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探讨

2018-03-22 10:39张永宏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学法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的突出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通过“知识对比”“联系生活”以及“学法指导”来做好衔接工作。

關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教材;学法

数学作为学生在求学阶段的必修科目,不但影响着他们在各个时期的考试成绩,而且对其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和锻炼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成绩很好,表现也比较突出,但是进入高中以后却出现的下滑的趋向,有的学生甚至不能跟随教师正常的教学节奏展开学习,长此以往便会对他们的高考升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初、高中的教学衔接过渡出现了问题,那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如何根据当前的具体状况展开教学过程让学生顺利完成过渡阶段呢?

一、 通过知识对比,做好教材内容的衔接

高一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对当前教材内容的不适应,因为高中课本相对于初中来说难度大、容量多、程度深,各个知识点的抽象性和严谨性也都加大了,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感受到了压力,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畏难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将当前书本中的各项知识点和学生们在初中时所学的内容进行联系或者对比,让他们从中找到熟悉感,从而消除其对高中数学的畏惧心理,与此同时这也能够让学生的纵向思维得到发展,感受到知识在不同时期的深度以及难易变化,使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当前内容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函数”这部分内容时,初中是利用变量和常量的概念,让学生通过体会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如:时间t和路程s;售出票数x和票房收入y)来认识函数;而高中则是通过两个集合间按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来定义函数的概念(f:A→B)。如果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将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联系,学生的思维就非常容易陷入矛盾和混乱的状态,进而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而通过对比学习之后,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了函数知识的升华过程,将初、高中的内容进行有效渗透和融合,而且顺利地完成了知识的过渡,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幅提升,实现了教材知识的有效衔接。

二、 联系生活体验,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的进度和内容,而且对于一些较难或者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还会反复进行强调,确保他们都能掌握,在此阶段教师会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并用大量的时间解答他们在学习或者解题当中遇到的疑惑;而进入高中以后,由于课程量大、时间紧张,使得教师没有精力和办法仍然按照初中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得部分自学和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一时间难以适应,如此便产生了教法上的衔接问题。

针对此种情况,我认为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将课程内容同当前学生们的生活体验或者经历进行联系,引导他们从较为熟悉的实际问题中抽象或者概括出理论性的知识点,从而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做好教法的衔接。

例如:在讲解“指数函数”这部分内容时,我以日常生活中的存款年息作为课程导入的实例,引导学生对指数进行充分理解。在银行中存入100元,它以0.3%的年息稳定增长,经过20年后这笔钱会增值到100×1.00320,那么,经过x年后又会变为多少呢?通过这样的生活实际问题,不但有效地刺激了学生通过高效思考来探寻问题的答案,而且存款这种较为熟悉的内容也能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函数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就能够快速得出“x年后的总金额”为100×1.003x。这样一来,我便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个指数函数,使他们对其表示的数学意义以及具体应用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 通过交流指导,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数学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强,他们对于一些难题很少花时间主动费脑筋进行思考和研究,因而严重缺乏自学以及刻苦钻研的品质和能力;然而在进入高中以后,教师更多的是起到了教学引导的作用,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对庞大数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还需要他们在课下花费时间进行复习和大量的习题练习来进行巩固。因而,我们教师可以发现很多高一学生仍然会沿用初中时期的学习方案,使得他们的成绩明显出现了下滑的情况。鉴于此,教师可以和学生针对当前的学习情况进行沟通,指导他们制订学习计划,使其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同时创建学习小组,让那些遇到问题的学生经历探讨和思考的过程,由此来培养他们的数学钻研意识,进而做好学法的衔接工作。

总而言之,高一是教师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知识过渡的重要时期,应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具体和深入的分析,做好数学教学衔接工作,让他们以良好的精神和状态投入到当前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和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徐静.承初中之基础,启高中之能力——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5):159-159.

[2]陈彩虹.对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2).

作者简介:

张永宏,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学法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衔接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从思维发展的视角看初一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改革的研究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