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综述(2006—2016)

2018-03-30 05:02薛丽荣
图书馆界 2018年1期
关键词:疗法论文图书馆

薛丽荣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925)

自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阅读推广委员会和2006年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倡议发起全国阅读活动以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已经逐渐走向常态化。相应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但对其进行系统梳理的成果很少,鉴于此,为了对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回顾和评价,本文对2006—2016年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便发现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选取的数据源为CNKI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国内比较权威的大型的综合数据库,选取的是《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我国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只用“阅读推广”一词与高校图书馆进行组配来获得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产生的成果是不全面的,李武等为了比较全面地检索有关阅读推广方面的论文,通过提炼高频关键词交给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进行调整最终确定包括“阅读推广”在内的15个关键词,笔者借鉴他们提供的关键词并去掉不符合高校图书馆业务特征的“绘本阅读、亲子阅读、儿童阅读、少儿阅读和青少年阅读”等5个关键词,将剩下的10个关键词与高校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高职图书馆3个关键词进行组配检索,构建检索式:SU=(全民阅读+阅读指导+导读服务+数字阅读+经典阅读+阅读疗法+大学生阅读+老年人阅读+阅读推广+阅读促进+真人图书)*(高校图书馆+高职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出版时间限定在2006年至2016年,检索时间为2017年2月1日,筛选去重后获得相关论文2527篇文献,其中期刊论文2439篇,会议论文34篇,硕士论文33篇,报纸刊登21篇。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方面主要研究成果96.5%以上集中在期刊论文成果。因此,本研究将期刊论文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是本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笔者采用Excel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并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分析

2.1 发文数量和年代分布

依据科学文献的增长及老化规律,利用文献计量法对某一领域的相关论文发文量进行年度统计分析能够揭示该领域当前的发展状况,预测其研究前景与发展趋势;在研究初期,由于相关理论与基础较为缺乏,相关论文发文量较低,随着研究深入,研究的学者增加,发文量增长较快,研究成熟后,发文量趋于稳定。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检索到的 2 439 篇有关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期刊论文进行年代分布和发文数量分析,得到图1所示结果。由图1可以看出,研究成果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从2013年起,期刊论文的数量增幅开始增大,2015年论文增加数量最多,这种数量的增幅变化,不仅说明了高校阅读推广的研究被学者所关注,同时也与国家重视和倡导阅读有关,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倡导全民阅读。综上所述,我国高校阅读推广研究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尚未进入成熟期,预计发文量仍会上升。

图1 2006—2016年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分布图

2.2 期刊的载文情况分析

2 439 篇期刊论文中核心论文共253篇,占比10.37%,非核心期刊共 2 186 篇,占比89.63%,核心期刊的发文数量所占比例非常低。而且按照发文量进行排序,前10名中,没有核心期刊(如图2),说明研究成果质量不高,需要增加研究的深度。由图3可见,在核心期刊中《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发文量最高,这与该刊于2010年起开通“阅读与书评”栏目分不开,促进了相关研究成果的发表;《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现代情报》《图书馆论坛》的发文量紧随其后,这与这些刊物较早关注阅读和阅读广研究和开辟相关栏目有关。

图2 发文量排在前十的期刊及其数量分布图

图3 核心期刊发文数量统计表

2.3 期刊论文产生的影响分析

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是其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客观体现,被引频次达5次以上的论文属于学术影响力较高的科研成果,本次调研数据被引频次达5次以上的论文共有174篇,其中49篇论文为核心期刊论文(占核心期刊论文数量的19.36%),125篇为非核心期刊论文(占非核心期刊论文数量的5.72%)。从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影响力较高的论文比例来看,核心期刊虽然发表论文少,但影响力大,非核心期刊虽然发表论文多,但影响力小。

期刊的被引频次受发表年限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该领域的某一时期研究的热点,笔者将分3个时间段(2006—2009年、2010-2013年和2014—2016年)对同一时间段内被引频次高的文献进行分析,以其能够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的路径和所处阶段。在第一阶段(2006-2009年),我国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还处于阅读推广的雏形阶段——读者导读阶段,研究的重点在于读者导读、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开展阅读疗法。其中黄润芬的《大学生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探究》被引用率最高,达到102次。在第二阶段(2010—2013年),我国高校阅读推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阅读推广的模式构建、阅读推广的策略和实践等方面。第三阶段(2014—2016年)继续延续了第二阶段的研究热点,阅读机制、策略和实践上面。由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还处在探索阶段以及解决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阶段。

2.4 作者发文情况

通过统计发现,2 439 篇论文中有 1 771 篇论文是独立撰写的,达72.61%,仅有668篇(27.39%)的论文是合著的,可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是以独立撰写为主。

