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史学源头

2018-03-17 15:36
观察与思考 2018年1期
关键词:红船初心革命

张 志 松

2017年的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率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南湖,瞻仰党的一大会址,回顾建党历程,发表重要讲话,给全党全国人民上了一堂直抵灵魂的深刻党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启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①《习近平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日。

“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②《习近平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日。习近平南湖重要讲话赋予了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的时代意义,表征红船精神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史实源头。本文拟从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时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视角作一探寻。

一、由诞生看价值:从百年耻辱到民族复兴

红船精神是对党的建党历史及其早期革命活动的凝练概括。中国共产党创建于风雨如磐的旧中国,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无能和外国列强的野蛮侵略,把近代中国拖入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大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国将不国,民不聊生。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多少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了,洋务运动失败了,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好不容易把封建帝制打倒,可是孙中山只做了三个月的临时大总统,革命成果就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了。能走的路几乎都尝试过了,但中国依然积贫积弱。北洋政府表面上看,实行多党制、内阁制和选举制,但政局不稳、派系斗争,最终演化成了相互混战,人民涂炭。正是在这样的时局下,俄国十月革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送来了苏维埃制度。早期共产党人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洪流中秘密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后来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4页。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及其奋斗历程看,说“开天辟地”至少有三点理由: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从太平天国到资产阶级革命的一切旧的革命的总是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最后的胜利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经过许多曲折和艰辛探索,中国革命终于在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保卫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中国革命终于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中国人民终于雪洗了1840年以来的屈辱历史,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画卷。

红船精神正是对这一党的创建历史的科学概括和提炼。从党诞生的近代中国历史背景可以看出,与过去的农民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以及其他政治团体发起的所谓社会改造运动不同,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政治力量,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赋予了中国人民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首次把民族复兴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基础上,建立在科学的指导思想基础上,建立在唤醒唤起千百万劳苦大众为自己谋翻身解放的基础上。“南湖启航由此成了党领导的政治起点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②肖纯柏:《结合新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1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沿着红船指引的航向,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潮头……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求民族独立、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勇立社会历史发展的潮头,在南湖红船上宣告成立,从此使中国革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③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年6月21日。

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具有极强的“新时代”价值。当年中国人民面临三座大山的重重欺凌压迫剥削奴役,面临能走的路都走过了总归于失败的重重困难,多么需要“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①蒋建农:《毛泽东》,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的首创精神,多么需要“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②任建树:《陈独秀大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6页。的奋斗精神,多么需要“铁肩担道义”③朱志敏:《李大钊》,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第149页。的奉献精神,而这些精神恰恰构成了红船精神的精髓。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激励下,早期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畏艰难,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毅然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使中国革命迎来了光明前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历史性的,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是巨大的历史性的。这种情况下,要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目标驶向胜利的彼岸,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可以说,特别需要进一步提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气神,这就特别需要不忘初心继承弘扬中国革命的源头精神——红船精神。

二、由出征看目标:唯不忘初心才牢记使命

党的一大在红船上通过的党纲规定:“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④南湖革命纪念馆编:《中共一大南湖会议》,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由此表征党是一个为崇高的人类社会理想——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伟大政党。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中途突遇法租界巡捕搜查,又冒着危险另辟会址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以游客身份作掩护,才终于完成大会议程,中国共产党才在这条游船上艰难诞生而出征。当时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全国诞生了300多个政党或团体,但大多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中国共产党自从上海和浙江嘉兴“出征”后,却经受了各种艰难坎坷,终由苦难走向辉煌,由一条小船诞生,从巍巍井冈到遵义城头,从延安宝塔到西柏坡村,走向全国执政,壮大成为世界第一大党。

今天,中国共产将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继续出征前行。回望红船,唯有不忘初心,才会永远奋斗,直到最高目标实现。由此可见,红船精神犹如中国共产党人由过去到现在的成长钙质,犹如由出征到前行的营养血脉。在为党的事业的奋斗征程中,牢记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初心,不断壮大党的事业,滋养党的身躯,使得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页。面对“新时代”的长征路,要继续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习近平南湖重要讲话中谆谆告诫全党:“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⑥《习近平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日。当年,为了让中国人民“站”起来,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等一大代表和党的早期党员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苏维埃制度,选择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经过28年浴血奋战,牺牲了无数革命先烈,终于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如今我们要担负起让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奋力夺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胜利的重任,十分需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脚踏实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接续奋斗;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保持理想定力,不忘出征初心,牢记当前使命,通过履行使命逐步把理想化为现实;要积极应对党面临的“四种危险”,经受“四个考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凝心聚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

