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post-reading的有效设计,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研究
——以九年级阅读课为例

2018-02-26 01:41孙海亚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环节文本文章

孙海亚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初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261)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现状分析

九年级英语阅读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度重视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和阅读内容的教学,导致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与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相互脱离,“读后输出”远远达不到教师的预期效果。究其原因,有二:

教师层面: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目的认识不全面,对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阅读文本的处理初浅,缺少对其内涵的挖掘。笔者观摩了我校英语教师多堂公开课,反思了自己近2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发现我校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处理缺少深刻性,缺乏深层理解;缺少目的性,缺乏思维含量;缺少开放性,缺乏多元思想;缺少创新性,缺乏独立的思想;缺少人文性,缺乏批判的思维。教师缺少对文本深入的解读,学生缺少对文本深入的探究,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成了空中楼阁。

学生层面: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中等,更多的是中等偏下。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对英语学习缺少兴趣和热情。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英语课堂多半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状态,学生的思维仍旧受课本的制约,受老师的制约,更受标准答案的制约,不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缺少独立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对post—reading环节进行有效设计,让学生深层解读文本,理解文章真正内涵,领会文章主旨,引导学生整合文本信息,立足于真实生活体验,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分享、欣赏、感悟,并最终提高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品质。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应措施来提高post-reading教学的成效,旨在让学生在读后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二、post—reading环节的有效设计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一)通过post—reading环节的有效设计,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里面提到阅读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传递和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停地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

通过post—reading环节的有效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多角度阅读,进而信息加工。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建立文本信息、语言、情感、态度等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体验阅读过程,提升思维和语言能力。因此,post—reading环节的设计应关注评判性思维和拓展性思维,随时体现对文本或文段中的隐含价值、隐含文化或情感态度的挖掘、提炼与讨论。因此在问题的设计上,应多设计开放性问题、观点性问题、提升学生阅读、加工、处理信息的思维层次,如快速阅读中提取信息并整合信息的概括能力、将文本信息与个人原有经验进行联系的能力,对文本内容或观点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拓宽学生使用所学语言参与真实交际的机会。

(二)通过post—reading环节的有效设计,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和抓手,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前提。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意味着教师在准确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教学这套教材时要创造性的理解文本,指引学生进行深层理解文章内容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进行整合,并根据不同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展开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评判等阅读策略的能力,有效开展批判性阅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post—reading环节的有效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深层解读文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识记、理解、应用、分析以及综合评价文本信息,并将文本信息与个人原有的经验联系起来,解读文章主旨,判断作者的写作目的,评价作者观点,并能联系学生实际而有所得。

三、post—reading环节有效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通过post—reading环节的有效设计,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分析是人们在思维活动中将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对其各方面的特性和因素分别加以认识的思维过程。文本的细节中隐含着丰富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细节,可以理清文章的篇章结构,分析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体会结文章的语言特色。

1.通过时间线索分析文本的脉络

文章脉络是一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线索,它把全文贯穿起来。只有循着文本的脉络寻找突破点,才能深入品味文本谋篇的巧妙和构思的精妙。在阅读教学中,把握好文脉有助于整体感知文本,也才能将看似散乱的文本读明白。

案例1Unit1 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

解读过程:该文本结构清晰,介绍了一名英语学习被动困难的学生转变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英语、热爱英语的学生。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三个时期(last year,then one day,now)介绍作者的转变过程,从第一段的I didn’t like my English,到第二段的I fell in love with this movies!再到第三段的I really enjoy my enjoy my English class。通过对这些语句的研读,学生可以找到文章的主线,在原本独立的各部分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快掌握整片文章。

教学实践:在post—reading环节,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Can you draw a timeline to describe the different times that the writer has experienced?

How does the writer feel about English learning at different times?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writer’s experience?

