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式阅读走进经典名著最深处

2018-03-22 10:39唐莹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经典阅读小学语文

摘 要:分享式阅读要求师生分享共读经典名著,交流阅读经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则要重视自己在学生阅读时的引导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围绕重点话题进行集中讨论,要帮助学生设置合理的阅读流程,还要鼓励学生融合网络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和拓展阅读。若教师能更好地引导,则能激发师生双主体在分享式阅读中的契合,产生更好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分享式阅读;经典阅读;小学语文

分享式阅读指的是个人或集体将可供阅读的资源分享互动,进行交流阅读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鼓励学生展开经典名著的阅读,然而不少学生却不懂得如何能更有效地展开阅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分享式阅读,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促使学生更深入地走入到经典名著中,获得更多阅读体验。教师要构筑起良好的分享式阅读生态环境,并激励学生的自主阅读,更好地落实名著阅读任务。

一、 聚焦具体话题,集中讨论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阅读中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并积极结合课内外阅读展开共同讨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分享式阅读时要改变教师包办阅读的情况,形成师生分享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而后进行总结,将学生的注意焦点集中到某些具体的话题上,让学生进行集中讨论。

在学习了《商鞅南门立木》后,不少学生都对商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阅读经典名著《史记》中的相关内容《商君列传》。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做出一定的引导,先尝试了解一下《商君列传》中还讲述了一些什么内容,其次可以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商鞅是怎样的形象。学生围绕文章提出了不少问题,如有学生提出文章为何要强调公叔座知人识才,又如有学生提出公叔座为何一方面对魏王提出“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而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给魏王的推荐和建议告诉了商鞅。教师引导学生将讨论的焦点聚焦在公叔座对待商鞅的态度,商鞅又如何回答公叔座方面。学生在集体讨论中将话题聚焦于此,更好地了解了作者司马迁对商鞅的态度。商鞅长于言辩,且有一定的胆量,对于变法又高瞻远瞩。在集中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商君列传》一文有了更多的理解。

学者赵福楼在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分享式阅读时提出,教师可以将相关问题转化为学习任务,让学生围绕其进行任务驱动型的学习。这样能让学生将阅读中产生的疑问转化为集体讨论的具体话题,获得更多收获。

二、 设计合理流程,发展思维

不少小学生在进行经典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显得较为随意,这大大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在分享式阅读中要起到引导作用,要帮助学生合理地设置阅读流程,将焦点放在解决核心问题上。这样能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在学生学习了《孔明借箭》后,教师鼓励学生尝试阅读名著《三国演义》,由于这部著作的篇幅较大,而且难度也较高,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进行合理的阅读计划。教师首先给学生推荐了一些《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段落,鼓励学生尝试阅读这些部分,其次又给学生提出了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设计阅读计划的过程中将这些阅读任务融入进去。如:“刘备对待诸葛亮的态度如何”、“周瑜和诸葛亮之间有着怎样微妙的关系”等。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任务进行重点突破,并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最后教师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想。在互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参与了进去,从学生处得到反馈,了解其对哪些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并再次用问题进行引导和启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逐个击破了教师提出的阅读任务。

合理的阅读流程最终将促使学生学会如何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先给学生预留空间进行自读,而后提出问题,再围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进行互动讨论,最后在总结中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言,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发言,这些方法都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

三、 融入网络世界,拓展时空

分享式阅读要尽可能地扩大分享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除了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以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融入到网络世界中,和更多人进行分享。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各种阅讀资料,积极展开拓展阅读。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自己的阅读感想写下来,利用网络发送出去,和其他文友进行互动讨论。

学习了《陆羽与〈茶经〉》后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尝试阅读《茶经》中的部分内容,并利用网络进行搜索,了解一下中国的茶文化,并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上传到网络和其他人进行分享。如有学生利用网络了解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发现在《红楼梦》等名著中也有不少写到了茶文化。还有学生搜索到了卢仝的《七碗茶歌》。发现该诗写了饮茶给人带来的独特感受,也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学生了解到在诗歌中也有不少展现茶文化的内容。在尝试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畅所欲言,如有学生写了《妙玉——以茶为伴侣的女子》,并将其上传到了网络共享。有不少网友都给其留言,探讨了自己对于茶文化的观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网络世界拓展了自己的交流时空,从更多人身上获得启迪,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QQ群、微信群,还可以推荐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想上传到某些论坛、网站。在多元化的互动交流中,学生会逐步意识到阅读主体相互之间的经验分享能给阅读者带来很大帮助。

在经典名著的阅读中,分享式阅读的方法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篇幅长、内容多的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福楼.名著导读怎么“导”——关于分享式阅读教学的探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1).

[2]沈桑.感知经典魅力,探寻文本潜力——小学语文名著导读心得[J].新教育(海南),2015(12).

作者简介:

唐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市育才小学。

猜你喜欢
经典阅读小学语文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想象力都去哪了
活动性策略在经典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低年级经典阅读指导方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