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性路径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应用的效果研究※

2018-03-01 08:35韩世伟王贤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障碍性病种障碍

邹 迪 韩世伟 王贤雅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吉林 长春 130021;2 长春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吉林 长春 130117;3 长春市人民医院肾内血液肿瘤科,吉林 长春 13000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现代社会要求医学生具备更高的医学能力及综合素质,才能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内科学是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涉及面广,整体性强,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1]。我校在内科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仍然缺乏创新,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尚可,但对操作技能的掌握仍然不能满足临床对医学生的要求,如何让临床医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内科学教学的研究重点。结合临床教学实践及我校教学环境、学生基础情况,我创立了障碍性路径实践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级中医专业本科大三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142人,其中男生68人,女生74人。

1.2 教学方法

1.2.1 课前准备

1.2.1.1 教师准备 教师需要在课前充分熟悉教材及教学大纲,选择病例,创设障碍,对授课内容进行充分准备。案例选择及创设障碍要精心、严谨。基本原则是结合临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紧密围绕教学大纲,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渗透涵盖,突出重点、难点。这些病例现病史、主要症状要详细,症状应该和教材中本病主要症状基本符合,并删除一些次要症状,避免干扰学生的诊断。病例中辅助检查应具有决定疾病诊断的关键性指标。病例难度适中,太简单的病例是对课本的重复,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难度太高的病例,对于初步接触内科学的学生来说,错综复杂,难于诊断。

1.2.1.2 学生准备 课前提前布置选择的病种,并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让学生预习教材及相关参考书,同时在A+医学百科上预习相关内容等。学生如果对选择的病种不熟悉,就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中不知所措,只有对疾病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障碍。1.2.2实施过程

1.2.2.1 选择病种 从内科学的教学任务中随机抽取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病、慢性肾功能衰竭作为障碍性路径式教学课程。随机抽取冠心病、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作为传统教学课程,作为对照。

1.2.2.2 选择病例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心内科2016年住院病例中,选择典型的高血压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各3份,经过匿名处理,整理入院记录、病程、出院小结、理化检查结果,做出PPT。

1.2.2.3 设置障碍 通过让学生阅读匿名处理的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每个病种3份病例),通过模拟临床情境,设置学习该疾病的路径,为学生设置层层障碍,让学生通过研究教材、查找参考书、回忆上课内容、上网查阅相关文献、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患者的诊断、治疗。想办法自己管理患者、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逐渐从“依赖”到“自主”,从“学会”到“会学”。

具体设置障碍如下:结合病例中主诉、现病史、现症,总结该疾病的症状,为障碍1;阅读病例中查体所见,总结该疾病的体征,为障碍2;阅读病例中理化检查,总结该疾病的理化检查特点,为障碍3,让学生分析进一步需要检查什么。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给出初步的诊断及诊断依据,为障碍4。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给出个体化治疗,为障碍5。每跨越一项障碍,将公布正确答案,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教师在跨越每个障碍时以及最终结束时都应该总结,并结合学生的答案提出正确答案及每个学生的不足有哪些,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

1.3 评价标准

1.3.1 平时考试试卷形式 对比学生在实施传统教学法和障碍性路径实践教学法后的成绩,考察的内容可以体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并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传统教学法及障碍性路径教学法各为3道简答题,分别占30分,考核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对比2组成绩情况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1.3.2 教师评分 通过病例分析及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由教师进行评分,对比学生在实施传统教学法和障碍性路径实践教学法后的现场表现,总分50分。

1.3.3 出勤率 分析传统教学法和障碍性路径教学法的出勤率,占20分。

1.3.4 问卷调查 分析学生对该课堂的反馈调查问卷,评估学生接受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均以 (x±s)表示,对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时相2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表1可知,与应用传统教学法相比,应用障碍性路径教学法,学生理论考试、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学生的出勤率,都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表1 应用传统教学法及障碍性路径教学法效果分析

通过表2可知,本门课程学生共142人,参与问卷调查人数109人,弃权33人,参加问卷调查的109人中有1位学生第6、第7问题弃权,大部分学生认为障碍性路径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明显改善,少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变化或认为有反作用,提示学生对障碍性路径教学法反馈较好。

表2 应用障碍性路径教学法后的问卷调查 (%)

3 讨论

目前关于内科学教学的主要手段包括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病例实践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使用标准化病人,情景教学法等。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广泛应用,虽然丰富多彩的PPT(包括图片、动画等)打破了以往只有黑板粉笔的呆板、僵化气氛,但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而PBL教学法注重理论,难免与临床实践脱离[2]。使用标准化病人或仿真标准化病人模型,因需要营造特定教学环境和购买模型,难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受到物质局限。通过临床教学实践和深入的思考,同时结合我校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3-5],结合我校教学环境及学生基础情况,创立了障碍性路径实践教学法。在教学中,围绕着选择的病种及设置的障碍,将典型病例引入课堂,突出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互相协作,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提高了出勤率,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及协同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实践能力,并重视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若要对障碍性路径教学法进行推广,仍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包括对教师的培训及病例选择、障碍设置等,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

(1)对教师的要求较高:病例的选择和编写要求较高,如何选择病例,设置科学、合理的障碍,激发学生积极性,决定了学习效果。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及课前准备要求很高。(2)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课前积极预习相关病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学习的系统性和覆盖面不足,鉴于课时有限,选取3个病种进行障碍性路径教学法,其他病种仍以传统教学为主,不能覆盖内科学的全部课程。且由于教师有限,不能覆盖更多专业的学生。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

[2]Fan AP,Kosik RO,Tsai TC,et al.A snapshot of the statu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in Chinese medical schools[J].Med Teach,2014,36(7):615-620.

[3]房莉.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4):49-50.

[4]王威,贺文静,吴秋成.高等中医院校西医临床情景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光明中医,2017,32(15):2277-2279.

[5]刘艳华,王玲,初洪波.辨证论治情景模拟在《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9):22-24.

猜你喜欢
障碍性病种障碍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跟踪导练(四)2
“新病种”等十五则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跨越障碍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