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2018-03-31 21:29本刊评论员
实事求是 2018年4期
关键词:宣言共产党人共产党

本刊评论员

信仰是人们的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有了信仰,人们就有了精神的寄托,有了行动的指南;信仰是内心充满敬畏和感激,是抉择人生价值取向、取舍生活的态度;信仰是革除内心暗藏丑陋贪欲的魔方,有信仰的人才会感到苦中有乐,才能找到人生的平衡点。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发轫于《共产党宣言》这本薄薄的小册子,28 000多个汉字,为中国共产党人奠定了信仰之基。

毛泽东于1936年在陕北的窑洞里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回忆说,正是在1920年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以后,他开始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青年朱德经历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在德国柏林时,他研究和讨论了已经译成中文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的入门书,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和重大挫折,他始终没有动摇过;周恩来去法国前,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和《十月革命》的译本……确立了终身目标。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谈话中他也深情地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信仰之可贵在于一世之坚守。马克思一生坚守信仰,不畏贫困,不惧苦难,诚如其所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毛泽东坚守信仰,他的一生是成千上万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探索民族复兴的一个缩影,折射着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的光荣与梦想、艰辛与曲折。

信仰之于人生,犹如前行之路标、航行之灯塔。回溯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畏牺牲,毅然拥抱真理;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不甘平庸、至诚报国,只因心中有信仰。信仰,无疑是人生的光与热,助力人生的航船扬帆起航。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信仰是人生的定力,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信仰都能为人们带来深沉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回忆自己在延安插队时所过的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正是经过“五关”的历练,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情感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为群众做实事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渝的信念。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方能理解总书记当年在陕北农村插队时,无论是下雨刮风还是在窑洞里铡草,晚上看牲口,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可再苦再忙,都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而读书和思考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可见,即便环境再艰苦、人生再困顿,信仰和信念都犹如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生之路,也自然能转化为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信仰犹如人身之筋骨、思想之魂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始终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做到以信仰、人格、实干立身。

猜你喜欢
宣言共产党人共产党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共产党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