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有效应用的三种措施

2018-03-05 17:22郝海龙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措施

郝海龙

【摘 要】本文结合新课标要求,提出将生活化教学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并结合案例论述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实验生活化、课外实践活动生活化三种有效应用措施,以期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033-02

新课标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即要提升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对知识点的运用必然是水到渠成的,故在教学过程中常会忽略教材中蕴含生活化问题的实验观点,加上枯燥的课堂氛围,导致部分意向文科选择的学生对化学学科嗤之以鼻,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认为教师在开展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时需以学生的生活背景为前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来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优化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在化学概念中领悟生活现象,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本文针对高中化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學措施。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是针对学生生活经验来展开生活化教学,通过引发学生思想共鸣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从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因无法及时转变以往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开展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仍是主张重点讲解相关解题技巧和措施,以提升学生解题效率来提高其考试分数,并以此作为学生化学概念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定标准,而在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教学只是寥寥带过,导致大部分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碰见涉及化学的相关问题却无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此时产生的不知所措和疑惑感会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故笔者认为教师需及早转变教学理念和模式,注重化学解题技巧讲解的同时还需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下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明确化学源于生活的教育观点。在化学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在学生实际生活中寻找案例素材来进行分析和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加深记忆,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其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原电池”这一章节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寻找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 MP3 作为素材进行教学设计,具体方法为:教师首先串联好 10 个铜锌原电池,然后将一台电量显示耗尽的 MP3 与该组装电路进行连接,接着教师在调节开关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 MP3 的电量显示会随着开关闭合、打开出现充电状态和电量耗尽黑屏的画面,学生对此现象必定会产生较大的疑问,疑惑MP3为什么会通电?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此时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以原电池构成条件、工作原理等作为思考方向进行自主探究,且结合课桌上的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此类利用生活素材来引导学生自主推断出化学原理的教学方法,不仅有效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提高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

二、课堂实验生活化

高中化学教学除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论讲解外还伴随大量的化学实验操作,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化学现象的理解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教师在开展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时如何帮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会化学运用于生活中的重要性,是其课堂教学中所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教师需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前提来进行教学实验设计,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接触生活,在生活中感知化学理念,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培养社会综合性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铁和铁的化合物”这一章节内容的讲解时,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前可结合学生生活常见现象进行问题设置,问:“为什么苹果去皮后一段时间,其颜色会呈锈黄色?为什么市面上购买的苹果汁的成分显示中会包含有维生素 C?”此类现象对学生而言较为常见,在学生思考其中具体原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问题的思考方向,如:溶液中的 Fe2+ 与 Fe3+ 颜色差异性在哪里?对应的化学性质都是哪些?此时,学生会顺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路开始往苹果颜色之所以变成锈黄色的原因是因为果中的二价铁离子在接触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后形成三价铁离子的方向思考,并思索苹果中加入维生素 C 等还原剂后对二价铁离子被氧化现象是否能起到预防作用。最终,学生在联系两者前后进行思考后自主推断出正确答案。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活化相关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集中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措施,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并意识到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问题的解决中有积极的作用,从而培养化学学习情感。

三、课外实践活动生活化

除了注重化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讲解外,教师还需注重学生化学课外活动的延伸,根据化学知识点来设置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情感,以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

例如,在进行“氯气的性质和用途”这一章节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根据氯气用途中的杀菌消毒功能来设置课外活动主体,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可利用的资源(书籍、网络、咨询)来查找现今市场常见的杀菌消毒剂类的相关资料,将其成分、功效进行比较区分并做成一份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化学知识面。

综上所述,针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以学生生活背景为前提来优化教学模式,将化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化学中领悟生活,既增强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又培养其化学学习情感,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钱柳云.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回归[J].化学教与学,2014(3)

[2]陆蔚华.论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4(12)

[3]徐金英.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回归[J].新课程(中),2015(11)

[4]张苧丹.立足生活 感悟化学魅力——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J].化学教与学,2016(7)

(责编 罗汝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