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常见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2018-03-19 09:34李宁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云南楚雄675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房间隔室间隔先天性

李宁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云南 楚雄 675000)

先天性心脏病是现在我国临床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据不完全统计,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0.7%~0.8%[1]。一旦出生后有先天性心脏病,不但会使得患者不能健康的成长,还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随之而取得了很不错的发展前景。现在临床上主要是采取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有很多的优势存在,例如不但治疗的效果较好,而且不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创伤,后期预后康复效果较好,不会给患者留下比较明显的瘢痕[2]。最近几年来,因为介入治疗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也开始广泛应用到临床上[3]。为此,本次实验选择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9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对其使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检查,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现把具体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9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对其使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检查,其中房间膈缺损的占80%,室间隔缺损占12%,动脉导管未闭8%;男性100例,女性94例,年龄1~45岁,平均(25.3±13.9)岁;所选取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②均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并且是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排除有精神疾病不能进行正常沟通的患者;②排除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选择彩色超声多普勒仪器,探头的频率宽度设置为4.0MHz,指导并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使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观察病例各组瓣膜启闭情况、形态结构、位置等,对患者进行多切面、多角度观察,术前主要观察内容包括缺口位置、缺口形态、缺口大小、缺口数量、血流分流方向、血流流动速度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等,封堵器在房室腔和肺动脉内部表现的形态和位置,观察释放后封堵器是否完全封堵缺口、有无脱落、是否对瓣膜活动造成影响观察患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大小、以及周围组织的组成结构等,再测量患者的左房前径或者是后径,射血情况以及脉冲压力等。在患者手术完成后再对其使用同样的方法检测以上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情况以及身体各项指标的比较[4]。在患者手术完成后对其进行为期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跟踪随访。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房间隔缺损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通过对患者采取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观察后,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跟踪随访结果发现,患者封堵器的位置固定,没有出现移位或者是脱落等现象,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分流,且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心脏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手术前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房间隔缺损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N=194,±s)

表1. 房间隔缺损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N=194,±s)

时间 LA(mm) LVDS(mm) LVDD(mm) LXEF PA(mm)手术前 29.3±5.9 45.6±5.8 43.8±6.7 45.7±5.5 18.3±8.9手术后一周 28.2±4.8 44.3±5.5 42.3±6.3 44.1±5.0 17.8±8.0手术后一个月 26.1±4.1 43.3±4.9 41.2±5.9 43.0±4.5 16.1±7.5手术后三个月 24.0±4.0 41.3±3.8 40.1±5.1 41.5±4.1 14.3±6.8

2.2 室间隔缺损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通过对患者采取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观察后,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心脏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手术前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室间隔缺损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N=194,±s)

表2. 室间隔缺损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N=194,±s)

时间 LA(mm) LVDS(mm) LVDD(mm) LXEF PA(mm)手术前 26.5±5.6 43.8±4.9 45.5±4.8 42.8±4.6 20.5±8.5手术后一周 25.2±5.2 42.6±4.5 45.0±4.3 41.3±4.0 18.6±8.0手术后一个月 24.6±4.5 41.2±3.9 43.7±4.0 40.5±3.5 16.3±5.5手术后三个月 24.1±4.1 40.0±3.5 40.5±3.8 40.1±3.1 15.3±4.3

2.3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通过对患者采取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观察后,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心脏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手术前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N=194,±s)

表3.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N=194,±s)

时间 LA(mm) LVDS(mm) LVDD(mm) LXEF PA(mm)手术前 24.6±4.8 43.7±4.8 41.5±5.2 42.6±4.6 16.1±8.1手术后一周 24.3±4.5 42.5±4.5 40.8±4.3 41.1±4.2 15.9±8.0手术后一个月 23.5±4.0 41.3±3.9 40.2±4.1 40.2±3.7 14.0±6.1手术后三个月 21.2±3.6 40.1±3.1 38.1±3.1 39.1±3.1 13.5±5.0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现在临床上儿童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以往临床上主要是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效果并不是很让人满意,因为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胸进行体外循环手术治疗,该种方法不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创伤,而且手术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患者才有可能会康复。近几年来,介入治疗被广泛应用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中,它的技术以及材料等都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有了新的发展前景,是现在我国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次实验使用手术过程中彩色超声多普勒对患者手术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但可以确定封堵器的位置、大小,还可以在术中对封堵的过程进行监测。手术医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房间隔缺损周围血流分布状况,清晰显示血流运行方向,区分动脉和静脉、及时发现血管是否存在病变情况,这样有助于提升手术的安全性。

通过观察结果显示,在患者手术前使用超声多普勒进行筛选,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手术的成功;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多普勒,可以有效确定封堵器的位置,大小等;其次,在患者手术完成后对其使用超声多普勒,可以对患者的心脏结构进行为期半年的观察;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优势效果,不但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而且预后效果较好较快,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了生活质量。本次实验的结果表明,通过对患者采取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观察后,在患者手术完成后对其进行为期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的跟踪随访,结果发现患者封堵器的位置固定,没有出现移位或者是脱落等现象,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分流,且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以及心脏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善,与手术前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常见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使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检查,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结构,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今后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1]赵丽娟,赵启蒙,孙广宏,等.超声多普勒和心导管评估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前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2):1230-1231.

[2]额尔敦高娃,王震,张密林,等.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特点及防治[J].临床荟萃,2009,24(1):16-18.

[3]郭维琼,钱维源,安平,等.超声协助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4例[J].东南国防医药,2009,11(3):245-246.

[4]王磊,朱永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11):689-690.

猜你喜欢
房间隔室间隔先天性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合并房间隔局部增厚1例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全胸腔镜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20 例临床分析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