通过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作者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不仅训练发展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帮助他们意识到提高学习兴趣和改进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反思并梳理他们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鼓励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英语学习者。

2.通过平实的词句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

这里所说的词句即文章中关键的词、句和细节,这些词句是文章中心或主旨的直接或间接地体现。解读这些看似平实的词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案例2:Unit2 The sprit of Christmas

解读过程:本篇课文主题虽为圣诞节,但并非对这一节日的表层介绍,而是涉及“圣诞含义”的深层次内容。推导“字里行间”的含义,是本单元学习策略的训练重点。文章讲述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圣诞欢歌》里面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斯克鲁奇的商人,他为人吝啬,待人刻薄。三个幽灵在圣诞夜前登门造访了他,让他看到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翌日,斯克鲁奇洗心革面,痛改前非,转变成一个慷慨大方、富有爱心的人。文章中有如下几句简短的对人物性格的描写:

It is about an old man named Scrooge who never laughs or smiles.He is mean and only thinks about himself.He doesn’t treat others nicely.He just cares about whether he can make more money.he hates Christmas.

这些简单的句子饱含Scrooge的性格特征,通过几句简单的话语和几个简单的动作,作者巧妙地勾勒出Scrooge的人物形象。

教学实践:在post—reading环节,学生两人一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Why does Scrooge hate Christmas?Does Scrooge have a lot of friends?Why not?Do you have a lot of friends?引导学生从细节推断人物性格,进而理解圣诞节的真正内涵,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3.通过描述性文字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

教师要找到文章的体裁特色,从文本结构入手分析文本特点,仔细研读词句,体会文本中的语言特色,解读关键词句,进而思考文本的内涵。不同体裁、题材的文章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

案例3:Unit7 Mom knows best

解读过程:文章是一篇诗歌,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它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英文诗歌类型多样,比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等。但总体来说,从现代英文诗歌韵脚特征上来看,可以分成有韵脚诗和无韵脚诗两类。无韵脚诗不强调行尾韵脚,无需考虑押韵的问题,且每行长短有别,因此其节拍性不如有韵脚诗那么强。但是无韵脚诗并非全无节奏,它往往通过相同的语句结构和反复重复的元、辅音发音进行弥补,令人读来别有一番情趣。本单元Mom knows best即为无韵脚诗。

教学实践:本堂课的课堂活动以欣赏和模仿为主,在post—reading环节,要求学生朗读文章的优美语句,利用图表进行复述,Recite the poem。

并根据阅读材料,运用句型“When I......,she.......But I........”仿写一篇小诗,and share your own poem with your classmates.,以......knows best为题来写。

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问题提示,尝试写一个自己的故事,然后与大家分享,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二)通过post—reading环节的有效设计,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质疑是读者阅读过程中运用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就所读文本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质疑文本的题目、内容以及内容的前后联系,质疑写作意图,质疑语言运用、感情基调,故事情节等。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质疑的机会和情境,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逐层分解,引导他们从字、词、句、篇的角度提出质疑,并尝试自主答疑。

1.质疑于文章的内容

对于内容的质疑是较高层次的,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掌握课文重点、难点甚至于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些线索展开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浏览课文内容、细读课文内容、深层挖掘课文内容等环节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质疑。

案例4:Unit4 He studies harder than he used to.

生疑过程:本文介绍了一位名叫Li Wen的乡村少年的成长故事,题材发人深省,目的在于唤起学生们的关爱之心,懂得体会亲情的可贵,理解父母的责任,并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注重心理的健康和成长。文章的第三段讲到了“They had a long talk.It was exactly what I needed.”从字面上来看,好像就是父母跟Li Wen的这次对话导致了Li Wen的改变。但是事实上,a long talk的背后还有很多东西,因此,在post—reading环节,设置了一个Thinking的任务:“What changed Li Wen’s life?”

教学实践:笔者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结合学生自己的体会,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能力。于是笔者让学生先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展开思维的碰撞,然后再集中各小组的意见,看看哪个小组给出的答案最符合逻辑,最被大家认可。经过讨论,大家最认可的What changed Li Wen’s life?的答案是:①Parents’love.②Li Wen finally understood that his parents were always caring about him and taking pride in everything good that he did.

