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阅读推广成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读者访谈数据质性分析

2018-03-30 05:06
图书馆界 2018年1期
关键词:范畴扎根编码

陈 瑞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1 引 言

阅读推广活动在号召全民阅读,促进人类文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通过出台相关文件来确保阅读推广的顺利进行。如《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全民阅读文化建设工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更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来,并于2014年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从而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7年国务院法制办出台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通过法律的形式彰显出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和支持。

阅读推广活动几乎成了各个图书馆每年都积极举行的盛典,但是到底成效如何,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许多图书馆对阅读推广存在着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王莉,2016),对阅读推广活动的效益评价还仅仅停留在参加开幕式领导级别高低、参与人数是否众多等表面指标来衡量(王波,2011),还没有真正深入到读者的心理和收获上(杨婵,2011),而阅读推广活动效果最终应该由读者来评定(岳修志,2016),但是从读者视角,用实证方法来评估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几乎没有(王波,2011)。因此本研究依据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挖掘阅读推广活动成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并构建阅读推广活动成效评价体系模型,从而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提供理论借鉴。

2 阅读推广相关研究

“阅读推广(Reading promotion)”概念的起源来自于国外的“阅读营销”,借鉴了管理学中营销理论应用在图书馆推广阅读中。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以往对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对阅读推广策略的研究,二是对海外国家或地区阅读推广活动经验进行介绍。在对阅读推广活动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图书馆界对阅读推广活动研究非常关注,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现有的研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尚未有研究对阅读推广成效评价体系进行完整系统的研究;二是对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大多数是从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从读者的视角来审视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研究比较缺乏。为了回应上述研究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基于扎根理论从读者视角出发对阅读推广活动成效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建立阅读推广活动成效评价模型。

3 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构建阅读推广评价体系的构思

本研究将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来构建阅读推广评价体系模型,整体研究思路是:首先对国内外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半结构化访谈提纲;接着对读者进行访谈,对得到的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和确定核心范畴;然后分析各范畴之间的关系并完成理论模型的构建;最后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成效评价模型进行讨论以及提出未来继续研究的方向。

3.1 理论性抽样

理论性取样是根据建构理论的需要而进行有目的地选择样本(Glaser,1978),访谈对象确定方面,依据取样的一致性原则,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32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为16人,女性为16人,年级分布在大一到大四之间。

3.2 数据收集方式

本研究对32位读者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第一手数据,了解他们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体验与收获,每例访谈大约50—60分钟,共计32个小时,通过访谈录音信息整理成文本信息后得到2万多字。整个访谈过程中,我们以读者参加的阅读推广活动经历为主轴,由访谈对象通过叙事的方式介绍自身参加阅读推广活动的经历和体验,访谈者则以拟定好的问题对访谈对象进行深入交流,如吸引你参加阅读推广活动的原因、阅读推广活动的体验与收获、哪些活动的组织设计方面比较满意等。访谈与编码交替进行,即完成一位读者的访谈后马上进行编码,通过反复阅读和对比访谈文本和编码数据,直至理论饱和,即没有新的概念和关系出现。笔者在完成第32位读者的访谈和编码后,发现已无新的概念和关系出现,之后又继续访谈了2位读者,仍然没有新概念和新关系出现,说明本研究具备较高的理论饱和度。

3.3 编码过程

3.3.1 开放性编码。开放编码坚持开放性原则(Glaser,1978),在开放性编码过程中为了减少或者避免因个人认知偏差对研究结论的影响,研究将所收集到的访谈的文本资料先打散,然后按照相近性原则进行聚类,形成概念和范畴,再由2位研究者相互比较和核对,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在编码过程中,对收集到的访谈材料进行逐行编码,编码尽量采用受访者的原话,以保证信息的真实,并提取相应概念。编码时所提取的概念按照PX-Y规则进行编号,其中PX为访谈对象序号,Y为第几个概念。比如P1-1表示第一个访谈对象第一个概念,以此类推。从32例访谈数据中共得到了18个范畴123个概念,如表1所示。

表1 开放性编码范畴和概念示例

续表1

3.3.2 主轴编码。主轴编码是通过筛选代码,提取核心范畴,提取两个主要特征来进行,一是频繁重现性;二是关联的重要性。通过对32位读者开放式编码中123个概念进行筛选、合并和分类,得出3个核心范畴(类属),分别为活动设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收获。

