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实验教材调查分析与研究

2018-03-23 01:42田文慧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9期
关键词:几何画板教学资源初中数学

田文慧

摘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初中数学教材暴露出一些问题,也面临许多困惑。基于此,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淄博市五区三县的鲁教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材;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几何画板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9—0011—03

1调查背景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教材建设将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教育部对教材改革的要求进行了描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新教材编写要深刻领会新课改思想,并应以本标准为依据。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相联系,以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数学理解为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初中数学教材有几种不同版本。这些教材各有所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多学习资料,也为进行教材改革研究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好材料。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与实施,鲁教版教材便在淄博市问世了。自2013年秋季开始,淄博市中学开始正式使用鲁教版《数学》教材。三年以来,新教材实施过程是否顺利,教材与师生适切性如何,其中还存在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为此,在淄博市范围内对任教鲁教版教材的数学教师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便为淄博市初中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调查方法

问卷的编制 《鲁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调查问卷》是针对初中数学教师进行的调查。该问卷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受测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地区、城乡学校类别等;第二部分由20道题目构成,其中16道客观题,四道主观题。调查内容涉及教材与师生的适切性、教材编写形式、教材难易程度等。

被试和取样

本次调查以有意抽样和访谈调查为主,对淄博市五区三县的初中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口头访谈,并做了记录。本次调查时间为2016—2017年2月,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5份,有效试卷90份,其中有效率为90%。

3调查结果与分析

教材与师生的适切性

1)教材与教师的适切性。从教师的问卷和访谈中了解到,有70%的数学教师比较满意教材的适切性。实验教材是教师实施科学教学的工具,而不是唯一的依据,要用实验教材去教,而不是教实验教材。而30%的数学教师评价鲁教版教材较难,这更多反映的是教师的自身问题,还没有深刻研究教材。

2)教材与学生的适切性。在访谈中,一些数学教师表示:“魯教版《数学》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线索,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展开数学探究。”更令人欣喜的是,教师对教材与学生适切性情况评价为优秀和良好的占87%。这是因为鲁教版教材在内容选择、呈现方式、编写思路、内容结构上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年龄特点,突出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思想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符合五四分段教学实际,体现五四学制教育特色。

教材编排的特点

1)章节主题图情况(表1)。章节主题图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特有的教学功能。而在这一道问题上,数学教师的评价较满意。访谈中很多教师都反映鲁教版教材章节主题图是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是一幅幅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图画,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课程资源。但由于它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的,有时确实令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数学教师应深刻探讨如何利用章节主题图潜能,同时也说明在开发、挖掘插图这一教学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远不够。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章节主题图的教学资源。

2)问题情境情况。从任教数学课的教师的问卷和访谈中,得知85%的教师认为鲁教版的教材设置的问题情境较合理,以学生和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数学问题为知识的切入点,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值得说明的是,在新课改的影响下,鲁教版教材打破了传统的编排方式,把问题情境精简化,或许这种新式编排方式转变得太快,中间过程缺少一定的过渡,但教师应进行探究式教学,这意味着教师在使用实验教材时要注意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3)数学活动量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有73%的教师对鲁教版教材中设计的活动情况持肯定的态度。这主要与鲁教版教材的特点密不可分:拥有广阔的活动空间,涉及的活动没有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它让学生尽情地去展现个人创意,放飞自己的想象,抒发个人情感。值得肯定的是,教材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活动经验,针对相应的学习主题,向学生提供大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其中包括“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

4结论和建议

教师队伍建设建议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和人才培养的工程师,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不仅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兴衰,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与命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

1)开展“课程新标准”“学科教学改革与实验”等方面的学习与专题培训;

2)强化名师效应,搞好教师问帮扶、竞争、合作等关系

3)请进来,走出去,聘请省市专家进行辅导讲座,并不失时机地安排教师赴外地学习;

4)倡导个体课题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工作,迅速使广大教师成长起来;

5)加强师德教育,全面提高师德水平;

6)建立教师激励机制,表彰爱岗敬业、热爱学生、钻研业务的好教师,以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学建议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核心思想,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正确把握和落实教学目标。

2)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每个数学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也就是说,教师要遵循课标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删减与替换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让教材“活”起来。

3)正确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灵活地选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数学教学中运用最频繁的就是几何画板,形象直观地展示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与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但也不能过于依赖信息技术,教师还应注重运用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两者合理结合,很好地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评价建议

1)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巨大的,比如学生之间的榜样作用、激励作用,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作用,促进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

①组内互评。可以设计课堂观察表,让每个学生对组内成员的各个方面(如课堂参与、合作效果以及自己想法等)做出公平的评价。这样的设计,主要好处是让学生在对同学进行评价时有据可评、有话可说,并能不断反省、提高与发展。如可以设计表2所示课堂观察表,用于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情况。长时间积累下来,教师就可以随时把它当成反馈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以及变化情况的依据。同时,对观察表中的项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调整,以便于真实记录每个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

②组间互评。主要基于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集体合作达标。这种设计,好处是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

2)任课教师的评价。

①针对学生个人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種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为此,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对待学生,善于用赏识的语言去表扬学生,使他们的身心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让学生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

②对学生合作情况进行评价。新课标指出:

“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指导者,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3)学生的自我评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所谓教而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

总之,在评价学生每一个方面表现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评价时应注意记录、保留和分析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学习表现和学业成就。还有,学生评价不再只是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

猜你喜欢
几何画板教学资源初中数学
关于一个“绳瞬间绷直”问题的思考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