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逻辑理路

2018-03-17 15:36
观察与思考 2018年1期
关键词:强国现代化特色

欧 万 彬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和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目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质要求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人类文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样一场深远的社会革命。它最早以资本主义的形式出现在西欧,并在工业革命时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及其不断对外扩张、传播的效应,迫使世界各国也纷纷启动现代化。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又并非是唯一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也并非是一种模式。任何国家只能根据本国国情探索现代化道路,简单效仿、复制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只会造成“水土不服”。在当代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在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扎根于中国发展的现实土壤,充分体现现代化强国的社会主义属性。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挑战下,以“效法欧美”为主要方式被动地开启现代化进程。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最终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即没有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目标。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现代化道路先后经历了“效仿苏联”“以苏为鉴”“自我探索”等阶段的转换,最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面对新时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仍然充满许多困难险阻。因此,始终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力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战胜这些困难和风险。而这个坚强的领导力量能且只能是中国共产党。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断完善发展而形成的。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和特点,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从国际环境来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世界发展形势大格局、大背景下进行的,必然要面对社会思潮复杂多变、纷乱繁杂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防止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出现西化、分化、资本主义化的倾向,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在经济领域,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反对新自由主义所谓的完全市场化、彻底私有化、全面自由化主张。在政治领域,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坚决反对“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西式民主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决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三)坚持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带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但是,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贯穿这个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就是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到二〇二〇年,中国共产党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条件,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人民生活水平看,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是让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由此可见,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始终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阶段、递进式、不间断地稳步推进。

(四)坚持非扩张性的强国战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内在统一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核心内容和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则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形象表达和必然结果,两者在实现时间上的战略安排是完全同步的。然而,无论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重要标志就是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最终外在地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繁荣景象,内在地体现出一个执政党与国家治理能力的高度自信和使命担当的高度自醒,它从根本上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扩张行为。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因此必须通过资本的扩张打开世界市场,推动现代化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地进行干涉、侵略、殖民、战争的扩张现象。而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的非扩张性特征恰恰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并且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不输出意识形态,不搞扩张,不搞霸权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实现人民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追求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这意味着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中国将要进入的是全面现代化的征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它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根本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又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强大动力。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实现人民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追求和目标归宿。

(一) 经济领域要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变,充分体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解放和发展,经济建设长期保持了高速增长,因此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我国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毋庸置疑,经济的高速增长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是一定时期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这种数量型的增长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劳动力数量相对较多、生产要素成本相对偏低、生态环境约束相对宽松、市场经济相对不够完善的特殊背景下实现的,必然伴随着内在矛盾,因而在诸多领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经济形势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新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与此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社会主要矛盾随之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而解决经济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键就是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不是继续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跨越的必然要求。

(二)政治领域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国家治理现代化既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也包括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的制度安排以及运用这种制度安排来治理社会各个方面事务的能力,其实质是政治现代化。按照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的观点,政治现代化最关键地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政治权威的理性化、政治功能的专门化、政治参与的广泛化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7页。。由此相对应地,政治法治化、政治高效化、政治民主化就构成了政治现代化的若干基本特征,而政治制度化应贯穿政治现代化的始终。一个国家能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广泛认同的民主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政治现代化程度和水平的高低。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政治制度建设作为基本内容和有力保障,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突出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并且在治理过程中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由此可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目标上是完全契合的,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三)文化领域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从精神层面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一个民族需要文化的支撑才能在精神上得以自立自强,一项事业需要文化的支撑才能在发展中得以自觉自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内在地包含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它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孕育形成了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产生了宝贵的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不断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基础就在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四)社会领域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一穷二白起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稳定解决了社会温饱问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如今又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新目标,这一系列的事实以及未来的目标足以说明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幸福也必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外在表现和基本特征之一。然而,人民幸福不是单纯表现在经济领域的,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社会领域,人民幸福还具体表现在人民最基本的受教育权、财产权、居住权、健康权、安全权、社会保障权等一系列生活权利的保障以及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治理目标上。因此,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始终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既保障民生,同时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切实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生态领域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这把人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对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生动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改变了原先较为普遍的“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的发展状态,扭转了行政官员的政绩观,让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了全党、全社会、全体人民的最大共识。如今,向往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人民共同的追求和愿望。实现这一美好愿望,需要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从技术、理念、监管等方面着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解决好突出的环境问题。

三、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

如前所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实现人民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追求。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结构、城乡区域、社会群体、发展领域等方面。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用发展的办法去回应并解决这些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解决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增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发展又是发展的首要任务。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而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质量的发展。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74页。的严峻挑战,解决经济结构性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成为了现阶段经济发展领域的重要任务。从现实看,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总体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阶段特征。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不平衡、三大产业内部充满矛盾的现象显而易见:农业、制造业“大而不强”,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一些优质农产品、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仍然依赖进口。服务业比重虽有明显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另外,长期投资过重、消费不足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大多数生产能力目前还只能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新变化,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不解决,经济发展就会缺乏质量和效益,因而也就难以实现国家由富到强的目标。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进而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二)解决好城乡区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城乡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范围广、情况复杂的特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最大难题。具体而言,城乡区域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陆海、沿海与内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以及农村、海洋、内地、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不充分问题。为解决好这一系列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首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以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为目标导向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始于农村并率先从农村取得突破,但时至今日农业农村发展仍然相对落后。因此,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进而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潜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次,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以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为目标导向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这就要求各区域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强城乡、陆海、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化发展。

(三)解决好社会群体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增强发展的普惠性和公平性。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物质生产体系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得到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城乡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进一步激化了社会分层分化现象,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发展出现不平衡,其收入水平差距显化。究其原因,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群体发展不充分、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直接导致了这种不平衡发展现象的产生。因此,解决社会群体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首先面临着两大基本任务:一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二是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保障和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显然,要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要充分体现发展的普惠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给贫困人民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此外,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关键是把发展成果的“蛋糕”分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这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形成更合理、更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以及较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四)解决好发展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增强发展的全局性和可持续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系统发展的全局性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同步推进的过程,这五大领域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长期以来,经济领域发展较快,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持续稳步推进,尽管仍然存在许多短板,但总体上为广大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而生态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具有明显的伴生性、积累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与其它领域建设尤其经济领域建设相比,两者差距仍然较大,发展不平衡。这是由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自领域发展不充分导致的。在经济领域,依靠知识资本和科技进步的贡献,实现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高能耗产业向低能耗产业转变,将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并走向经济生态化。在生态领域,一方面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保障,进一步加大保护生态环境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依托经济活动呈现生态价值,实现生态经济化。总的来说,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是解决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发展全局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举措。

猜你喜欢
强国现代化特色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铭记五四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秦晋争霸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