他那流芳千古、脍炙人口的诗句也让我在心底记住了他有一个伟大的名字叫“王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人生像一盘棋,有走运有不走运。走运时要谦虚谨慎,不可忘乎所以;背运之时要忍耐坚持,不要自暴自弃。公元1077年的今天,苏轼左迁赴任徐州知府,他的弟弟苏辙在赴南京留守鉴判任的途中为他送行,兄弟相聚数月,相得甚欢。与子由依依惜别后不久的重阳节,苏轼的心情十分悲凉。他因反对新法而被贬出京,多年来在黄、杭、密、徐各州左迁右调,可以说是人生仕途的一个低潮时期,犹如金融风暴下股市里一只跌宕不涨的股票。站在徐州楼头,点点细雨,一派苍凉。“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徐东,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九月九日应该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现在竟下起了恼人的绵绵秋雨,怎不教人扫兴!当年戏马台上,英雄豪杰相聚一堂,饮酒赋诗,现在却孤独地在往日送别兄弟的地方暗自神伤。天阴有雨,却没有开于万花纷谢、百卉凋零的菊花,没有登高,也没有头插茱萸的盛事。于是只能一人自斟自饮,喝醉了让红粉佳人来扶。苏东坡在徐州任上修河道、筑城墙。“酒阑红粉”也只是他一时的赌气,他最终还是认识到要“俯仰人间今古”,俯对得起地,仰无愧于天,经得起历史的风霜雪雨。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期”。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帘尘满,日上帘钩。素有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李清照在与丈夫赵明诚卿卿我我之中,其夫忽被政府一纸调令离乡外任知州。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青春少妇柔弱纤瘦的清照独守空房,自然慵懒,整天里都是云雾缭绕,真一个怀人天气,惹人愁烦。眼看着这雕有小篆香字的瑞脑禅香,在紫兽香炉里一点点袅袅燃烧净烬。重阳佳节之际,依窗望月、掩面流泪地写下了成为千古离人彼此间刻骨惦念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东篱把酒黄昏后”的清照,时逢佳节倍思亲的她,虽然有暗香环绕,却顿感到月圆人未圆,锦书未有,望断天涯没有丈夫陪在身边,香恼人,花更烦人,良辰美景更愁人。思悠悠、恨悠悠,过尽千帆皆不是,明月人依楼,肠断白苹洲的清照,一个人或抱或枕着似人般的玉枕睡在纱橱里,任由半夜凉初透的卷帘西风吹拂着相思依门,翘盼的她日渐憔悴的人比黄花瘦……

重阳赏菊,这个传统的习俗由来已久了。菊花开于万花纷谢、百卉凋零的季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历来人们称颂它傲霜的晚节,欣赏它冷落的幽姿。宋代女词人朱淑真赞它“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元代诗人许有孚夸它“春风无限闲桃李,不似黄花耐岁寒”。菊花这般特性,用来比照第二次国内革命戰争时期的红军战士在艰苦战斗环境中坚强挺立、英姿飒爽、斗志昂扬的风貌,是何等的贴切和优美。

但毛泽东同志并不是一般的赏菊,他突出了赏菊的特殊环境——“战地”。他歌唱战地黄花,他从战地黄花抒发革命豪情,他用战地黄花象征战斗生活,从而给古老的重阳节赋予崭新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革命情怀,开千百年来重阳节和咏菊诗词前所未有的境界。战地,既没有达官贵人的园林楼台,也不是幽人高士的禅房庭院,当然不会有什么御袍黄、状元红之类的高贵名种的菊花供人把玩。一丛丛野菊,开遍在南国的丘陵平野,或遍地名不见经传的野花也足以点缀秋光。这些黄花,姿容虽不见得怎样华美,但“装点此关山”,盛开在战地,它们经历过硝烟弥漫的烽火,记录着战士的行踪,可能还被洒上过战士的鲜血。它们开在敌我搏斗过的战场上,开在红军战士浴血战斗得来的土地上,它们怎不“分外香”呢?它们漫山遍野盛开,给战地点染上艳丽的色彩,美化了红军战士战斗的生活,映衬着根据地人民翻身解放的欢容,它们怎不“分外香”呢?它们开在战地,既无需人们施肥浇灌,也无需人们编篱护持,但它们斗风傲霜,以顽强的生命力鲜艳怒放,它们象征着红军和根据地人民在白色恐怖政权的重重包围中,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卓然挺立,不屈不挠,坚持革命斗争,取得辉煌胜利。

“战地黄花分外香”,这是对菊花的赞辞,也是对革命斗争、革命生活的颂歌。

责任编辑:青芒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赏菊佳节茱萸
每逢佳节胖三斤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宵佳节醋飘香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遍插茱萸却为何
每逢佳节胖三斤
赏菊
瞧,明艳的菊
叹流年
一束茱萸满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