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及形成逻辑研究

2018-03-20 04:03潘骏立
关键词:自然界逻辑文明

王 兵,潘骏立

(中共亳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安徽亳州,236800)

一、引言

受传统工业社会发展逻辑的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过去那种人类“低成本”的向自然索取“高额利润”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环境的恶化倒逼着人类不断反思传统工业化发展逻辑的弊端,不断改善现代化的模式,匡正发展道路。中国作为后发性国家,也未能幸免于世界传统工业发展逻辑弊端的影响,“先污染后治理”“重经济轻生态”的思想从未彻底肃清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腾飞,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背后却不断累积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生态危机不约而至。近几年来我国高温、雾霾等极端天气频发,生态退化严重,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日渐逼近极限,这样的恶劣生态环境势必会影响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制约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发展,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思想构成了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并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任何思想都有其形成的内在逻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在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的同时,掌握其形成逻辑有助于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神实质,有助于新时代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步伐。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概述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的高度,从不同维度和层面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体包括:

(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也就是说,人类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山水林田湖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生态系统自然状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没有“特大外力”的冲击,整个系统会自然修复重新达到稳定,但如果这种“外力”超过系统的承受限值,整个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系统中各个元素也相应会受到影响。如果生态系统中相互联系的各个元素之间,某一环遭到破坏,同样,整个系统也会失去固有的稳定。在生态系统的元素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最有可能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当然,人类对生态的影响最终会反作用到人类自身。回顾人类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文明的孕育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文明的衰落也或多或少地与生态环境被破坏有关。“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四大文明都发源于水草肥美、森林茂密、生态良好的地方,也都因为沃野变成荒漠、青山变成秃岭、生态遭到破坏而衰落或者中心转移。”[2]因此,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3]

(二)“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思想

2013年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讲到,“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4]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这个论断是总书记从世界发展史中提炼出的深刻结论。他告知我们,推动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例如:古西域的文明古国古楼兰国,曾商贾云集,繁华至极,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繁华城邦之一。然而,由于古楼兰国对胡杨林缺乏保护,使之短短数年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公元330年后,随着胡杨林被破坏,古楼兰国文明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繁荣一时的古楼兰文明消失殆尽,让人唏嘘不已。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后,我们要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补足我们生态环境这一短板,来保障2050年我国能够顺利完成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三)“改善生态环境中有很大的政治”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仅仅作为经济的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5]总书记从政治的高度强调改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何为政治?毛主席曾从阶级斗争的角度给予过经典的定义,他认为政治的实质就是站在人民立场上制定政策、法规等,从而获取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打牢我们的执政之基。简而言之,能够获取人民的支持的组织行为就是政治。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相伴相生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水涨船高。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迫切,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也就是说改善生态环境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措施,也是我们党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举措,是夯实执政之基的重要途径。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思想

民生始终是我党关注的重点领域,但民生的内涵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揭示的那样,上世纪我们的民生问题更多关注的是人民的温饱问题,但到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生态问题却成为了民生问题的重头戏。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6]将生态问题看作民生的重要内容,这是对民生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回望我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可以说改善民生始终是我党不懈的追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特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要继续坚定地走生态文明之路,这是人民的期盼,也是我们共产党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必然要求。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逻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形成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必然结果。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继承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虽未直接提及“生态文明”等话语,但其著作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却为后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理论资源,也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在总结以往各个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深刻剖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脱胎于自然界,但从属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先于人而存在的客观存在物,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本源上属于自然,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这就决定了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一方面,人需要自然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无论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7]161另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精神食粮。人类不仅对物质上有需求,同时也对精神上有所需求,这是人类不同于其它动物的重要方面。在阐释人类与自然界之间这种依赖关系时,马克思更进一步地提出了自然界是人类无机身体的论断:“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来讲,它是人的无机身体,人为了生存必须与自然界不断的发生联系。”[7]161马克思认为,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即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特征,使得人与自然不断产生联系,并不断将自然界无机身体转化为有机身体,求得自身发展。从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中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界是相互贯通、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辩证统一关系。

人改造自然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人与自然交互中,自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和精神原料,是其活动的对象,这决定了自然对人的受动性,也就是说,人的活动要受制于自然规律。如马克思所言:“人作为自然的……对象性存在物……是受动的,受限制的存在物。”[7]209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制于自然规律,一旦超出这个界限,人类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所以马克思主义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改造自然的胜利当中,这样人类迟早要受到自然界的报复。人类改造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界,将人的利益与自然的发展和谐统一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3]这些论断正是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的深刻认识。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逻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实践要求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中国人民昂首走在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但成就的背后也累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生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3]

追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向前推进的动力,可是工业革命以来,那种不断向自然索取的“短平快”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弊端逐渐显现,影响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当下,我国过去那种以“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己无法适应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国数十年的黑色发展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极为紧迫的三大问题,一是空气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安全问题,三是土壤污染问题。”[8]以空气质量为例:2013年开始,“雾霾”一词成为每年年度关键词,这个现象背后折射出我国严峻的空气质量问题。据相关研究表明,大气细颗粒子能吸附大量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空气污染物是地球上“最危险的环境致癌物之一”。2017年,我国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中国癌症统计一般滞后3年,所以这次公布的是2013年的癌症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其中以肺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可以看出,空气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粗放型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和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的中国梦背道而驰。再加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更加立体,不仅对殷实的生活有需求,而且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为此,我们必须向粗放型“黑色发展”方式说再见,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方式,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可以说,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实践要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逻辑。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逻辑: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我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文明古国,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勤而好思的古人细致地观察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亲密关系,并将其凝结成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生态哲学。我国土生土长的生态哲学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为此,对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1.儒家思想中“知命畏天”与“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知命畏天”字面意为顺从天意,按照命运的安排行事,其实质为天意即为自然的规律,也就是说,人要在自然规律下行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知命畏天”生态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敬畏大自然。“天人合一”生态思想是我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界定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初由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道家、法家等对此都有所涉及,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对此做过一个经典阐述:“天”意为自然界,“合”即为相互联系,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指人在与自然交互中,和谐相处。可以说这些思想都与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高度吻合。

2.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生态思想。道家的生态哲学思想内涵丰富,自成一体,其中“道法自然”生态思想是其核心,有着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印记。“道法自然”,其中“道”具有一种宇宙本源的意义,是永恒的、普遍的、完整的,这种道的普遍性和整体性体现在所有事物都遵循的规则中。万物的生与死都是由道所主宰,万物都是没有区别的,道家由此阐明了对世界万物的态度。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一切都随着自然规律而发展,这实质上要求人们实现“自然无为”。“法”这个词是动词,意思是效法、遵循。“道法自然”的意思就是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一切生活和按照自然规律发展。人类不应以私欲去破坏自然规则,破坏自然界原有的平衡。道家这种生态哲学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素材。

3.佛家思想中“众生平等”生态思想。佛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众生平等”是佛教思想的重要信条,强调成佛的修持要善待万物,讲究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是平等的主体。总之,佛教的“众生平等”概念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万物都是平等的思想。这些思想观点无疑为深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习近平总书记所继承。

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素材。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发展必须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思想既是对现代化发展的反思,也是对传统生态智慧的时代化切换。可以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逻辑。[9]

猜你喜欢
自然界逻辑文明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请文明演绎
创新的逻辑
自然界的一秒钟
漫说文明
例说“自然界的水”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