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才能让我们不忘党诞生时的出征“初心”,才能明白党是一个高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旗帜,正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伟大政党。就要用红船精神激励我们经受当前面临的各种风险和考验,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自我革命”精神革除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祛邪治病,强筋健骨,更好担负起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实现民族复兴奋斗目标,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贡献而告慰历史、告慰先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才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即率新任政治局常委们瞻仰一大会址,瞻仰诞生党的红船,从中汲取红船精神的历史滋养,为完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使命,实现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的宏伟目标而“永远奋斗”。

由此可见,“要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不能不考察和研究党的创建历史及其奋斗历程,就不能不了解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所蕴含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在精神动力、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方面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初心和使命”①曹建文、王琎:《“新时代”与红船精神——专访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2日。可以说,红船精神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源头。

三、由内涵看党建:探精神之源谋永远年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又深刻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1-62页。

党的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追根溯源,“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中国共产党是为天下工农劳苦大众而诞生的党。中国工农大众为何“劳苦”?主要是在党诞生的那个年代,工农大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欺凌剥削压迫奴役,这三大敌人是极其强大而且十分凶狠的,中国革命因而显得十分艰难曲折,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被刻画为一部“苦难史”。确实,为了广大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当年投身中国革命的早期共产党人时刻面临着生死考验。大革命时期的中共五大统计,全国党员共57967人,1927年3月至8月六个月时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据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国济难会总会统计,全国因革命而被杀害者近3万人,其中大部分是中共党员。①参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82-89页。党的一大代表中,先后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就有4位。在生死考验面前,优秀的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雄辈出,一大代表陈潭秋最后面对敌人随时可能的捕杀向部下表态:“这里只要还有一位同志,我就不能走,我走,不就是战场上的逃兵吗?”最后遭敌人残忍秘密杀害;何叔衡面对敌人的围捕而不能突围高喊“我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毅然跳崖壮烈牺牲;王尽美参加党的一大后,将自己的名字由“王瑞俊”改为“王尽美”,赋诗言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为中国革命积劳成疾而献出年仅27岁的生命;邓恩铭就义前写给母亲诗句是“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最后遭敌人集体枪杀。正是他们气吞山河的壮举及牺牲,才换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翻身解放,中国共产党才赢得了最大多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党才“走向全国执政”。因此,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并指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这三句话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阐述我们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永远铭记我们党的‘母亲船’,重温红船的历史沧桑,在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中永葆党的先进性,进一步激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和力量”。②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年6月21日。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存。”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率新一届政治局常委来到党的一大会址,来到红船旁,抚今追昔,重温入党誓词。在上海一大会址,习近平总书记一一列数一大代表名字,感叹英雄辈出,也感叹大浪淘沙。在南湖重要讲话中,他语重心长,也意味深长地说:“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生坚守。”③《习近平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明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日。的确,在中国革命的征途上,当年从红船出发的13位代表中,有的坚定理想,忠诚为民,为人民建立伟业;有的献身理想,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但也有的面对革命失败和敌人的白色恐怖先后离开了革命队伍;有的则跑到敌人那边去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亲率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党的诞生地,举手重温入党誓词,是在向全党全国人民宣誓党的最高领导集体的政治信念,宣誓他们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坚定决心。

把党的创建时期孕育形成的红船精神历史内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系起来考察其内在逻辑关系: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重在增强党的创造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要让各类人才的创造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新时代”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切实增强党的创造力,充分调动全党同志中各类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就是要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坚定理想就是要为理想而奋斗,为理想而奉献,这是全党同志进行“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光荣职责,展现时代先锋的光辉形象。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艰苦奋斗、共同奋斗、永远奋斗。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就是要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忠于党的核心、忠于祖国和人民,党才有战斗力和号召力,才会凝聚起“新时代”万众一心,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特色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确立以人民为中心,才会忠诚为民,才会呈现奉献精神。

党是在长期执政的环境下进入“新时代”的,相比党创建时期早期共产党人面临的生死考验,长期的执政与和平,应该说如今的共产党人不用再面对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和平幸福生活的不断持续,随着党的威望的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各种形形色色的利益与享受诱惑,财、色、权等糖衣炮弹时刻在考验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要“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6-87页。只有不断溯探源头之红船精神,持续全面从严治党,党才会经受任何考验而永远年轻!

综合上述,从党的诞生、党由“红船”开始的出征和红船精神的历史内涵三个维度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红船精神是党的十九大阐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史学源头。我们由党的“根脉”看到党的事业进入“新时代”,由党的为民“出征”领悟到了“新时代”的思想内涵,由红船精神作为革命精神的源头的史实解读党的十九大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由此,使得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不忘初心”中抚今追昔,汲取党的“红船精神”的史学滋养,更好地在“新时代”担当使命,完成使命,更好地执政为民,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猜你喜欢
红船初心革命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什么是红船精神?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中国的出行革命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