对作者发文量的统计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分作者排名情况,把所有作者都统计在内,一种是按第一作者统计。按所有作者统计发现,2439篇论文有2096位作者,其中发表论文在5篇以上的作者有13位(见表1),排在前3的分别是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的王景文、郑州大学图书馆的郭文玲和三峡大学图书馆的刘芳。按第一作者统计,发现共有1546位不同作者,其中发表论文在5篇以上的作者有6位(详见表1),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郑州大学图书馆的郭文玲、三峡大学图书馆的刘芳、北京农学院图书馆的秦疏影。可见,按第一作者统计发表5篇论文以上的作者均出现在按所有作者统计列表中,都属于高产作者。

表1 按不同作者排名方法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作者列表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关键词词频统计

词频统计是研究某一学科研究热点的常规方法。一篇论文的关键词体现着其主要研究内容,对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能够有效掌握该学科的研究热点。笔者依据Donohue于1973年提出的高频词低频词界分公式:,其中I表示只出现1次的关键词的数量,通过EXCEL的数据透视表功能统计共有 1 769 个关键词,其中I=1 308,通过公式计算得出T=50.64,阀值为51,即关键词出现频次大于等于51的属于高频关键词,即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大学生、图书馆、阅读疗法、全民阅读、导读、读者服务、经典阅读、心理健康、数字阅读、大学生阅读和网络阅读等13个关键词。同时为了比较全面的整理分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容,笔者还统计了关键词词频在25次以上词有17个,即大学图书馆、高校、阅读倾向、导读服务、阅读服务、导读工作、服务创新、阅读文化、阅读心理、读者、阅读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阅读治疗、对策、服务和移动阅读。将以上30个关键词进行相近词的整理,例如导读、导读工作和导读进行合并为导读工作、读者和读者服务进行合并为读者服务,高校、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等合并为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和阅读治疗合并为阅读疗法、数字阅读和移动阅读合并为数字阅读等,共得出词频在25次以上的关键词13个(如表2所示)。

表2 词频在25次以上的关键词

3.2 研究内容

结合表2的高频关键词和经过Excel表格和人工查阅论文,高校阅读推广研究的议题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高校学生阅读特点和现状、阅读疗法、数字阅读推广、经典阅读推广、阅读推广策略、阅读推广模式、阅读推广评价等7个方面。

3.2.1 高校学生阅读特点和现状。了解大学生的阅读特点和现状有利于图书馆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岳修志、黄志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大学生的阅读现状。蔺继红研究了大学生阅读的心理,将大学生阅读心理分为学习型、应试型、研究型、尚名型、唯我型和消遣型等六种类型,并分析了每种类型的阅读目的和倾向。邱相彬等通过实证方法探讨了移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浅阅读”行为特征及对“深阅读”的影响。闫芳芳分析了信息时代大学生阅读存在阅读时间不足、阅读目的不明确和阅读方法不当等诸多问题。李品庆总结了大学生的阅读目的和动机、阅读内容、阅读方式等,他指出大学生阅读呈现出学习性与消遣娱乐性、功利性与休闲娱乐性、网络化与电子化趋势和浅阅读等特征。

3.2.2 阅读疗法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阅读疗法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引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阅读疗法研究在西方兴起,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用“阅读疗法”为大学生排除心理困扰的最早研究者为黄菊萍,宫梅玲团队对此做了持续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了心理咨询法、阅读疗法、音乐疗法、朋辈辅导法“四法并举”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做了将阅读疗法纳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的尝试。李萍、周艳指出将Living Library与阅读疗法融合来解决传统阅读疗法信息单向流动的弊端,实现“书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王景文、黄晓鹏进行了搭建阅读疗法资源平台的研究。

3.2.3 数字阅读推广。互联网+环境下,阅读方式发生着巨大变化,数字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不断冲击着传统的阅读方式,并且日益成为主流阅读形式之一。2016年4月19日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比2014年上升了5.9%,特别是手机阅读持续快速发展,移动阅读、社交阅读正在成为国民新的阅读趋势。大学生是一个阅读频率高,接受新事物快的群体,数字阅读的趋势更为明显,但同时很多研究者认识到了数字阅读是把双刃剑,如不加以引导,会导致大学生失去阅读方向和阅读兴趣。因此数字阅读推广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特征研究和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阅读的模式和策略研究。

3.2.4 经典阅读推广。王余光通过梳理梁启超、鲁迅、唐文治、朱自清、钱穆、余英时和美国人关于“为什么读经典”的回答,指出阅读经典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因为青少年读书时间少引起的阅读焦虑,更是因为,经典阅读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肩负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职能,同时拥有着权威的丰富的文献资源,应该义不容辞的作为经典阅读推广的主要阵地之一。关于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研究主要是从分析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到各个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实践;从传统的书目推荐、征文等推广到新媒体环境下的经典阅读推广模式的创新研究;从倡导建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览室到已有经典阅览室的实例研究。

