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的“课堂结尾”

2018-02-24 23:44乐继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者课堂教学

乐继平

“课堂结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制定不同的课堂结尾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和兴趣的提升。

课堂结尾,即一堂课的结束部分。从表面看,它是一节课的终结,但其本质却是一节课的升华、拓展和提升。在现实教学中,课堂结尾往往并不是教者的备课重点,甚至会在备课中被忽略。在课堂实践中,有时课堂结尾甚至因为时间问题而草草结束或者根本没有。对于一堂完整的课来说,合适的课堂结尾是十分必要的。它对于一堂课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对于学生能力的延展和生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基础

1.儿童中心论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他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他认为儿童是教育的起点、中心和目的。这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指向学生的成长,教师在课程中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考虑学生接受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进行课堂结尾的环节设置时,教者应不仅仅着眼于课程结构本身,而应该将环节设置的着眼点投射到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为环节设置的指向和目的。

2.最近发展区域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一种是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可能达到的水平,即儿童必须在更有经验的人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这一观点体现在日常教学中,要求教师正确把握住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域”,在课堂设置中搭建合理的、科学的教学台阶,帮助学生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在进行课堂结尾的环节设置时,教者的具体操作不是简单的总结或提高认知难度,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已有基础、课堂的知识生成、学生掌握程度的预设进行综合考量,然后选取合适的课堂结尾方案。

二、具体实践

1.收束型课堂结尾

(1)总结归纳,前后照应

教者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时,在最后环节对一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提炼。通过重复强调、概括总结的方式突出本節课的重、难点。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再次捕捉到重要信息,从而有效明确教学目标并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技能的印象。这是日常课堂最常用到的一种课堂结尾的方式,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出现与课堂内容割裂,倾向于知识灌输,归纳总结过多,有时因时间原因而被忽略等问题。因此,在具体操作时,要求教者的总结归纳简洁、清晰、前后照应。在总结前理清重难点和课堂思路,做到心中有数、有所挑选,在课堂最后几分钟,仅对课堂简要思路和关键点进行巩固。

在讲授《破阵子》时,教者由辛弃疾的另一首词《清贫乐·村居》导入,由学生点出词中悠闲、美好、温馨的氛围。然后带领学生通过品读的方式理解作者《破阵子》诗歌的内容。接着引入创作背景,揭示作者忠心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课堂结尾时,教者做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破阵子》这首词,通过多重境界的诵读和画面的营造,又一次走进了辛弃疾这位词人。他不仅是村居中的那位享受闲适生活的隐士,他更是破阵子中的一位处境艰难却满腔热血、执着报国的壮士。我们记住辛弃疾,不仅是因为他的词,更是因为他的那颗赤诚之心。哪怕穿越千年,回到当下,这份爱国之情仍让人动容,引人思考。

在这一课堂结尾中,教者点明本节课的重难点掌握多重境界的诵读方法和画面营造的理解方法,以及体会作者虽壮志难酬却始终赤诚的爱国之心。同时呼应开头导入,展现给学生一个全面的辛弃疾的形象。这样的结尾不仅简洁、清晰,而且重点突出。

(2)对比分析,理性提炼

在进行课堂过程后,教者引入相关材料进行对比。通过选点对比分析,帮助学生通过类比和对比对象的同异点。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分析中,更好的理解课堂重难点。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在课堂实践中,如果课堂时间安排不当,这种对比分析可能会浪费过多时间,使得课堂显得头轻脚重,重点不明。此外,在对比点的选择上,如果预设和引导不充分,这一部分容易流于形式,并不能帮助重难点的突破。因此,采用对比分析的课堂结尾策略,应注意时间安排和对比点选择。一般时间3-5分钟,对比点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选点或学生最终呈现最好控制在1-5个。

钱梦龙老师在教授古文《捕蛇者说》时,在课堂结尾部分,请学生比较《捕蛇者说》与《苛政猛于虎》。钱老师请学生先概括《捕蛇者说》的中心,再修改成“苛政猛于虎”同样的句式。通过课堂对比,发现辆篇文章中心相同但写法不同,《捕蛇者说》“奇于蓄势”。

在这一课例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掌握课文中心,了解“蓄势”的手法。教者选取了“对比分析”的课堂结尾方式。将两篇相似的文章进行对比,给予学生教材以外的参照文本,帮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见解,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开放型课堂结尾

(1)拓展延伸,延展深化

在完成课堂主体教学后,为了进一步拓展思路或深化主题,教者往往补充材料。这些材料主要分为两类-_类是针对教学目标中的某一个点进行生发,在补充同类材料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思维或者深化情感。另一类是引入社会现象或人情百态,从而引发学生的关于教材主题和人性、社会的思考。丰富的材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也成为课堂深化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课堂实践中,拓展延伸的材料如果选取过多,往往会淡化主题,甚至适得其反,显得狗尾续貂。此外,仅仅罗列相关问题却无引导,课堂氛围和效果可能向负面发展。因此,在课堂实践中,拓展延伸的结尾要恰当、合理,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予学生正向价值观的引导。

教授《江城子·密州出猎》时,通过课堂讲解,学生了解到苏轼杀敌报国的豪情以及壮志难酬的失落。在课堂结尾时,教者出示作者苏轼的其它诗词,从《江城子》《水调歌头》《浣溪沙》《定风波》中挑选出诗句展示。使学生在诵读和教者简单的讲解中,了解到苏轼才思淳厚、乐观豁达、重情重义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一个饱满的苏轼的形象。

在教授《都市精灵》一课时,学生通过文本理解,体会到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中动物的生存状态的担忧,并提出要热爱动物,热爱各种生命。在此基础上,教者选取了拓展延伸式的课堂结尾。教者指出都市的发展与精灵们的生存渐渐成为一对矛盾。接着出示图片,呈现人类为了自身发展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请学生谈感想。在学生纷纷思考发言之后,教者给出甘地和季羡林关于人与动物生命平等的思考。最后,教者从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小结认类和动物从生命的高度来说都是平等的,即使蝼蚁也有生命的权利。因此,我们更因善待动物,以自觉地意识与动物和谐地共存。

以上两则课例均采用了拓展延伸的方式进行课堂结尾。在课堂最后几分钟不再收束课堂内容,而是荡开一笔,在内容饱满度和知识情感的深度上都有所挖掘,使课堂结尾也成为了亮点。

(2)问题存疑,悬念激趣

一节课的课堂结尾有时候可以成为下一节课的引子。契合主题的问题和悬念,即能牵起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也引出下节课的提纲。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课外自主预习。

钱梦龙老师讲授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他在课堂结尾处提问:“另外,我们在语文课本中还读到过另一对黄包车夫和坐车人的形象,是谁?”学生回答是《在烈日和暴风雨下》的祥子和坐车人。钱老师紧接着进行了简短的课堂结尾,他说:“下次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拉车人和两个坐车人的形象,那也许是很有趣味的。”

这一课例中,钱老师引出下一节课的内容,并且给出学生独立探索的台阶:人物形象。“也许”“很有趣”的表述不仅严谨,更是吸引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结尾,是一节完整的课必不可少却容易被忽略的环节。采用合理的课堂结尾策略,不仅有利于所教的知识或技能被系统化的巩固和应用,而且有利于学生前后关联,形成独立的知识结构。此外,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求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更好地研究课堂结尾,使用课堂结尾,使课堂更加精彩。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者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写字大课堂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