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分析

2018-03-03 19:46韩红柳许璐璐王飞通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培育

韩红柳,许璐璐,王飞通

(1.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2.徐州医科大学宣传部,江苏 徐州 221000;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许多新的重大部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铸魂工程[1]。医学生作为“健康中国战略”重要的人才储备,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国家、社会和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但成效如何,仍需关注。

1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成效

1.1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一是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三个倡导”明确了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内容,树立了新的目标和方向,有力推进了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深入开展。2013年12月《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出台,给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历史契机,为在新时期培育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2]。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二是社会各界关注度提高,正面引导加强。当前医疗纠纷频现,医患矛盾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医学生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注。一方面,通过各类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医疗先锋,弘扬社会正气和新风,号召医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净化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氛围。中央外宣办、全国“扫黄打非”办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广电总局下令永久关闭今日头条旗下内涵段子,整顿各类社交软件,整治网络不正之风。目前,全社会共同关心及支持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合力正在形成。

三是高等医学院校逐步重视,多渠道培育。大学期间是医学生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高等医学院校是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力量。一方面,通过课程教育加强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利用课堂教育,宣传社会正能量和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帮助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宣传医学名家的成长、成才事迹;利用医学实践课程,通过亲身接触优秀医务工作者和病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校园文化宣传和实践活动,提高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1.2 医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积极向上

调查显示,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较高,其主流价值取向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符合当代社会对医学生的价值观要求。

首先,医学生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高度认同。大部分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对目前国家的发展方向给予高度认可,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其次,医学生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认可度较高。多数医学生对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持否定态度,且认为不良现象只是少数,并表示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甚至杜绝社会不良现象。再次,医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符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标准。多数医学生有着健康的、积极的人生追求,他们选择学医大多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愿意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付出心血和汗水,并立志成为一名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优秀医生。总的来说,大部分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能将个人理想、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愿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健康中国战略”添砖加瓦。

2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2.1 高等医学院校重视程度尚需提高,措施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视,高等医学院校也在逐渐加大对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力度,但与国家和社会对医学生价值观的总体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对医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较高,医学院校传统的培养模式中对学生专业课成绩考核的重视程度远大于德育,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标准中并未真正将价值观纳入。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对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目标有明确规定,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专门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自高考恢复以来,医学教育经过了一系列改革,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课程设置也日趋合理,但是我们发现,医学生的抗压能力逐渐减弱,思想道德水平逐渐下降,甚至出现了校园极端事件。我们认为医学院校的培育体制存在一定问题,评价机制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价值观教育。因此,无论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整体要求还是医生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来看,医学院校都应将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高到一定的战略高度。

二是培育方式较为单一。目前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较为简单,主要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辅导员谈心等传统教育方式。医学院校虽然在一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医学专业课中融入了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对医学生的价值观引导起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来说力度不够。校园文化活动对医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医学院校多能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由于医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少,受众面较窄。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要力量,在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大部分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多以谈心等口头说教为主,学生的接受程度大打折扣。

2.2 医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当代医学生为“90后”甚至是“00后”独生子女,从小在家族的溺爱中长大,自我意识、独立意识较强,加之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医患关系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导致医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他们崇尚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在日常生活中常会以不同的价值标准衡量自己的言行。更多的是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部分学生甚至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涵盖所有的价值追求。在价值选择方面,他们更愿意从自身情况出发,追求符合自身利益的价值标准,忽略社会价值和集体利益,缺乏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价值标准更趋向实用化,部分医学生在选择自己的职业和专业方向时,更多的是考虑经济利益而非社会需要。虽然医学生就业现状为大医院饱和,基层医院人员匮乏,但仍很少有学生愿意去条件艰苦的基层医院就业,他们更愿意去条件较好的大医院,工作选择更看中福利待遇、工作条件、晋升空间和生活环境,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考虑较少。因此,如何使医学生的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于社会发展和医生职业价值的实现举足轻重。

2.3 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具有不一致性

培育的最终目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医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并在学习、生活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医学生价值观“应然”向“实然”的真正转化。一方面,医学生虽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较高,但更多的是处于初步了解和被动接受阶段[3]。他们认为该价值观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个人价值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多数医学生未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水平远低于认知水平,实践与认知有较大差距。医学生在认知层面上大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示认同,其认同度仅局限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积极、肯定的情感及表现出信守、遵从的行为倾向。培育的目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学生自身紧密联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进而积极地付诸实践。相对于高评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我的价值观的内化层次更高[4]。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医学生自身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培育目标。

3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建议

一是要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知。加强医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价值,从内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言行。二是要营造良好的培育氛围。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和学校教育对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均有重要影响。因此,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对医患关系的正面引导,改善医疗环境,增强医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三是要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彻底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状况,摒弃实用主义价值观,加强品德教育。四是要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加强师资培训,改变传统培育方式,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等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邀请医学先锋现身说法,开设校友讲堂等,增加学生感受、领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会,提升践行能力。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培育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