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探讨

2018-03-31 14:26张伟民
防护林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营林栽种树苗

张伟民

(漳州市平和县林业局,福建 漳州 363000)

经济的发展给环境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林业工程建设尤其是造林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促进作用,现今阶段林业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且使用不合理,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制定有效的策略。造林与森林经营是林业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运用科学的造林方法与合理的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来提高林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造林方法

1.1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法主要是利用树木的营养部位(干、枝、根等)及地下茎进行栽种,一般适用于面积较小的林地,分殖造林自身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操作方便,节约了树苗的培育时间,减少了造林的投入资金,对于技术的要求也不高,而且树苗的成活率较高。树苗生长的过程也比较稳定,生长较快,但其也有很多局限性,必须栽种于土壤条件良好的区域,栽种的范围要求严格,如果栽种到土壤条件不好的区域,将会不利于树苗的生长。另外必须依靠树木的营养部位,对于树木的数量也有一定的要求,确保在一定的范围增强树木的生长能力,分殖造林方法比较适合栽种杉木、杨树、柳树等树种及竹林造林[1]。在平和县未用该方法造林,因好的林地都已种植琯溪蜜柚及部分桉树,实际造林地就是立地质量差的,不符合该种造林方法要求,

1.2播种(飞播)造林

播种造林是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采用人工或机械将林木的种子直接播撒在林地上就可以了,操作较为简单,工作的环节没有那么复杂,在实际的栽种过程中工作效率很高,播种造林比较适宜偏远交通不便,造林面积较大的林地,树种宜选择发芽快、适应性较强的林木种子。一般比较运用在范围较大的林业造林,这种方法表面看起来较为简单,实际对于林地的栽种条件要求很高,在后期管理上面也有着明确的要求与规定,必须做好后期管理工作,对树苗进行定期抚育管理,保证树苗有序生长,确保尽快成林。在当前实际造林中已较少采用,因经过2010-2011年全省大造林后,面积较大的林地少,分散、零碎造林地多。

1.3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方法是当前主要且常用的造林方法,就是运用一锄法或穴植法造林,一锄法适用于春季马尾松裸根苗造林,具有省时省工,造林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 穴植法适用于全部造林树种,裸根苗或营养袋苗都可应用,就是在林地上根据种植苗木大小实际,先挖穴,再回表土下基肥,种植苗木的一种常见方法。具有造林成本较高、速度较慢,但苗木成活率较高、生长成林快、收益相对较高。植苗造林法,树苗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对树苗进行种植时应比原树苗根系土壤要高,如果栽植较浅,部分根部将会裸露在外面,树苗无法储存水分,如果栽植较深,反而不利于树苗的呼吸,给树苗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应根据林地实际情况确定深栽或浅植,通常林地较为潮湿的区域适合浅栽,较为干燥的地区适合深栽。另外挖树穴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树苗的形态来合理确定大小,使树苗的根系能够快速生长。栽种树苗后回土,应利用表面的土壤来对树苗填土,因为表面的土壤营养及水分充足;填土应在树苗根系的三分之二左右,再将树苗往上拉一下,然后再填土,使树坑被填满,再在树坑的表面覆盖一层松土,避免水分的蒸发,提高造林成活率。

另外,现在个别地方也出现一种边挖穴边植苗的造林方法,也就是挖一个穴,种1棵苗木。具有省工、成本相对较低、土壤水分流失少、成活率高,但苗木生长较慢的特点。适用于降雨量少、气候干燥的地区,或因造林时机把握不好,可能较长时间不下雨,为减少土壤中水分流失,提高苗木成活率,可采用该方法。2011年大造林,因气候因素,平和县在造林面积超2 000 hm2的九峰镇、芦溪镇采用,成活率不错,据目前调查保存率达87%以上,现在林木生长良好。

2 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2.1完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

