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馆藏“兴学育才”敕书看科举制的衰亡

2018-03-07 07:54段佳薇
现代交际 2018年4期
关键词:科举制度清代

段佳薇

摘要:“兴学育才”敕书是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重要文物,由清光绪帝在1905年颁发给河南省提学使司,要求因时制宜、兴学育才、废除科举。可以说这件文物关系着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是科举制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物证。本文试着以此进行思考,探析前后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是怎样最终走上衰亡。进而在如今变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选拔、建立现代考试制度等方面,借鉴和吸收传统教育考试的教训。

关键词:科举制度 清代 衰亡

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4-0111-02

在新乡市博物馆展出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文物格外引人注意——清光绪帝“兴学育才”敕书。这件敕书纸本凌裱,云龙饰边,全文共461字,用汉文和满文以单色墨书写,称为“满汉合璧”。汉文从右至左书写,满文从左至右书写,两种文字向中间延伸,合于中央。书写日期的汉、满文字上,分别加盖皇帝的 “敕命之宝”玺印。汉文为行楷字体,一笔一画,非常工整,字迹盈满隽秀,苍劲有力;满文整洁流畅,洒脱飘逸。是所谓标准的“台阁体”。从敕书书写的内容来看,大致就是要求河南提学使司要因时制宜、兴学育才、废除科举。这就不禁引起了人们的思考,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次考试,前后经历1300年,是世界教育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那么如此长久、经过时间洗礼和考验的科举制又是怎样最终走向衰亡的呢?

一、科举制度衰亡的社会因素

“唐宋以来制科斯设沿袭即久,专尚词章,读圣贤书不求实践,已至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光绪帝在敕书开篇就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科举制现状的不满与废除科举的必要性。而在这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一)科举制度衰亡的经济根源

从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来看,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和摧毁使得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缓慢,故而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也没有提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在这种社会经济环境下,富商达贾兴学重教,如明中叶开始兴起的徽商家族,通过兴学,培养子弟应举入仕,甚至徽商本人也参加科举考试,从而达到提高家族声望和获得经济特权的目的。

(二)政治因素导致的科举制衰落

科举制建立在封建专制基础上,容易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对思想及言语的禁锢,使得明清时期已非常详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失去了其应有的生机。专制皇权视科举为笼络士人的工具,并对其进行言论及思想上的控制,在这种高压政策下,科举选士的自由空间越来越狭窄。加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使其未能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反,却演变为封建统治者束缚人才的工具。

(三)文化传统因素引起科举制的衰落

科举制是古代大一统政治观念和贤能治国思想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儒家一贯倡导的“学而优则仕”教育价值观的制度化。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本身所存在的价值偏向,是导致科举考试走向衰亡的又一因素。

(四)人口因素对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

科举制的有效运作,是以一定数量的应试者自由报考和公平竞争为前提的。然而,随着人口总量的递增和应试者的日趨普遍,评卷标准越来越侧重于形式,形成了科举考试的恶性竞争。同时,人口因素对科举考试的负面影响还表现在应试者素质的变化上。由于科举取士把人们的聪明才智引向科场,读书人大多为科举功名而学。为期速效往往是科举之外的书一切不观,家人也举业相督责,这就导致士人文化素质的下降。士人阶层整体文化素质每况愈下,使科举制度越来越难以选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人口因素对科举制演变的制约作用越发明显。

二、科举制度自身的缺陷

科举制度是一种考教分离的人才选拔制度,就其与教育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科举考试以考促学,推动教育机会下移和文化教育普及;另一方面,在考试的社会控制功能作用下,教育又沦为科举的附庸,导致举业盛而学校衰。

(一)科举考试从选拔专才走向选择通才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与形式综合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定命题规制,明确提出:“议准五经取士,务得通才。”[1]由此可见,科举考试已从选拔专门人才演变为选拔通用人才。这样不能测量人才的个性差异,容易遗漏专门人才。科举考试演化为统一的进士科考试,阻碍了其他专门人才的选拔,形成社会人才的畸形发展。

(二)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

明清时期,从教育体制上把科举和学校整合为一体,由于各级学校教育仍然着眼于选拔淘汰,从而使科举选士实质性地凌驾于教育和教学之上,取士标准成为教育和教学的实质性目标或宗旨,这种风气至清代愈演愈烈。受科举考试的负面影响,明清书院教学也逐渐丧失了原来自由讲学,钻研学问的精神,演化为统治者所控制的备考机构。至清代,官办书院占书院总数的7874%。[2]随着书院的日益官学化,大多数书院的主要功能,已从讲学育人转向课试举业。这一时期的书院,片面追求科举及第率,其教育功能难以正常发挥。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统治危机和人才危机加剧,清朝统治者不得不引进西方教育模式,改革科举制度,但终因科举考试的巨大负面影响阻碍新式学校的推广,最终不得不废科举、兴学堂,以建立新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

(三)科举考试管理的异化

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制约和科举制度本身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考试组织管理日趋严密,惩处力度不断加重,但科举舞弊行为却愈演愈烈。考试舞弊与反舞弊的矛盾,使科举考试管理功能异化。由于科举考试关系到个人乃至整个宗族的命运,它必然刺激着一些学子铤而走险,不惜违规犯禁,谋取功名。官方发现后,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防范,这又引发了更高明的作弊手段,形成考试管理制度的恶性循环。其演变趋势是科举立法越来越繁琐,惩戒措施越来越严厉,但科场作弊却层出不穷,牵涉人员越来越广,科举选士由此陷入困境。这种现象严重削弱了科举制度的积极功能。随着科场大案的不断出现,科举管理措施已异化为惩治舞弊的工具。

(四)科举考试改革思想的嬗变

明清时代,随着科举制的定型化和复杂化,人们对科举流弊的批评日趋激烈。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总结明代灭亡的教训,纷纷提出改革科举制的要求。这些改革主张,虽切中科举流弊之要害,但并没有引起清朝统治者的应有重视。康熙初年,曾一度停止八股取士,改试策、论、表、判;乾隆初年,再度出现科举改革存废之争,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科举制。直至近代面对列强逼侵,人才匮乏的局面,才有了光绪帝“停罢制举,建立学校,斟酌古今之宜,博采东西之法,爰设专官,垂为定制”,以求达到光绪帝所期待的“俾济济多士共进文明,元元兆民咸受教育,佐我维新之治企成富强之图,以副朕因时制宜兴学育才之至意”。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传统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艰难过程中,终因不能适应新型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而退出历史舞台。

从1905年“兴学育才”敕书的颁布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百余年来,科举虽废,但考试仍然是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形式,历史上曾制约和影响科举考试的一些重要因素,如社会文化传统、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内在发展规律等,仍将继续发挥作用。今天,我们在变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建立现代考试制度等方面,仍需借鉴和吸收传统教育考试的经验与教训。

(本文关于新乡市博物馆馆藏“兴学育才”敕书内容的分析与探究是在贺超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完成的,在此特作说明,致以感谢。)

参考文献:

[1]类纂·选举一(卷191).

[2]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225.

责任编辑:于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举制度清代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略论清朝蒙古族“那达慕”概况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谁害了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