3.2.5 阅读推广模式。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阅读推广模式在不断地积累和创新。有些学者从高校读者的阅读特点和阅读体验角度出发总结探索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模式,如刘开琼提出馆内阅读推广模式、网络阅读推广模式和馆外阅读推广模式,孙玲玲等提出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模式,姜婷婷等提出体验式营销的阅读推广模,周秀霞等提出的基于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3L阅读推广模式;有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提出高校阅读推广的模式,如张勇等基于阅读学分制的约束性阅读推广模式实践,王玮、王丽丽通过实践提炼出跨媒介阅读推广的新模式,赵晨洁等以“暑假训练营”为例的深度阅读推广模式的实践,王彦力等提出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模式。

3.2.6 阅读推广策略。互联网环境下,阅读环境发生着变化,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也在变革,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策略。刘亚通过分析社会化阅读的特点,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应吸收社会化阅读的优点,通过改变阅读推广形式、开展深阅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阅读和注重社交分享等方式推进高校阅读推广的发展。姚秀敏等提出高校应与地方文化部门联动、构建多元化阅读服务平台和丰富阅读推广形式等策略。伍平、傅立云通过调研本硕生阅读状况,得出读者不同阶段阅读需求的不同,依此提出读者决定采购的服务资源建设、重新构筑图书馆服务构架和设置学科馆员优化信息服务等阅读推广策略。

3.2.7 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有关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内容不多,有些学者提出一些评价指标体系。岳修志从读者和图书馆两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大学生的3个方面的8个指标和基于图书馆的6个指标;姚显霞认为应该从“读者-图书馆-图书”三个要素来评价阅读推广活动。卢苗苗、方向明提出了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设计了5个模块和32个二级指标,反映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内容、全貌和成效;尹秀波从读者角度出发,提出了读者满意度、阅读心理、阅读能力和阅读行为四方面作为评价指标;刘喜球、王尧通过以吉首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为例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价的活动组织、参与者评估和校园影响的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许天才等通过对阅读推广活动的案例的梳理归纳总结出阅读推广评价的关键要素。对于阅读推广活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阅读推广活动的良性发展。

4 总结和展望

4.1 利用规范研究方法,提升学术成果质量

从期刊的载文情况和作者发文分析得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方面的论文成果较多,但是核心期刊发文数量少,仅占10.8%,论文成果的学术质量并不高,发文作者多以独撰为主。规范的研究方法是提升论文写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高校阅读推广领域,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是常用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的开展需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支撑,解决实际需要回答的问题;案例分析法不是简单的罗列事例,同样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进行研究。一篇优秀论文的撰写离不开规范的研究方法,需要研究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精力有时不足以支撑研究,研究者可以进行合作,切实提升学术成果的质量。

4.2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探索阅读推广本质

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内容来看,其研究主要聚焦于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的实践探索,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尚未开展,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本质和特点尚未进行探索。实践是理论研究的基础,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其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业人员和研究者今后要依据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特点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探索阅读推广的本质。这种理论的研究应超于实践、指导实践和解决困难。

4.3 重视阅读推广评价,建立科学评价指标

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重视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开展和理论研究,研究内容涉猎广泛,但关于高校图书馆评价方面的专门研究的成果少,且起步晚,多数图书馆以参与人数多、规模大等指标作为评价的依据,不能真实反映读者阅读受益的真实情况。今后,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在阅读评价效果方面的研究,通过认真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和不断地反思,对活动效果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客观的评价,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推进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的效果。

[1]李 武,王 丹,黄丹俞,等.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十年进展(2005—2015)[J].图书馆论坛,2016(12):1—13.

[2]李 贺,袁翠敏,李亚峰.基于文献计量的大数据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14(6):148—155.

[3]黄润芬.大学生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探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3):86—88.

[4]储节旺,郭春侠.EXCEL实现共词分析的方法——以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管理研究为例[J].情报杂志,2011(3):45—49.

[5]王宪磊.信息管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33.

[6]岳修志.当代大学生阅读问卷调查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4):81—85.

[7]岳修志.基于读者自主调查的大学生阅读状况分析——以中原工学院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20):12—17.

[8]黄志勇.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与成就感相关性探讨[J].图书馆,2015(2):54—57.

[9]蔺继红.大学生阅读心理之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7):68—70.

[10]邱相彬,沈书生,徐晓拉.移动网络环境下“浅阅读”对“深阅读”的影响分析——基于对浙江六所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71—75.

[11]闫芳芳.信息时代中国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嬗变及高校图书馆的对策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12):124—127.

[12]李品庆.我国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1(3):56—59.