2.质疑于文章的标题

标题就好比是文章的题眼,往往跟课文内容紧密相关,从标题中不仅能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大致框架,还能获得更多的文本潜含的信息,为正文的深入阅读确定正确的方向。同时好的标题也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合和对文章主旨的提炼,学生应该学会给文章选择一个标题,或给文章拟一个标题的技巧,当然也应该能够分辨什么样标题才是好的标题。

案例5:Unit7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

生疑过程: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叫刘宇的男孩,他希望实现自己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梦想,为此和父母之间产生分歧。进行批判性思考一个青少年常见的问题,如何处理青少年和父母的冲突问题,来养成批判性思维品质;立足于真实生活体验,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自己与父母的冲突问题,学会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的爱,并明白父母的合理建议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在post—reading环节,设置了一个Critical thinking的任务:If you were Liu Yu,would you hold on to your own dream or accept your parents’advice?

教学实践:教师通过Critical thinking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你是主人公Liu Yu,对于父母的建议,你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呢还是接受父母的建议。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可以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批判性思维得到进一步深化,更好地理解文章。而且批判性思维的进行必须借助语言的运用,教师在PPT上给出这些语言支架,让学生在陈述理由时能使用文本的一些重点词组和句型,那么思维训练和活用语言的目标就在潜移默化中被实现了。

(三)通过post—reading环节的有效设计,培养学生推断的能力

推断即推理和判断。推理是根据一些已知的知识结合具体的条件和情境,经过推导、联系等论证综合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判断是根据经验、知识等因素对事物进行分析后得出主观认识。深层处理文本,挖掘文本字、词、句、篇的内涵,让学生在语境中猜测词汇的意义,结合对语篇的整体理解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主旨,根据文章的行文线索和结尾,推测文本的后续发展。

1.挖掘文本的隐性特征,推测文章的主旨

文本解读的重点是语篇中的句子如何通过显性连接手段具备连贯性,以及篇章的组织要素和组织形式如何表达了作者的意图。文本的隐性特征是针对文本的显性特征相对而言的,指的是读者不能从文本的语言直接得到的信息,需要经过读者的分析、思考、研究才能总结出的隐含的信息。它包括文体特征、话题内容、写作背景等方面。通过研究话题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语篇的中心,理解作者在文章里写了什么;通过研究文体特征,学生可以把握语篇的重点,理解作者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通过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了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推测就变得简单了。

案例6:Unit9 Sad but beautiful

挖掘过程:写人物的记叙文的中心就是了解人物的基本情况,理解人物的品质和给予人们的精神力量。这篇文章讲述了“我”被阿炳的音乐所打动,进而去了解阿炳悲惨的一生以及他璀璨的音乐成就。文章一共3段,第一段简单介绍作者去听二泉映月的感受。第二段介绍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的生平。第三段介绍阿炳的音乐才能以及给听众的感受。

教学实践:在post—reading环节,请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说阿炳的音乐是悲伤又优美的,也就是探求标题的含义。目的呢是培养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做进一步的分析,提高学生推断的能力。通过timeline了解阿炳悲惨的一生,以此来理解阿炳的音乐sad的由来。接着通过chart介绍阿炳的音乐成就,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来理解beautiful的由来。小组合作也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那么最后一个任务呢是要求同学们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写完成一篇summary。目的是帮助学生由单纯的文本理解性学习过渡到感悟性思考学习。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更好地对阿炳进行人物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从梳理文本的浅层信息到深层信息,然后再到探究文本的文化含义,引导学生回归标题,探求文章主旨。

2.根据文章的结尾推测文本的后续发展

文章的结尾或者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或者点明作者的态度,或者重申作者的观点,有些结尾意犹未尽,似乎还想跟读者交流什么,给读者留下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根据文章的结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后续发展做出推测,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推测如果语篇还将继续,作者会写些什么的练习。有些文本内容叙述的比较完整了,但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思考,或者是一个未解之谜,读者总觉得意犹未尽,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对情节改写或续尾,提高他们逻辑推理的能力。

案例7:Unit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推测过程:这篇阅读材料是关于小镇怪声的文章,要求学生阅读文章,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标题,并能进一步关注文章细节,找出文中众多任务关于奇怪声音的推测,最后做出自己的推测。

教学实践:笔者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推测小镇怪声的原因,设计了下面的读后语言实践活动:①Read the article carefully and retell what people think about the strange noises according to the mind map.②Can you guess what are the srtange noises?And what is your reason?