营林生产过程中需要统一管理体制,要将具体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并依据具体的工程项目采取有针对性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林业相关工程的管理。林业可以实行个人经营机制或者承包机制等,通过竞争的方式来加强林业的经营管理。质量管理方面,具体林业工程可以与承包方签订正规的合同,来确保造林质量,在先保证苗木质量的前提下,来确保种植质量,使营林生产的整个过程能够达到签订合同的要求,通过制定计划、检查实施、处理、反思的循环活动,加强营林生产质量管理,林业工程也可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地加强营林生产的质量管理,提高营林工程的质量水平。在成本管理方面,通过对成本的控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营林生产工作的效率,降低营林的成本,减少资金的投入;在监督管理方面,林业主管部门应成立监督管理机构,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工程承包单位的营林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抓好每一个工作环节,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改正,有效提高营林工程项目的进展,只有不断完善营林生产管理机制,才可以满足营林生产的需求[3]。

2.2遵循自然及经济规律

林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关联性,要考虑营造林是以经济还是生态效益为主,营林生产管理需要结合自然及经济规律来实现,不应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该造林的季节就造林,该对林木生产经营时就生产经营。营林生产要适应经济的发展,生长量是衡量营林生产的关键要素,部分林业工程将营林生产中的造林面积作为主要的衡量要素及投入资金依据,忽视了树木的生长量。部分统计,林业部门过于追求营林的面积,使树木的生产质量难以保证,林业的发展需要遵循经济规律,应将树木的生长量作为衡量的关键标准,因此在营林的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对树木的成活率、生长量以及保存率等情况仔细分析,及时掌握信息,做好数据分析统计,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2.3培养专业营林生产管理人员

林业工程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对具体负责营林生产管理人员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学习,不断充实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与时俱进,做到科技兴林,科学营造林,也可让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带领缺少经验的员工去实际的营林生产中锻炼,提高人员的实践能力。营造林企业(单位)对人员的培训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对人员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要进行考核,并发放相应的证书,强调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林业工程为降低营林成本,提高营林生产的效率,还可引进高素质专业技术性人才及先进营林机械,来促进林业建设健康、有序、和谐、高效发展[4]。

2.4加强幼林的抚育管理

俗话讲,造林是“三分造七分管”,做好幼林抚育及管理是林业生产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苗木生长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营林生产结束后应定期割灌除草,防止树苗被草覆盖,及时防治病虫害,并检查树苗的根部,确保树苗的根部完好的埋在土壤中,防止出现树苗根部显露在外面,还有发现树干倾斜应及时调整,还应防止表面土壤板结以及幼苗病虫害等问题,定期改善幼苗的土壤,给幼苗的生长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条件,确保树苗成活,尽快成林。树木进行光合作用才可以生长较快,使光照能够全部覆盖营林区域,根据不同的树种类型以及生长的需要,要进行中幼林抚育,对树木割灌除草或进行抚育间伐,保证树木正常生长,培育目的树种,提高经济效益,提升营林抚育管理水平[5]。

2.5结合市场需求,培育优良树种

掌握市场的变化趋势,培育优良树种,增加木材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保证营林生产经济利益最大化,并不只是考虑树木的产量,营林的生产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市场机制,随时关注市场上的动态变化,做好数据统计分析,结合现代化的理念,按照市场的需求科学的分析,合理的使用林业资源,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树木的栽种量与采伐量,使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6]。

3 小结

林业工程应明确造林方法,提高营林生产管理的意识,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为营林生产管理提供保障性的措施,完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遵循经济规律,加强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营林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营林生产管理水平,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骏生.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研究[J].绿色科技,2015(11):133-134

[2] 冯海霞.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6(20):120,122

[3] 徐健.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6(4):217-218

[4] 黎志华.试论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11):99

[5] 何家良,陆化.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探讨[J].农技服务,2015,32(11):117-118

[6] 饶建兴.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6):131-132

猜你喜欢
营林栽种树苗
移栽树苗
北方落叶果树最佳栽种时间及栽植技术要点
小牛壮壮栽树苗
巧栽树苗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三棵桃树苗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