与活动设计相关的范畴有:活动规模、活动定位、读者需求、目标人群、活动目的等,这些范畴体现在对阅读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上;与活动过程相关的范畴有:知晓度高、内容新颖、过程有趣、主题鲜明、活动组织、规则清晰、服务态度、时间明确等,反映了读者对阅读推广的知晓程度、参与程度等体验;与活动收获相关的范畴:培养兴趣、有成就感、营造氛围、促进交流、收获知识等,反映了读者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收获。本研究将上述18个范畴合并为3个类属,如表2所示。

表2 主轴编码确定的范畴类属关系

续表2

3.3.3 选择编码。围绕本文的研究目的,采用比较的方法,在对范畴和关系类别进行不断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挖掘影响阅读推广成效评价的因素,与目前研究片面强调阅读推广参与程度不同,读者参与度仅仅是阅读推广活动的一个方面,除了参与程度,活动的设计、参加活动的收获等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因此读者对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受到这3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故将核心范畴确定为“阅读推广成效评价体系”,此核心范畴构建模型如图1所示。其逻辑关系是,读者在知晓活动情况下参加阅读推广活动,在参加阅读推广活动中得到体验,获得体验后得到满足感和知识的获得感,从而对阅读推广活动有较高的评价,进而促使下一个循环发生。

图1 阅读推广成效评价体系模型

从模型上来看,阅读推广成效评价体系从活动设计(Design)、活动过程(Process)和活动收获(Gains)3个方面来评价,故将此模型简称为DPG模型。这3个方面综合作用影响着读者对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的效果,阅读推广活动中如果只是加大对阅读推广的宣传,而读者在活动过程中没有体验到知识获得或者心情满足,他们对阅读推广的评价可能会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同理,阅读推广之所以能吸引到读者积极参与,主要是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心情上的满足和知识的收获。因此,通过构建阅读推广评价体系模型,有助于我们从整体性层面上加深对阅读推广成效评价的了解,从而更好揭示出阅读推广活动成效评价的机理。

4 研究结论与讨论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从读者的视角出发来探讨阅读推广成效评价,期望通过研究结果来对阅读推广活动产生启迪。由于以往的研究中对阅读推广活动评价体系这一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深度访谈了32位读者,并依据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构建出一个阅读推广成效评价体系模型。阅读推广成效评价体系可以归纳为活动设计、活动过程以及活动收获3个维度,阅读推广成效评价水平取决这3个方面的综合效果。

4.2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体系,拓展了阅读推广研究的理论版图。然而受到时间和资源方面的影响,仍然有不足的地方,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第一,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是通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起来的,缺少了定量方面实证数据检验,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结果做进一步的验证。第二,阅读推广活动有着十分丰富内容与形式,不同类型的活动在评价机制上是否也存在着不相同的地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尚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有待于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

[1]王 波.图书馆阅读推广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J].图书与情报,2011(5):32—35,45.

[2]许天才,杨新涯,徐 娟,等.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价机制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17):47—52.

[3]范并思.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5):4—13.

[4]韩正彪,周 鹏.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5):19—23.

[5]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8—63,73.

[6]赵文升,江友霞,常思浩.市场营销理念下图书馆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阅读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23):54—59.

[7]姚显霞.阅读推广活动评价评述及其总体框架构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2):89—93.

[8]Thompson B,Cook C,Heath F M.Structure of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in libraries:ALibQUAL+study[J].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2003,10(3):456—464.

[9]Nitecki D A.Changing the concept and measure of service quality in academic libraries[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6,25(5):181—190.

[10]Brian Quinn.Adaption service quality concepts to academic ibraries[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7,40(9):359—369.

[11]Barry Trott,Julie Elliott.Academic Libraries and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Promotion[J].Library Reference and User Services,2011,35(4):34—43.

[12]LanceKeith Curry,Marks Robbie Bravman.The link between Public Libraries and Early Reading Success[J].School Library Journal,2008,38(4):44—47.

[13]Cook,Collen and Heath,Fred M.User’s perceptions of library service quality:A LibQUALQualitative study[J].Library Trends,2001,49(4):548—583.

猜你喜欢
范畴扎根编码
扎根现实的罗丹师徒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扎根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扎根课本 借题发挥
高效视频编码帧内快速深度决策算法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
不断修缮 建立完善的企业编码管理体系
陶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