学生推测到了很多种可能性,展示其中的三种:

people reasons ideas Chu Ning hears footsteps in the hallway la te at night might be the neighbors Wang Li hears something trying to get in through the window might be the wind Xiao Fang finds garbage in front of her hou se might be cats

这个任务不仅很好地训练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推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为后面Using Language部分的听力练习做了很好地听前预测准备。

(四)通过post—reading环节的有效设计,培养学生评判的能力

阅读课上,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讲解词汇和传授阅读技巧,还要通过各种策略将语言的人文性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探究文本的德育意义、文化意义和生活意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探究文本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1.探究文本的德育意义

德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人教版新目标英语阅读文本的语言材料力图渗透思想情感的教育,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要挖掘文本的这些德育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案例8:Unit4 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

探究过程:这篇阅读文章描述了一个性格腼腆的小姑娘实现自我完善成为流行歌星的故事。文章首先介绍人物背景,其次介绍主人翁的变化和成就,最后概说主人翁给读者带来的经验或启迪。向学生传递出关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

教学实践:对文本进行深层挖掘阶段,笔者在post—reading环节设计了以下问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Candy Wang?

学生给出的答案有很多:1.You have to be prepared to give up your normal life.2.You can never imagine how difficult the road to success is.3.You really require a lot of talent and hard work to succeed.4.Only a very small number of people make it to the top.

最后总结如下:

2.探究文本的文化意义

进行文化对比是教师挖掘文本内涵、进行文化教学和批判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不同的文化体现,培养学生恰当的文化观——入乡随俗、求同存异的多元文化观和相互理解、互相尊重的文化平等观。

案例9:Unit10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探究过程:这个单元的话题是“文化礼仪”,谈论不同国家在不同情境下的文化习俗。该篇文本主要讲述了一个中国的交换生Lin Yue在法国的生活情况以及谈论中法两国在餐桌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个话题很容易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笔者在引导学生梳理文本表层信息的时候使用mind-map进行梳理:

教学实践:为了进行中法两国的餐桌文化对比的目的,笔者在post—reading环节设计了以下问题,Compare the table manners in France and China,are they the same or different?让学生比较中法两国餐桌礼仪的异同,扩大文化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之后对文本进行进一步深层挖掘,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1、Are the different customs in the world good?Why or why not?

2.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people of different customs to communicate?

让学生知道各种不同的礼仪习俗虽然会给我们带来一时的困难,但它们让我们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互相尊重风俗习惯,从而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3.探究文本的生活意义

教师在设计读后的拓展活动中,可以将文本的思想与学生的切身生活和感受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学习总结的文本思想去关注社会、感受生活、认识自我,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与生活、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案例10:Unit14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7.

探究过程:这是九年级最后一个单元的一篇阅读,文章以演讲的方式讲述了一名老师或校长对即将毕业学生的寄语和激励。演讲内容从老师的角度看待初中生的三年生活,有对学生们的肯定和赞誉,还有对学生未来的祝福,温情满满,回忆满满,激励满满!通过对文章结构的梳理,将阅读与写作结合,既强调语言信息的输入和选择,又给学生运用语言输出语言的机会。

教学实践:在post—reading环节设计问题如下:Can you tell whether the teacher likes the students?Which sentence make you think so?How does the teacher feel about the students?学生从下面表达中能够感受到教师对成长中的学生饱含的喜悦和自豪之情: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when you were just starting Grade7 at this school.You were all so full of energy and thirsty for knowledge.....You’ve all grown up and I’m so proud of you.最后再追问学生:Why should we be thankful to the people around us?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感恩身边对你有帮助和支持的人,这是告诉学生怎样做人。

四、实践反思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在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育管理体制中体现新的精神素质,即独立性精神,怀疑与批判性精神,开放性精神,科学性精神,健全的人格。

语言教学是一切学科中最富有人性、情感、表现力和想象力的。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其思想也正处于发展期和定型期。在我们的英语教育过程中不仅应注意语言工具训练,还要贯彻人文教育思想,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具有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课堂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阵地,阅读课是学生接触语言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只停留在灌输语言知识及训练语言技能这些浅显的层次,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课堂上巧妙引导,让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意义进行理解、欣赏、思索、质疑和评判,在阅读中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环节文本文章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