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模式

2018-03-22 10:39马俊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生活化教学模式,体现在数学教学中与生活紧密联系上,在数学课堂上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语言、形式与评价方法等。“数学生活化”即在新课改指导思想、生活教育论、素质教育思想下,需要契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构建出学生主体性、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模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展开有意义的数学生活化问题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全面素质教育。本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模式;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身边的事情、生活中的学问出发,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才能激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完善学生综合能力。如此,小学数学教学有必要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生活中的数学课堂。

一、 教学内容生活化,激活学生兴趣

(一) 从教材中挖掘,巧妙整合资源

新课改实施后,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几次很重要的改版,现阶段所用的数学教材,越来越贴近新课改教学目标与方向,强化了以学生为本,重视贴近生活实际学习理论知识,将实践与理论结合,是新课改教材内容的最新理念与思想。如教材中有“球的反弹高度”活动素材,教师可以优化利用,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出“球的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引导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生活化的游戏实践下,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相关知识,来分析和反应“球的反弹高度”相关问题。“统计”知识教学时,教材中设计了“了解周围的家庭”综合实践活动。“了解附近10个家庭在最近一次花费水电费、电话费、燃气费的情况。通过调查,记录数据,并填入到表格中,再计算合计多少金额”这就涉及统计的相关知识,也与生活紧密联系,并通过“从以上数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整合教材,让学生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的一些规则与需要,并运用学习到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巧妙地解决课本问题,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二) 从生活中挖掘,贴近生活实际

1. 从学校生活中挖掘

学生对学校生活很熟悉,还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游戏活动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校生活,充分挖掘学校的数学教学素材,将其转变为数学问题移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并提升数学在我身边的意识。比如“平均数”的学习,可以组织学生统计班级男生、女生同学的身高,再计算平均数,几何知识学习,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几何图形,让他们分析这些图形的特征,画出示意图。“可能性”知识的学习,可以与参加秋季运动会相结合,备选成员哪个赢得几率更大呢,这就需要运用可能性知识。通过挖掘学校生活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打造生活化课堂。

2. 从社会生活中挖掘

学校、家庭、社会本身就是教育中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生活是巨大的教育场所,也是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关键场所。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数学素养,有必要从社会生活中挖掘素材,实现生活化教学。如“认识方向”知识学习时,可以展示真实的地图。城市交通中堵车严重,可以引导学生以“堵车解决方案”为主题,展开生活问题研究,结合“等待时间之和最短”展开研究;给出家庭车辆使用、物价、租车与买车等相关实际情况,研究“租车位还是买车位划算”这一生活问题,为家里制订生活方案。通过挖掘社会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

二、 教学手段生活化,创建和谐课堂

(一)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活创新思维

生活化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快速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基于小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特点与个性差异,引入生活现象、生活故事、生活实物、生活规律、生活问题等,创设生活情境。比如“比例的基本知识”学习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趣味的动画片,讲述“熊妈妈分大饼”的趣味故事。熊妈妈有4个孩子,有4块相同的饼,将饼分别分成2份、4份、8份、16份、熊孩子依次得到其中的1份、2份、4份、8份,也就是每人分到1/2、2/4、4/8、8/16块。问分到的饼是不是一样多?又如学习“折线统计图”学习时,创设“发豆芽”生活实验情境,引导学生用折线图来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二) 借助生活化教学素材,丰富学习内容

生活化素材的引入,是相当重要的,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因为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最为熟悉,生活化素材可以让知识由抽象变得直观,从素材的观察、分析和运用中,体验数学,并在直观、熟悉的素材中探究数学问题。菱形可以供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知识,包装盒中的长方体或圆柱体,可以学习体积计算和表面积计算知识,圆柱与圆锥纸盒材料可以参与到圆锥体积推导学习中,校园花坛外观,可以用作多边形图形面积计算学习的素材。另外,生活中的地图能够运用于比例知识的学习中,一元一次方程与生活实际问题“打折销售”息息相关,学习统计学知识时,引入家庭收支素材、家庭用电数据统计相关素材,是非常实用的。乘船春游出行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这些实际问题能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生活中的年龄问题能抽象出四则运算知识等。借助生活化教学素材,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 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引入与实施,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契合,不仅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和感悟生活,还能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制定完善的生活化教学体系后,能很好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同时,通过调整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波.中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化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33):125-126.

[2]张书侠.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幸福课堂构建中的作用[J].新课程:小学版,2012(8):125-126.

作者簡介:

马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西街小学。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小学数学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