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教学问题分析

2018-03-30 07:12郭辉
读写算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郭辉

摘 要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它要求我们的内在发生改变,从传统的重知识教育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高中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会学的学习者,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过程中成为会生活可以促进社会发展的建设型人才。它还需要我们的外在发生改变,提升我们的行动能力。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全面作出改变。通过观察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可以提升我们的教育效果,还可以改变我们人才养成方向。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对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教育变革,改变传统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3-0145-01

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学生应该是一个思想者。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思考社会的发展,思考自身的发展。在传统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关注点,显然偏离了学生的思想养成。它只给了学生标准的答案,却没有赋予学生思考能力。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学生做出转变,需要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思维,收集学习资源,实现学习目标。关注社会的发展,关心自己能够在社会中产生的效能。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呢?笔者认为就要积极进行教育变革,解决传统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问题分析

(1)对历史课堂不感兴趣。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是极为复杂的。学生的外在会表现出对于历史知识学习不感兴趣。原因可能来源于我们的教学模式不当,我们选择的资源不当,还可能是我们制定的目标不够科学。如现今的教学模式都是以灌输学生知识为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历史课的枯燥与繁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许多学生都是靠着死记硬背学习历史,往往会忽视理解记忆的优点。这种灌输学生知识的模式,在考试中,答案往往是如出一辙,很难有个人的主见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高考大纲存在本本教育的理念。在课堂上,老师缺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老师和学生都是在整个教学大纲的框架下进行的,这样不仅使学生不理解新知识,还会让学生感觉到上历史课很烦闷,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2)缺乏品味的时间。笔者作为高中历史教育者,认为理科知识学习,需要不断探究、不断反思、不断质疑。而文科知识需要不断感悟、不断生成。它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通过语言就可以传递的知识。它需要碰触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情感。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时,学生缺乏感悟历史内涵的时间。有时候新课程与旧课程之间只相差两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就要熟记前面的知识,还要预习新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益会提高吗?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就要熟悉一个时期的历史,这种压力是没人能承受得起的,这样的学习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得不到应有的效率。在课堂上教师也没有正确引导学生怎样熟悉这段历史,历史科目就像是一个时空胶囊,它记录着每个时期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让学生从中感受历史的奥秘,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培养学生拥有高尚情操,陶冶性情。

二、改革方法分享

(1)实现深化教育。这里笔者所说的实现深化教学,并不是说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要加大我们的知识量,而是说要引导学生去关注思想内涵,去解读特殊的历史背景。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做好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做好学习活动的主体。驾驭好当前的科学化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提升教育能力与学习能力,应该要培养学生更高的素质涵养。而在改写教育大纲时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吸收能力,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改写教育大纲的同时,也要创新高中历史老师的教育能力,适度地对老师进行后期的培训,不仅提高教师的课本专业知识,还要丰富教师对课本以外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了解。例如,在说到朝代更替時,可以说一下对朝代更替起到推动作用的人物,还可以进行一下朝代对比,让学生学习其中更替的各种道理。

(2)改变教学模式,品味知识内涵。在前面笔者已经说过,文科知识的学习需要拥有一个品味的时间。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缺乏时间是我们出现学习问题的原因之一。如何扩充学生的学习时间呢?笔者建议,我们就要改变教学模式,用新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应该要用情境教学、拓展式教学等模式来进行教育,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教材创造一个现实场景,让学生来进行演练,或者把学生带到历史博物馆等有意义的地方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不但学习到课本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且可以让学生多了解一下中华文化,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中华文化带来的益处,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3)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学生虽然变得理性,但是笔者建议,过于理性的东西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也会增加学生的思考负担。如果有了学习兴趣做支持,我们不难发现,高中学生能够成为最积极的学习者,而一旦他们的思想融入学习实践活动中,对于构建高效化课堂可以产生无法取代的价值。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讲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桥段,例如,项羽乌江自刎这一段,如果历史存在着“假如”,假如项羽没有自刎,而乘船到了江东,那历史会随着改变吗?项羽会东山再起,再破刘邦六十万大军等等这些历史桥段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课堂讲课时,要注意不要拘泥于课本知识的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对某个历史时期的看法。一段历史的写照如果教师述说得精彩,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传统的问题依然存在,而我们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也孕育而生。我们作为一线的教育者,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将这些问题作为教学契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国华.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7):21-22.

[2]黄毅平.论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85):123.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