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心育之路

2018-02-28 16:30周李艳
湖南教育·A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国学价值观

周李艳

我校提出的教育宗旨是“个人幸福、社会责任、民族使命”。我们认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键在于各核心素养之间要“和谐发展”。人是社会中的人,其成长以文化为背景,一旦“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之间产生了矛盾,“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民族使命”发生了冲突,就会出现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等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就谈不上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全面发展。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将“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文化基础”紧密结合,把“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民族使命”和谐统一,以价值观为统领,以心灵健康成长为基础。因此,我们致力于探寻促进孩子和谐发展的心灵成长之路。

于丹老师在《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讲座中提出了一个命题———“国学是一种价值观”。她说:“国学其实不是一门功课,不是一个门类,它是一种价值观。”

我们不确定能否用“是”来界定国学和价值观的关系,但是,我们认为国学和中国人价值观的形成息息相关。

价值观,是基于人一定的思维感官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人的思维感官虽然是影响人作出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的个人因素,属于心理范畴,但是,它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可分为个人生活小环境和自然、社会文化等大环境。国学涵盖文、史、哲等诸多方面,囊括传统文化之精髓。它在中国人所处的大环境中无处不在,构成了我们生活的文化大背景,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无形中决定着中国人的价值观。

那么,价值观与心灵成长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国学对于中国人的心灵成长又有怎样的作用?心灵成长是一种自我的觉醒,是对自我价值、生命意义的不断追求与体现,是心智成熟的过程。人的成长中,价值观与心灵成长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价值观促进、涵养心灵不断成长,心灵的成长又会不断修正、完善价值观。而国学代表了中国人生活的文化背景,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人的根与魂,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为中国人的心灵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养分。

国学无形中决定中国人的价值观,从而影响中国人的心灵成长。

经常听老师们感叹,孩子越来越难教了;也经常听家长们抱怨,孩子动不动就叛逆。可孩子呢?却觉得全世界都不理解他,不接纳他。从心理医学数据看,抑郁症、妄想症、狂躁症……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早发,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开始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这是为什么?大家都在找原因。

一是找家庭的原因。我们的家庭养育孩子有问题:这些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一大家子伺候一个孩子,养尊处优惯了,觉得这一切都是属于他的,没有了感恩与敬畏,没有了挫折与苦难,只能接受成功与幸福。而这些孩子一旦与外界接触,发现世界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那些不能适应的孩子,心理就会产生许多问题。

二是找教育的原因。我們的教育也有问题:虽然素质教育的调子高唱了很多年,现在更是进一步提倡关注孩子成长的核心素养,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教育体制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根本性变革,应试教育也无法废除。一直以来,特别是中学阶段,繁重的学习压力压得孩子喘不过气。孩子学习目的不明,厌学情绪浓厚,各种心理疾病一触即发。

三是找社会的原因。不可否认,金钱论、成功论导致整个社会急功近利,喧嚣浮躁。信息科学的进步使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很多不健康的信息让我们防不胜防。而对于良莠难分、是非难辨的孩子们来说,这些不健康信息对孩子心灵的危害可想而知。

有一件事促使我们开始探究更深层次的文化原因。2015年,我调任长沙市天心区黄兴小学校长。教育局要求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论证。于是,在校园内外,我们掀起了关于学校文化的大讨论。在讨论中,我们遇到了难题。我校由民主革命先驱黄兴先生创办,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办学历程。多年来,学校一直引用黄兴的家训“无我、笃实”作为学校的校训。但在这次学校文化讨论中,对于以“无我”作为校训,却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他们认为“无我”似乎与时代脱节,与当代提倡自我、张扬个性的教育理念相悖,作为小学的孩子,也很难理解“无我”,更无法践行。

此种现象的背后,折射出我们必须面临如下问题:

一是追求个人主义的“自我”与我们强调集体主义的“无我”发生了冲突;二是当这种“自我”与文化的冲突来临时,我们是坚持“自我”摒弃传统,还是坚守传统舍弃“自我”,或者寻求“自我”与“无我”的融合发展?

