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长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2018-03-28 08:38童莹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2期
关键词:动机大学生发展

童莹

(宁波财经学院,浙江宁波 315175)

近十年来,社会创业( social entrepreneurship,SE)组织在全球得到不断发展,社会创业家尤努斯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后,这一现象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成为创业和管理领域的一大新兴研究热点。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新型创业模式,其本质特点是采用商业化的手段来创造社会价值,社会创业组织充分实现了社会价值与企业化运营的相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面临一个较好的时代机遇,社会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生创业形式,在学术界和创业实践中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兴盛。社会创业主要涉及医疗、卫生、教育、助残、环保、养老等社会问题的解决,不仅为分担政府职能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也为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素质的提高和大学生群体个人价值观的实现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 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出现,社会问题治理已经成为政府、社会乃至个人所必须面临历史性难题。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促进社会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和原动力,对大学生来说创办社会企业是使命使然,也是为自身和“他者”提供就业岗位的重要渠道,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然而,任何新生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风险和问题,如何攻克难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和具备核心竞争砝码变得至关重要。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大学生创办社会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及难题的不确定性和预期性往往会更加的多变和棘手。本文提出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主要会遭遇到以下三重问题。

(1)资金来源不足,创业项目成无源之水。

社会创业不仅需要大学生个人或团体具有较高的胆识、出众的创新能力、前景广阔的创业项目及一定的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来开启和维持项目。2017年中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7 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中发现,“资金”问题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首要客观因素(61.37%)[1]。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国家政府的创业资金补助、金融机构的小微贷款及社会风险投资这三种渠道。以杭州为例,2017年杭州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申请无偿创业资助的,经评审可给予20 万元以内的资助,并实施房屋补贴、会展补贴、落实孵化器优惠政策等。可见政府出台许多针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政策,但真正享受到补助的大学生比例仍然很低。一边是大学生创业者求钱若渴,一边是专项资金的闲置,扶持政策的落地尚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同时,由于大学生的信用档案与社会尚未完全接轨,鉴于市场前景、风险判断、偿还能力等因素的考量,导致金融机构的放贷时间较长且数额较小。再次,社会的风险投资经常会看重一些技术含量较高、团内能力较强的创业团队,大学生创办的社会企业收到风险投资的项目少之又少。因此,基于这三种渠道的限制因素,社会创业资金不足会对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的成立和创办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2)创业动机结构失衡,缺乏经验阅历。

动机是行为的先导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动的基础。创业动机是创业者在经营企业过程中所要实现的目标,创业动机决定创业行动,进而决定创业是否能够成功。一般来说,大学生社会创业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可分为两种: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利他动机包括公共利益承诺、公平正义、奉献精神三个维度,利己动机包括成就导向和控制导向两个维度。”[2]由此可见,大学生社会创业的内在动机主要是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及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缺乏外部资源的获取,比如政策支持、媒体的利用以及资源的整合等外部驱动因素的了解和把握不足,导致大部分的大学生社会创业项目都停留在策划阶段,无法付诸行动。

(3)业务来源单一,鲜有创新。

在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蕴含着众多社会创业机会。社会创业机会不同于商业机会,商业机会只是用创新的方法满足新需求,这些需求不仅是社会需求。社会创业机会是创新性地用新的方法有效地为长期存在的社会需求而服务。在商业领域,很难找到未被开发的、有利可图的、离成长的机会。然而在社会创业领域,社会需求远远大于可获得的资源,需求和机会是无限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或许对商业组织而言是不利的因素,但是对社会创业组织却可能意味着机会。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创业经验,对社会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较弱,因此,大都是选择技术含量较低、门槛较低的项目来进行,譬如教育培训、家庭综合服务、社区服务、特殊群体服务、青少年成长辅导等。诸如此类项目的优势在于投入较低,资金风险较小,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同时,由于创业者自身能力不足,难以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或需求发展方向,因而难以及时地更新产品或者服务,这样也极易导致创业者社会创业失败。

2 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构建路径

鉴于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以上三重困难,我们有必要从多方主体去考虑如何构建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的长效运行机制,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利用合作参与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竞争机制,激发组织活力,平衡分配组织的权利、创造组织价值,为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组织的不断壮大提供思路和建议。