[13]王 波.阅读疗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15—16.

[14]黄菊屏.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疗法的建议[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9(6):52—53.

[15]宫梅玲,王连云,魏彦平.谈“阅读疗法”在排除大学生心理困扰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2):27—29.

[16]宫梅玲.阅读疗法在高校中的实践探索[J].图书馆杂志,2010(10):33—36,97.

[17]朱瑞峰,宫梅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阅读疗法和同伴辅导相结合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1):100—102.

[18]郭爱英,宫梅玲,张洪涛,等.“四法并举”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23—24.

[19]宫梅玲,于学美,冀宝苹,等.失恋引发的大学生抑郁障碍阅读疗法书方分析及配伍[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2):80—88.

[20]宫梅玲.阅读疗法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尝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4):78—81.

[21]李 萍,周 艳.Living Library为高校开展阅读疗法提供新契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5):89—92,59.

[22]王景文,黄晓鹂.基于校园网的大学生阅读疗法服务平台资源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2(11):35-36,46.

[23]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EB/OL].[2017-3-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19/c_128907616.htm.

[24]赵树旺,赵 菲.大学生数字阅读趋势及其产业意义[J].现代出版,2014(1):45—49.

[25]陈志慧.大学生移动网络阅读行为实证研究——以广东省大学生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4(9):54—57.

[26]张 云,茆意宏.大学生移动阅读沉迷现象与阅读引导[J].图书情报工作,2014(17):36—40.

[27]曾 艳.大学生数字阅读习惯及高校图书馆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2):82—84.

[28]刘 漫.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嬗变与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5(1):84—87.

[29]施兰花.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策略研究——基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移动阅读的调查[J].河北科技图苑,2015(6):85—88.

[30]吴 高.基于5W模式的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研究[J].现代情报,2014(9):115—119.

[31]马彦格.大学生移动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对策[J].河北科技图苑,2014(3):24—26.

[32]王余光.百年来学人回答:为什么要读经典[J].图书馆杂志,2014(4):23—26.

[33]戴晓芹,朱晓薇.高校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及对策[J].当代图书馆,2015(1):32—34,23.

[34]彭 艳,屈 南,李建秀.试论大学图书馆的经典阅读推广——以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报,2012(2):91—94.

[35]曹炳霞.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以郑州大学图书馆“重命经典”活动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60—163.

[36]张睿媛,盛兴军.基于“经典”的阅读推广服务案例研究——以上海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为例[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6(4):39—43.

[37]何官峰.大学生经典阅读推荐书目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6):28—32,36.

[38]张彦洁,李淑文,曹雪菲.新技术环境下的经典阅读[J].图书馆杂志,2015(4):84—86.

[39]安晓丽.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经典阅读协同推进探讨[J].情报探索,2015(10):79—81.

[40]王余光,王 媛.高校图书馆设立经典阅览室与经典教育[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6):5—10.

[41]赖晓静.建设经典名著导读系统的构想——以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5(3):54—57.

[42]刘开琼.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探究[J].图书馆研究,2013(2):64—67.

[43]孙玲玲,布莉华,姜 新.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阅读推广新模式[J].图书馆研究,2013(5):66—69.

[44]姜婷婷,陈若迅,于 姝,等.基于体验营销理念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构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3):48—51.

[45]周秀霞,李 婧,徐 枫.基于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3L阅读推广模式[J].情报资料工作,2016(1):109—112.

[46]张 勇,荣翠琴,王 玲.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模式——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2):64—67.

[47]王 玮,王丽丽.图书馆跨媒介阅读推广模式探析——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微服务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2):11—13,43.

[48]赵晨洁,吴丽春,姚 翔,等.高校图书馆构建深度阅读推广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暑期阅读训练营”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3):92—95.

[49]王彦力,刘芳兵,杨新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4):30—35.

[50]刘 亚.移动互联时代的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基于社会化阅读的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4(5):48—54.

[51]姚秀敏,路 程,樊会霞.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5):109—113.

[52]伍 平,傅立云.大学教学中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基于本硕阶段阅读心理比较的实证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1):20—23.

[53]岳修志.基于问卷调查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5):101—106.

[54]姚显霞.基于读者问卷调查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与分析——以中原工学院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3(1):144—147.

[55]卢苗苗,方向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11):34—37.

[56]尹秀波.读者视角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6(1):98—101.

[57]刘喜球,王 尧.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绩效评估实证研究—基于吉首大学图书馆调查分析[J].现代情报,2016(7):96—100.

[58]许天才,杨新涯,徐 娟,等.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价机制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17):47—52.

[59]李海燕.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综述[J].图书馆杂志,2016(2):103—110.

猜你喜欢
疗法论文图书馆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图书馆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去图书馆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自我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