不难发现,中华民族的许多文化“瑰宝”被我们抛弃了。开放的时代,各种思潮、文化蜂拥而至,追求“自我”与宣扬“个性”当列其中,人们茫然失措,照单全收。但是,外来的思潮与文化却不能很好地适应本土环境,有着水土不服的表现。因为虽然原有的文化系统被打破,但是几千年文明所孕育的文化土壤不可能短时间变质,所塑造的文化特质不可能短时间改变。追求“自我”与传统文化下的“无我”的冲突也日益受到关注。

这种“自我”与文化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心灵成长。例如,同一件事,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中国人和西方人看法迥异。孩子的某种行为在A文化背景下会被认为是正常行为,到了B文化背景下却成了难以理喻的疯狂行为。如果一个孩子的自我意识、个性行为与他所处文化背景不符,长期被当作另类看待,这样的孩子心理难以健康,心灵也难以正常成长。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特里安迪斯提出个体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的理论,并指出心理健康者其实就是人格特点和文化特点之间的良好契合。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人格特点和文化特点之间和谐发展。基于这个认识,当“自我”与文化相冲突时,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坚持“自我”摒弃文化或者坚守文化舍弃“自我”,而是应该寻求一种“自我”与文化相互融合、和谐发展的理想路径,才能最终解决“自我”与文化的冲突,达到促进心灵健康成长的目的。endprint

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自我”与文化的冲突,从而以和谐发展促进孩子心灵成长呢?我校尝试探寻一条新路径:融合国学,实施心育。

我们培养的是中国人。学生的人格和我们的文化达到良好契合,个人价值观与传统核心价值观和谐统一发展,心灵才能更健康地成长。例如,国学中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从观念到行为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的核心素养。“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民无信不立。”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都具备了上述素养,又何愁他不能实现个人幸福、履行社会责任和担当民族使命呢?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灵活机动地融合渗透国学,以达到实施心育的目的。

中国人的心理问题,还需中国“药”来治。很多心理学家发现,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有很大差异。西方心理学的那一套有时候并不适合中国人,反而是从国学中可以找到防治中国人心理问题的良方。例如央视《今日说法》节目曾讲述了一个高中生为了报复母亲对她的管教,竟然将母亲捆绑八天、致使其母亲活活饿死的案例。如果这个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孝”文化的熏陶,并形成“孝”的价值取向,又怎会对母亲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呢?一部国学经典《论语》蕴含了人生大智慧,由内而外,从小到大,由近及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是为人处事的指南,也有许多心理治愈与心灵成长的良方。除儒家之外,更有释、道、法等诸家学说为无数国人打造心灵安顿之家园,提供心灵成长之养分。

国学就是中国本土的心理學。国学中倡导的“修心养性”其实就是指通过文化浸润涵养心灵成长。一是国学中自诸子百家学说到阳明心学,形成了关于“修心养性”的完备的理论支撑体系。二是国学中有丰富的、可用于调适心理的内容,例如经史子集国学经典篇目、诗词歌赋传世名作等。三是国学中有多种多样的调适心理的方法,例如吟诵、歌咏、武术、戏曲、琴、棋、书、画等。

我们相信:融合国学,实施心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帮助孩子形成自我与文化相互认同、相互融合的价值观,是促进孩子和谐发展的心灵成长之路。

即便如此,我们的目的并不是盲目排外,在世界日益处于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以开放融合的态度对待人的成长和文化的发展。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其著作《中国问题》中指出:“假如中国人能自由地吸收我们文明中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而排斥那些他们觉得不好的东西,那么他们将能够在其自身传统中获得一种有机发展,并取得将我们的优点同他们自己的优点相结合起来的辉煌成就。”

但现在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不仅丢掉了许多好的传统文化,丧失了传统社会中的美德,还进一步强化了个人至上、自私自利的观念。我们应该尽快重拾文化自信,修复文化链条,重建传统文化系统,重树国人价值观,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促进自身文化有机发展。

(作者单位:长沙市天心区黄兴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国学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垂”改成“掉”,好不好?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哈哈镜
哈哈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