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电影片名翻译策略分析

2018-02-24 00:18
新闻传播 2018年24期
关键词:汉译意译归化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 150080)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电影片名翻译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影片名,不同于一般文本类型,片名翻译属于“广告翻译”,不仅要实现语言层面的文字转换,更要实现文化层面的意象传递和交际层面的功能价值。为更好地做到翻译对等性和文化适应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达到预期的商业目的,译者通常要对语言结构、文化背景、审美心理及宣传策略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综合考量,进而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给出译名方案。

一、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

翻译策略是翻译活动中,为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依据的原则和所采纳的方案集合,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Lawrence Venuti(1995)对翻译策略的二元划分,即分为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两种。

“异化”的本质属性是“原文作者取向”,即译者在翻译中尽量向原文作者靠拢,具体表现为在翻译中,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文学、文化特质,保留异国风味。与“异化”相对应,“归化”的本质属性是“译文接受者取向”,即译者在翻译中尽量向译文接受者靠拢,具体表现为在翻译中,尽量用目的语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学、文化要素来替换原语的语言、文学、文化要素,恪守、回归目的语的语言、文学和文化规范。

电影片名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文本类型,在片名翻译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译者所选择的翻译策略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译名,而对于拥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译者群体又会表现出特有的策略选择倾向和特征。近年来数据思维及数据分析方法逐渐渗透到电影创作及研究中,数据挖掘及分析已成为我们洞察电影创作、传播内在规律的有效途径。

本文拟通过对已有电影片名翻译现状进行量化考察,对两种翻译策略选择的倾向性做进一步揭示。我们以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位列前250的英文电影片名作为分析语料,数据提取时间为2018年10月5日,英文电影片名总计184个,所涉影片的上映时间从1921年至2018年。为直观体现汉译特征,我们将英文影片的俄译作为比对参照。相应的俄文译名来自于КиноПоиск,中文译名来源于豆瓣电影。

对具体电影片名汉译翻译策略的判定,涉及一个重要环节,即对翻译方法的确定。“翻译方法是翻译活动中,基于某种翻译策略,为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特定的途径、步骤、手段。”翻译策略是一个相对宏观、宽泛的概念,而翻译方法则更微观、具体。本文将翻译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六小类,即直译(音译和对译)、意译(增译、减译)和换译(部分换译、完全换译)。直译属于异化策略,意译和换译属于归化策略。

我们首先对184个英文电影片名汉译方法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直译约占49%,意译约占17%,换译约占34%。可以说,英文电影片名在汉译时,采用异化、归化策略的情况几乎各占一半。为更好地体现汉译翻译策略选择特征,我们同时也对英文电影片名的俄译方法进行了比照统计。英文电影片名俄译时,直译高达86%,意译仅占4%;换译约占10%。与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不同,俄译时直译是最主要的翻译方法,译者具有明显的异化策略倾向,对于意译或者换译的归化策略较少选择。这组数据表明,一方面,英文电影片名在向不同语种译入时,翻译策略与方法选择上会存在差异性,另一方面,从单语内部看,汉译中的异化、归化策略选择大致相当,但从跨语比较看,例如与俄译相比,汉译则体现出了较强的归化策略倾向。这与语种特征、文化属性、审美心理、宣传策略等密切相关。

二、电影片名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分析

影响电影片名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概括而言,主要分为语言内因素和语言外因素。语言内因素涵盖语言符号的音、形、义三大方面。“音”涉及读音、韵律;“形”涉及文字写法、表达结构;“义”涉及指物意义和概念意义。语言外因素主要指文化语境,具体包括审美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等。要想使片名功能在跨文化传播中有效发挥,翻译时必然要注意跨语言、跨文化的差异。

1. 语言内因素

直译,包括音译和对译在内,是最简单便捷的翻译方法,通常也能忠实再现原文,因此,也成为很多译者首选的方法。英语片名中经常出现表人名和地名的词汇,如果所涉名称为目的语受众所熟悉,较易接受,译者又想保留这些异域文化特色,使观众有耳目一新之感,会采用音译的方式,如Mad Max:Fury Road/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Part 2/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Hotel Rwanda/卢旺达饭店;L.A.Confidential/洛城机密;Amadeus/莫扎特传。

但就汉语而言,对含有人名、地名等词汇的片名,也时常采取归化策略。统计结果显示,184个片名中,有46个片名含有人名、地名,汉译时,25个直接音译,其余21个均采取了归化策略。如片名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Missouri汉译时,运用减译的方法,只保留了关键词“三个广告牌”,将中国观众不太熟悉的地名去掉,无论从音、形、义看,都更为简洁。再如电影Gran Torino,是以一款大马力的福特车的型号命名的,如音译为“格兰·加布里奥”,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不知所云,因而换译为比较熟悉的称谓“老爷车”更便于理解、记忆。对于这类片名的汉译,译者往往弃直译选意译或换译,应该说,与语言符号本身的属性密切相关。英语属于字母表音文字,而汉语属于象形表意文字,在进行英汉音译转换时,很容易造成汉译名表达形式异常繁琐、冗长。相比而言,作为同属字母表音的俄语,由拉丁字母向基里尔字母音译转换则具有先天的便利性、优势性,这也是俄语在译入英语电影片名中的人名、地名时几乎全部采用音译方法的原因。

