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育点滴体会

2018-03-29 07:48籍文明
读写算 2018年20期
关键词:探析美术教学

籍文明

摘 要 初中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传统的初中美术教育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式”和“培训式”的活动。一味的让学生进行临摹写生,学生只能被动机械的再现,很少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课堂教学大多简单的只剩下教师讲解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这两个环节而已。学生在课堂上是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但没有任何的情感体验,没有任何的创造想象,只是千篇一律的完成作业而已。

关键词 美术;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F768.7,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0-0001-01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广,为了优化课堂教学,很多地区都进行了探索,出现了许多的“示范课,展示课,汇报课”等等。从制作教具到多媒体课件以及相教室布置,教师的尽心尽力的准备,40分钟的一节课往往得准备上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的时间。

教师对本堂课的研究是很深入,把每一个环节也都安排的非常顺畅,但给人的感觉是很精彩但不真实。甚至还听到过这样一堂课,一开始就先让全体学生排好队伍进表演唱,最后还编排了一台演出,但是演出的成果却并不是本堂课学生的作业,而是教师带来的作品,表面上热热闹闹,就一台精美的舞台剧,但它就一定有效吗?就一定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借鉴吗?这种高付出的“豪华课”投入的精力与收获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能省时又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尝试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营造身心自由的学习环境

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不要干扰和限制学生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

必要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走出座位,走出教室;让学生“自行其事”,或自由组合。有时候,这样的课堂会给人一种乱烘烘的感觉,这就更加需要教师的理智、宽容和耐心。学生的动作与声音(或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

教师应适应学生的情感、态度,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和体验。课堂需要纪律,但课堂纪律必须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能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因为学习氛围更重要。

二、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以种种途径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的情意和认知相适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

(一)创设富有文化气息的情境。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二)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当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能为生活增添色彩时,学习就会变得欢乐有趣。美术是视觉艺术,通过对视觉形象进行观察、欣赏、分析、思考、再创造,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因此,直观性特征是美术学科最显著的表象特征,在发展学生美术能力方面具有突出作用,课堂上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视觉形象:

一是要尽可能提供实物让学生欣赏,用物象的美感愉悦学生。如执教《插花》一课时,随着上课铃声结束,教师拥着一个五彩的瓶花走进教室,带给学生强烈视觉愉悦和表现欲望,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打下基础。

二是要有直观演示,用教师的美术表现行为影响学生,依然以《插花》一课为例,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与交流,总结出了设计制作纸花的方法,教师在学生的指导下手法干净利索地做出纸花,既增强了美术表现的感染力,又能克服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促使他们优质高效地完成自己的作品,从课堂学习与表现中感受成功。

三是教师的范作和现场示范要有大手笔,除了美感之外,作品的幅面和体积要大,力求用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力包围学生。

四是范作不应是教材上作品的复制,而应有教师的创意,这样更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在《插花》一课中,教材上的范作都是一枝独放,花枝都是用挺直的小棒做成的,而教师的范作却是多花齐放,花枝借用生活中一枝分为几枝的树枝丫,这样的作品更为真实生动。

五是要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营造出一定的视觉情境。

参考文献:

[1]远征.浅析初中美术课程改革的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6(4).

[2]张俊英.浅谈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组织智慧[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1).

[3]美术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猜你喜欢
探析美术教学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美术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教育教学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