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两优黄莉占在延平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8-03-31 00:22游东斌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稻稻飞虱分蘖

游东斌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种子管理站,福建南平353000)

南平市延平区地处福建中北部,全区总面积2 652 km2,耕地面积15 660 hm2,粮食播种面积约17 120 hm2,是福建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县级区之一。年日平均气温18.7℃,大于10℃以上有效积温280 d,无霜期326 d,年平均降雨量1 780.7 mm,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隆两优黄莉占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用隆科638S×黄莉占共同选育的广适、高抗、优质、高产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于2016年、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6604、国审稻20176002)。近年来,延平区主栽的杂交水稻品种中浙优8号产量、抗病性、农艺性状等均呈下降的趋势,为筛选出适宜延平区平原地区种植的丰产、抗逆、适应性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2017年引进隆两优黄莉占等3个杂交水稻新品种与丰两优4号、中浙优8号(CK)进行对比试验,以明确新品种在延平区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及丰产表现等。结果隆两优黄莉占表现穗大粒多、分蘖力较强、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米质优、抗性强等特点。

1 产量表现

隆两优黄莉占在延平区王台镇坋垱村(海拔高

度150 m)、井窠村(海拔高度120 m)作中稻和烟后稻栽培,产量高米质好。其中2017年在延平区王台镇坋垱村作中稻种植6.5 hm2,平均每667m2产量 679.3 kg;在王台镇井窠村作中稻种植13.5 hm2,平均每667m2产量624.06 kg,比对照丰两优4号(产量585.25 kg)增产38.81 kg,增长6.63%;在王台镇元圩村(海拔高度130 m)作中稻大面积示范栽培18 hm2,每667m2产量达613.45 kg,比对照丰两优4号(产量546.55 kg)增产66.9 kg,增幅12.24%。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特性

隆两优黄莉占在王台镇元圩村、井窠村作中稻种植,5月30日播种,生育期136~139 d,生育期适中。在延平区的中低海拔地区种植,宜掌握在5月10—20日播种,生育期138~142 d,营养生长期长,产量高。

2.2 农艺性状

隆两优黄莉占田间表现株型整齐紧凑,分蘖力强,长势旺盛,株高适中,茎秆较粗,抗倒伏性好,适合在福建常受台风影响地区种植;后期转色好,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达83%,千粒重24~26.5 g,具有产量结构好、综合性状优等特点。每667m2有效穗数16.4万,株高116 cm左右,穗长23.5~25.5 cm,每穗总粒数210粒左右。

2.3 抗性表现

2017年在延平区王台镇种植,隆两优黄莉占表现为轻度感纹枯病,一般田块病丛率6%~13%,病情指数0.3~1.1,较抗穗颈瘟,中感稻飞虱。根据调查,7—9月份平均虫口密度为916~1 170头/百丛,比周边对照品种丰两优4号和中浙优8号平均虫口密度515~842头/百丛多364.5头/百丛。

2.4 米质特性

隆两优黄莉占的米质根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整精米率72.1%,粒长6.3 mm,长宽比3.1,垩白粒率4.0%,垩白度0.3%,透明度1级,胶稠度83.0 mm,直链淀粉含量20.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米饭口感松软,香味优于丰两优4号[1]。

3 高产栽培技术

从2017年在延平区王台镇的种植情况看,隆两优黄莉占偏感光,营养生长期弹性较大,但秧龄长短影响分蘖及产量。因此,栽培管理上宜掌握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保证苗足穗够,重施底肥、及时追施分蘖肥壮茎秆,后期看苗补施穗肥增千粒重,加强田管实行健身栽培原则,达到高产目的。

3.1 适时播种

延平区地处福建中北部,中稻区海拔高度在100~300 m,低于22℃秋寒一般在9月25日后出现。因此,隆两优黄莉占在延平区作中稻种植应掌握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即掌握在5月中旬至5月下旬播种,9月20日前齐穗。秧地每667m2播种量10 kg,大田用种量约0.8~1 kg。基肥在播种前5 d施用,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1 000 kg+复合肥25 kg。

3.2 秧田管理

播种后2~3 d,每667m2用30%丙草胺EC 60 mL对水30 kg均匀喷雾;秧苗1叶1心时,每667m2用15%多效唑WP 80~100 g 对水50 kg喷雾,喷药前放干水,次日再灌水,以促分蘖育壮秧;2叶1心施断奶肥,每667m2用尿素5 kg培育多蘖壮秧;移栽前7 d,每667m2再施送嫁肥,施尿素4.5 kg;打送嫁药每667m2用75%三环唑WP 25 g对水40 kg喷雾防叶瘟。

3.3 适时移栽

隆两优黄莉占属大穗型,分蘖力较强。采用双本插,密度为20 cm×26 cm,宽行窄株,每667m2插1.2万丛以上,插足基本苗5.5万,争取有效穗16万以上。秧龄控制在30 d左右,不超过35 d。

3.4 科学管水

水管采取“寸水活蔸、浅水促蘖、够苗烤田、深水抽穗、湿润灌浆、后期湿润”的原则,在插后25~30 d或田间每667m2基本苗达到20万~22万时开始烤田,做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烤田程度以“田边麻丝裂,田间能载人”为宜,收割前7 d断水。

3.5 合理施肥

隆两优黄莉占穗大粒多,需肥量大,要求每667m2施纯氮12~13 kg,N、P2O5、K2O质量比例1.0∶0.5∶0.7为宜。重施底肥(氮肥70%作底肥,30%作追肥)、早施分蘖肥,忌后期偏施氮肥,穗粒肥以钾肥为主。因此在肥料使用上采用“攻头、稳中、控尾”的策略。插秧前3~5 d,每667m2用25 kg过磷酸钙+40 kg碳酸氢铵作基肥;插后7 d结合1次中耕除草,每667m2施尿素5 kg作追肥;15~17 d结合二次中耕每667m2施水稻专用肥30 kg壮茎秆,提高抗倒伏能力;破口期每667m2施氯化钾5 kg或尿素10 kg作穗肥。

3.6 巧治病虫

由于延平区地处闽北山区,气候特点明显,特别是秋季雾大露多,田间湿度大,极易感染穗颈瘟、纹枯病、稻曲病,加之隆两优黄莉占易发生稻飞虱、卷叶螟等。在病虫防治上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植保工作方针。秧田期每667m2及时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阿克泰)4 g对水50 kg喷雾,防治稻飞虱、叶蝉;分蘖盛期每667m2用5%氯虫苯甲酰胺10 mL+25%噻虫嗪4 g防治稻飞虱、螟虫、水稻黑条矮缩病等;始穗前每667m2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 15 mL+75%三环唑WP 25 g+5%氯虫苯甲酰胺SC 1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穗颈瘟、三化螟、二化螟等。

猜你喜欢
中稻稻飞虱分蘖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江西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