片名中常常引用具有内涵丰富、寓意深远的习语。当原语和目的语中的习语具有相同指物意义和概念意义,能够产生相同的语义联想时,则可以采用异化策略,直译即可。但如果在目的语中存在语义不对等的情况,不能产生相似联想,则多采用归化策略,运用意译或者换译的翻译方法。典型的例子是电影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片名中的Cuckoo在英语中可作习语、俚语,指疯疯癫癫的人,Cuckoo’s Nest则指疯人院,而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具有奔向自由的寓意,是对电影主题的隐喻式表达。而汉语中的“杜鹃”并不具有这一意义,直接翻译成“飞越杜鹃窝”,中国观众很难理解,因此采用部分换译的方法,通过重新关照影片内容,融入影片中的故事场所“疯人院”这一要素,译为“飞越疯人院”,体现了从形式对等到功能对等的转变。有趣的是,“杜鹃”在俄语俚语中具有“疯疯癫癫”的含义,在认知上,并不存在理解障碍,因此俄译时采用了异化策略,进行了直译。

2. 语言外因素

关于语言外因素,涵盖内容很广,我们这里主要谈一谈审美文化和商业文化。

审美文化涉及目的语观众对电影片名的审美倾向。对于电影片名,许多研究表明,“简洁美”是各语言文化群体对电影片名美的判定标准之一。但对于如何简洁,简洁到什么程度?似乎有着不同的看法。汉民族倾向求偶对称,追求韵律美、形式美、抽象美,“四字结构”最为偏爱;而西方人则崇尚语言的朴实美、具象美。那么,英语片名汉译时,译者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四字结构”的呢?具体说来,存在两种情况。其一,采用异化策略,趋向原文作者,但直译时力求“四字结构”,可能的情况下,融入典型的汉语文法,应和中国观众的语言审美心理。某种意义上说,这更像是一种异化和归化策略结合的体现。如Interstellar/星际穿越,Rush/极速风流;The Wolf of Wall Street/华尔街之狼;There Will Be Blood/血色将至;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因父之名。其二,对于许多片名,如果直译显得过于冗长或不易理解接受的情况下,会选择意译或者换译的方法,创造“四字结构”。如How to Train Your Dragon/驯龙高手;No Country for Old Men/老无所 依 ; Dr.Strangelove or: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奇 爱 博 士 ; It Happened One Night/一 夜风流。对于四字结构的追求,应该说审美文化作用下归化策略在片名翻译中的典型体现。

电影传播附带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期待。保证影片上座率,实现经济效益,是片商最为看重的。这也成为译者采用归化策略的首要原因。归化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关联经典,引发共鸣,另一种是创立新名,引人入胜。

关联经典,可分为两种情况,即译名所关联的经典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实际并不存在,只是译者通过借用已有片名中的部分语词人为建立关联,对此,我们分别称之为“实性关联”和“虚性关联”。实性关联,如Logan/金刚狼3:殊死一战,片名实际音译为“罗根”,是影片中金刚狼作为普通人时的名字,如果以此为片名,会很难使观众产生共鸣,而作为系列电影“金刚狼”中的第三部,虽然原片名中没有出现“Wolverine”,但是译者增译出来,可引发共鸣。而虚性关联,是指实际并无关联,只是译者和片商为产生轰动效应,人为地从片名上与口碑较好的影片建立关联。如观众熟悉的“总动员”系列,机器人总动员、海底总动员,都仿照玩具总动员进行的片名翻译,“总动员”,一方面,可以让人联想到场面宏大,气氛紧张的情形,另一方面,借助之前的总动员系列电影的良好口碑,从商业角度看,更具票房号召力,要比直接音译过来更吸引人。这种翻译特色,也是电影片名汉译和俄译的不同之处,俄译全部采用直译方法。

创立新名,主要是将用语平淡的原片名通过意译或者换译,创造出更有轰动性、渲染力的片名,以激起中国观众观影兴趣。如Coco/寻梦环游记;Hacksaw Ridge/血战钢锯岭;Whiplash/爆裂鼓手;Inception/盗梦空间;The Bourne Ultimatum/谍影重重;The Prestige/致命魔术;The Matrix/黑客帝国;Die Hard/虎胆龙威;Blade Runner/银翼杀手;Psycho/惊魂记。商业文化影响下的电影片名不能用传统的翻译理论来束缚它,原语文本对译者而言,是重要依托,但不是唯一。这种灵活性给予了汉译归化策略选择更大的空间。■

猜你喜欢
汉译意译归化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