2.1 形成政府引导、自主发展的组织目标

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中,政府部门扮演着创业保障者的角色,要给予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优惠。同时,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正确引导、激励、规范大学生创业。比如,政府可以专门开辟一个大学生创业园区,对对大学生的社会创业项目进行扶植,促进大学生创业与社会的对接。同时,政府应该多向大学生宣传当地的行业发展方向和本地的优惠政策,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社会创业指导。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府应该充分的重视他们的成长,在行业发展和项目培养上更多地照顾到在创业的大学生,使得大学生的创业更加适宜未来的行业发展和行业成长。利用各机构和企业提供的帮助,为创业创造更多条件。诸多如 “大学生创业法律援助站”“大学生创业扶助站”这类的机构在全国各地纷纷挂牌成立。这些站点既可以为创业者们提供最新的创业政策和咨询,又能为创业者们提供法律、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协助。但是,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创业的扶持要有一个临界点,意味提供优惠政策,越过临界点,不利于组织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构建组织社会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大学生社会创业项目在市场环境下,与众多非营利机构项目和企业参与的社会创业项目之间的自发竞争,才是组织获得自主发展的主要途径。吉林大学常务副书记表示:“如何引进市场要素,是我们创建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表1 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2.2 构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并重的商业模式

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需要通过识别、获取和利用创业机会,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价值创造活动,进而形成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并重的价值管理体系。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一般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首先明确组织的定位和功能,其次经历价值创造的过程,再次接受价值评估,最后进行商业模式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大学生在社会创业组织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主要指自律机制,外部监督机制指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也称为他律机制,会出现不重视成本效益,偏向注重社会价值或者偏向经济价值的获取,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组织属性的变化或组织使命的完成度。正如“里贾纳·E.赫兹琳杰总结的那样,在商业化运营中,社会创业组织组织会遭遇如下风险:资源浪费、捐款减少、组织失去灵活性、损坏组织形象、背道而驰的营销计划、组织瘫痪等”[3]。

2.3 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绩效评估体系

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的绩效评估不能仅仅利用利润指标来进行衡量,还要通过组织的服务对象的反馈和社会效用来进行评估。可根据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的特点,围绕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校科技孵化器基地环境各项指标出发,建适合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评价的最根本目的是激发能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从最一般的角度来看,评价有4 个基本作用,具体包括:指导(为矫正过程提供数据以便创造理想的社会服务产品和功能);预警(在谁创业组织遇到问题之前,评价系统即能预警问题所在并提示可行方案,告知创新项目的进展或结果);奖励(根据个人和团队的创新绩效,确定奖励方案);培训(确定培训方案,完善组织内员工的创新技能或能力)。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帮助其他成立之前预估和判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在发展过程中监督其自身运行机制中出现的问题,并得到及时的解决,更重要的是提高其自身的创业创新能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4 完善政府、社会、高校多方支持的保障机制

新时期需要不断鼓励大学生社会创业,培养一支灵活、高效地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社会力量,形成国家(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社会创业组织)均衡发展的结构,推进该省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政府需要进一步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大学生社会创业引导与扶持政策。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获取资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正是这种市场机制的出现,使得社会创业组织与其他企业和商业组织之间的竞争存在合理性,并使其在竞争中能够不断完善自身,如提高组织效率,主动开拓市场,需求新的发展突破,从而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再次,“以创业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灵魂”[4],建立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创业教育体系。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创业精神的培养、社会创业意识的增强、社会创业能力的巩固具有促进作用。“大学生社会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以及相应社会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5],创业教育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需要设定一整套社会创业课程体系,提供社会创业的平台和实践机会,成立社会创业孵化中心等,实时评估社会创业的成效,形成多元支撑系统。

3 结语

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直达问题的本质,努力探索组织发展的规律,形成“政府、社会、高校、组织本身”联动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职业规划取向,整合大学生社会创业的社会资源,探索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发展的内部微观环境和外部宏观环境,激发组织不断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能力,为政府职能“减负”、社会整体责任感的提升和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动机大学生发展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大学生之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动机不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