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主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2018-03-01 08:35全小明杨湘薇朱云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核心满意度培训

全小明 杨湘薇 朱云飞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广东 广州 510405;2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1],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有机结合,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是达成临床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条件,是护士知识、技能和特质的综合反映,也是护理职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护士会(ICN)希望在全球提出护士核心能力来推进护理专业的全球化进程[3]。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护理行业必须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必须从护生教育开始已成为护理界的共识。而护生的培养,除了学校教育外,临床教育实践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带教老师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临床带教的质量,尤其主带教老师是一个科室带教团队的核心,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团队的带教水平及护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培养其核心能力十分重要。笔者对临床主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实施应用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护理主带教老师4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名,通过将对照组与试验组的主带教老师各项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科室、学历、职称等,结果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试验组主带教老师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来院工作2年以上,具备护理师或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愿意参加该研究者。

1.3 排除标准 中途退出研究者;不愿意承担带教工作或参加本研究者。其中对照组有1位老师由于外出进修中途退出研究,而试验组有2位老师由于产假退出了研究,最终参与统计的对照组和试验组人数分别为19名和18名。

1.4 研究方法

1.4.1 干预方法 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后随机分配至各临床科室,故每位护生在实习阶段均有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老师对之进行带教,实习结束时由护生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主带教老师进行满意度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对照组:实习护生到临床科室之前,对主带教老师集中进行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的相关培训,并要求严格落实带教管理制度,注重带教安全,做到放手不放眼。

试验组:实习护生到临床科室之前,从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发展能力5个方面构建核心能力并设置相关的培训课程,对主带教老师进行综合培训。并要求严格落实带教管理制度,注重带教安全,做到放手不放眼。

实习结束时召开主带教老师及实习护生座谈会,针对带教方法、带教能力等方面收集意见及建议,为进一步完善主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意见。

1.4.2 观察指标

1.4.2.1 教学质量评价表 由学生登录院内网OA系统对主带教落实从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发展能力5个方面在线进行评价。

1.4.2.2 实习生满意度 采用自行编制的学生满意度调查表,为单一题目的总体评价,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比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5个等级,采用频数计分。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和问卷测评结果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组间两两比较应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值均为双侧概率。

2 结果

2.1 2组临床主带教老师教学质量评定

表1 2组临床主带教老师教学质量比较 (x±s,分)

2.2 2组实习生对临床主带教老师满意度评价 实习生对2组主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如表2所示,试验组的学生对临床主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比较高(χ2=9.7007,P=0.0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2组实习生对临床主带教老师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1)构建临床主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并实施应用,能有效提高主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更好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本次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主要从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发展能力五大方面设置相关的培训课程。领导能力的培养:内容主要涉及临床教师在人际、组织管理以及事件判断和应对方面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内容主要涉及临床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分析、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内容主要涉及教师的临床工作能力、态度和效果。教学能力的培养:内容主要涉及临床教师的教育素养、教学技巧、教学效果。发展能力的培养:内容主要涉及临床教师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能力。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设置,能整体培养主带教老师的素养和综合能力,使教师能够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合理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有效自我调控、分析运用各类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护理科研促进学科发展、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等等,从而有效地解决各类问题,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益,更好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大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2)临床主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提升能提高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试验组老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核心能力体系的构建及实施,能有效提高主带教老师的科学教学意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包括沟通能力、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能力、与学生的互动等方面都取得更好的成效,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向上,主动性高,对教学效果满意,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主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3)临床主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内容需在实践中持续不断完善。通过检索国内文献,对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中的培养实践方面有陆续报道,但研究均较零碎,而对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要求、培养目标、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开展系统的教学改革等均较少报道。周静等[4]采取院校合作、开设特色课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导师制等措施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核心能力进行培训,结果使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学生满意度亦大幅提高。李承等[5]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实施教学技能拓展性培训,结果全面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及学生的满意度。本次研究主要从主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5个方面构建培训体系内容,重点在于能力课程的设置和培训方面。而相关研究亦指出,多个人口学变量及工作满意度对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有影响,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带教年限、职称、第一学历等[6]。在主带教老师的座谈会中,30%的老师亦表示由于自己基础知识水平的影响,在教学技能和教学思路的拓展方面会感觉比较吃力,建议在课程设置方面可进一步细化,如进阶培训等。因此,我们应在现有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对主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深入调查分析,重视主要因素对核心能力的影响,在培训体系实施应用的同时,持续不断完善相关内容,减少主要因素的影响,以更好更全面提升临床主带教老师的综合能力水平。

构建临床主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并实施应用,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教学满意度,优化护理临床教育,值得临床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同时,由于人口学变量及工作满意度对主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存在影响,在培养体系的实施应用中,应持续改进完善,减少主要影响因素对核心能力的影响,以取得更大成效。

[1]闫瑞芹,沈宁.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与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03,18(2):201-203.

[2]丛丽,赵光红.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3):200-204.

[3]宋春燕.我国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研究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12):79-81.

[4]周静,张超先.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培训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0(28):81-82.

[5]李承,赵宏娟.教学技能拓展性培训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2):555-556.

[6]高晖,王贞慧,冯晨秋,等.山东省护理院校教学医院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7B):19-21.

猜你喜欢
核心满意度培训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