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策略分析

2018-03-29 07:14刘喜华
商情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徒制酒店管理教育理念

刘喜华

[摘要]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行业成为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随之而来的便是对酒店住宿业需求量的快速上升。同时,全球化的脚步中,文化的交流融合、人口的变化迁移以及国际贸易的合作往来都为酒店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和商机。完善的酒店功能、出彩的酒店特色都是酒店业的长足发展中的必备硬实力,都可以通过经济包装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通常同等级的酒店之间优势并不明显。但是,酒店服务依靠员工完成,员工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利用现代学徒制培养高质量酒店服务人才十分必要。

[关键词]学徒制 酒店管理 培养模式 教育理念

现代学徒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学徒教育与专业技能之间探索出的新模式。不同国家的具体流程和要求有所不同,但都是以传统学徒制为基础,结合现代的教育理念,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现在的发展模式是以技能培训为主要目的,通过校方与企业的高度合作,培养出专业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表现优秀的专业人才。现代学徒制的明显优势是合作共赢,实现多方目的。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学练结合,理论与实际共同提高;作为校方,可以更顺利地完成教学目的,实现人才培养;对于企业而言,亲自参与人才培养管理,可以根据酒店需求定向培养出更实用的人才。目前国内高校对这种现代学徒制的联合培养模式十分青睐,该模式呈现出了不足,也遇到了新的机遇。

一、国内现代学徒制的模式与特点

传统高校的扩招改制、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引发了众多的新型专业设置。酒店管理专业更是迎着经济浪潮成为各大院校的热门专业。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培养优秀人才,进一步推动人才建设工作,高校不断探索,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在国内酒店管理学生培养方面,要适应中国的学术环境和企业环境,还要最大化满足多方需求,所以具有多种探索模式和鲜明的特点。

(一)现代学徒制目的效果明显

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模式、瑞士的“三元制”模式是具体需求不同的情况下,造成的模式差异化。中国在借鉴西方国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酒店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的诉求为出发点,通过校企的合作教学,实现培養合格人才的目的。该模式一方面保证了学校理论教育和文化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实践培训增强了学徒的操作能力。同时,良好的机制也为学徒的发展提升提供契机。培养初期签订的企业、校方、学徒的三方协议也是对整个培养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二)多种模式的探索

虽然都是现代学徒制,出于实际情况的考量,模式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对于中国而言,高校改革与现代高职发展招生层次不同,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培养的方向侧重也自然有所区别。加之企业实际提出的不同需求,产生了多种现代学徒制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酒店在学生入学初期通过的选拔,招收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签订三方订单培养协议,实现学徒、学生双重身份;2+1、3+1顶岗实习:入学的前两年或三年主要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提高综合水平,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增强经验技能;工学交替式:每个阶段内,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交替进行。充分结合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三)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不均衡

现代学徒制在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中,其目的明确,效果直接,受到校企双方的欢迎,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更是广泛应用。但在目前来看,国内的现代学徒制发展具有明显得到不均衡。首先,地域不均。酒店管理专业无论是高职教育还是本科教育,都是众多高校专业开展的热门选项。但是受到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国内的酒店业布局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这也就导致了欠发达地区酒店少,选择余地小,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难度增大,效果得不到保证;其次,教育主体导致不均。本科教育强调教育的主导性,强调教育的水平和层次。而高职教育看重职业发展,强调实践能力。导致高职往往比本科院校更容易推进现代学徒制。

二、现代学徒制的不足

酒店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借鉴了许多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在国内形成了独特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应用时间短、与传统教育模式理念存在差异、教育和企业的环境不同等原因,使得现代学徒制在国内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过程,进而影响了实践效果。主要在招生形式、课程体系、评价考核等方面存在问题

(一)招生形式单一

现在的招生工作基本全部由校方承担,酒店企业缺乏参与。基于学历承认的高校教育,在招生时基本都是通过国家的招生系统统一招收分配,除了在报考条件中的形象和性别可以简单要求外,没法做出更多的选择。这一点上,必须有国家教育系统的改变,有法律性的保障。否则,即使高校探索出新的招生模式,学历得不到认定,学徒日后的提高、晋升都会面临巨大障碍。另一方面,酒店企业招生参与度低。学徒双重身份确定其实对酒店培养需求人才、预留岗位人员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出于各种原因,企业往往很少参与前期的招生选拔。

(二)校企合作培养不深入

学校教师由于自身没有实践经验,只负责理论知识的单纯传授。而酒店企业的技能培训是由缺乏理论知识的工作人员开展,只强调岗位技能的掌握。在这种模式下,看似校企双方都参与了学生的培养过程,实际上都只是以自身出发,完成自己的工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课程体系的设立。所有的专业课程设置都是为培养人才而服务,课程学习是为了打好理论基础,从而在日后指导实践。但是现在高校的课程的设置,过于依赖国家标准建议和校内的教育经验。企业更了解自身需求,却基本不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这样势必会导致课程结构存在偏颇之处。

(三)缺乏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

以往的培养工作基本由校方完成,偏重理论基础的学习考核,考核工作也主要由校方完成。基本就是考勤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固定模式,很难加入实践能力的考察。现在随着校企合作进一步加深,企业在考核评价中做出了一定的工作。但是,由于校企联合培养不够深入,很多校企之间实行的都是毕业前“项岗实习”。该情况下的酒店方面的评价考核工作,与正式员工的待遇考核机制基本一样,只是以工资、绩效的形式表现出来;评价方面,基本都只在实习结束前由部门负责人出具简单的实习总结,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也是大同小异。因而,各方评价无法充分结合,评价效果不佳。

三、现代学徒制的改进

所以实行现代学徒制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教育的必然选择。虽然该模式在国内实践应用中问题比较突出,但是这种模式是基于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方式下,实现培养目的的最大化。所以这是一个目的明确,各方利益互不冲突的模式。对于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校企双方共同作出努力,从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开发到实践环节的充分参与,再到考核评价机制的共同建立,必然会使该模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改进招生方式

学生的基础条件对于培养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要想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大化,必须在招生环节就做出改革举措。第一,国家层面做出招生推进工作。人岗相符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应当给予高校较大的招生自主权,做好相应的学历认证工作,保证生源的基本质量。第二,加强招生的校企合作。酒店行业的具体需求自然企业最清楚,高校能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也是客观事实,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协商沟通,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难做到利益的均衡。所以在最初的招生选拔中,校企双方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共同制定方案,招生过程双方参与,做好基本的人才筛选工作。

(二)加强校企的沟通合作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酒店的实际需求和预期发展为依托,遵循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开发适应酒店人才需求的教学课程和内容。学校教育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授工作,同时加强学生知识技能的而学习和德育建设工作,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助力;酒店选拔优秀的工作人员,对学生的岗位技能展开专业教授。当然,这些工作必须在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交替进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避免造成学校学习和企业教育两张皮。同时,学生是教育的接受者,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校企合作既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保障其合法权益,又要考虑学生的长期发展需求。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

现代学徒制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必然会引发评价和考核方式的变动。工学交互的新模式不断深入,學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不再是固定的单方决定。以改善教学效果、实现培养目标为诉求的新的考核评价体系需要校企共同参与,不断完善。学徒的工作业绩考核、教师评价、理论知识成绩都可作为考核依据。同时校企双方要注重学徒的岗位晋升和职业认证,依据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具体的企业标准,对学徒做出评价考核,给予学徒切实的岗位晋升。为学徒提供明确的职业规划,从而促进学徒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使现代学徒制的考核评价逐步科学、规范。

猜你喜欢
学徒制酒店管理教育理念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如何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