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浅析

2018-02-24 00:02杨秀叶福建省光泽县杭西小学福建南平
新课程 2018年9期
关键词:积极性核心素养

杨秀叶(福建省光泽县杭西小学,福建 南平)

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学生全面地发展,而不能仅停留在单一阅读或写作上,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用等多方面融合的能力上,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全面的角度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一、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素养包括个人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知识水平等多个内容。而语文作为小学的基础学科,注重的是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效果。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学会综合知识,将知识融会贯通,将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进一步提升。而处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等还没有什么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知世界,进行全面发展,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文化知识,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度,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落实核心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育事业一直都在完善中,但是就效果而言,改革的效果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育观念比较传统落后的现象,很多教师只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并没有完全落实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语文教学方式观念的落后也遏制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另外,有些教师长期适应了应试教育,在教学时只注重分数,不重视学生的身心。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既要面临升学的压力,又要经历频繁的考试。如果这时还一味地对其采用题海战术,那么学生学习压力就会无法正确排解,这并不利于后面的学习,这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家长的认知。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重视核心素养培养应该成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任务之一,应该得到高度重视,让学生除了学好课内知识,还能够往课外知识延伸,提高思维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因此,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上应该有合适的策略。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上有着很重要的指引作用。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学校可以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宣传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不仅能增加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能够改变学生的思想,这样教师会把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学校还可以制定一些制度,规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体现出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除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家长也应该转变对教育发展的认识,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不应该只重视学生的分数,也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更有利于教学的有利开展。

2.丰富课堂内容

落实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乐趣与知识的课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课堂模式,让课堂更加轻松,充满乐趣,学生更愿意去学习。首先,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有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给同学们讲完中心思想后,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并且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其次,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谈谈对文章的看法,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思考,而不是全程依赖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多去感悟作者的思想,以后学生就更能把握中心思想。最后,教师还可以把图片、影像资料带到课堂中,结合课文来上课,这样既能帮助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解文章,更加能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了解文章的情感变化,并且让学生进行分析表达,教师进行指导。把教学与信息化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培养理解能力的时候,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一篇课文展开叙述,像讲到关于动物人文等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讲自己喜欢的人文事物以及原因,讲讲自己生活中的趣事,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的扩散思维,还能把题材更好地运用于写作上。因此,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上,还应该重视信息化、生活化等知识的结合。这样丰富了课堂,学生的涉及面更广泛,综合能力加强,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上要以其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新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要活跃轻松,除了要讲课堂知识外,还可以涉及文章外的知识,充分让学生了解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就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是语言与情感的贯穿,需要学生有好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正确的指引。比如,在上阅读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反复阅读,从阅读中感悟,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与思考。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到知识,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导入一些小游戏,根据学生的兴趣着手,并融入课堂知识,组织学生玩乐,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实现玩中学。比如,在上对话比较多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可以演绎一个小话剧,还原故事情景,这样有感情地演绎出来能够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过教师还应该注重维护课堂的秩序。这种将游戏和课堂知识融入起来,引导学生将玩乐与学习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正确培养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尤其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4.多进行语文实践

只有多运用语文,进行语文实践,才能领悟到语文真正的内涵,落实好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教师可以每天推荐几篇文章,让学生在早自修的时候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理解文章并且有一定的记忆,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还可以增加学生欣赏水平,运用于写作中。

其次,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展开语文活动比赛,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的意识。比如开展故事演讲比赛、写作比赛,这种以个人参加的,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展现自己,锻炼自己。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比赛中,感受到语文的乐趣,培养核心素养。

最后,学校开展的语文学习讲座或者人文科学的讲座都应该让学生去参加。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受到语文乐趣的熏陶,还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那么针对现有的问题,教师要提出一些最基本的方式来解决,首先以学生为主,加强核心素养培养的意识,不断进行课堂创新,调动学生积极性,并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积极性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