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鄂西南山区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变迁》评介

2018-04-01 03:50潘洪钢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10期
关键词:鄂西南山区山区

潘洪钢 贾 石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人口迅速增长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关系高度发展的一个时期。与之相适应,此前视为蛮荒之地的山区,尤其是不同地貌、不同省区交界处的山区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无论从区域经济史、社会史、民族关系史角度,还是从环境史的角度上观察,这一时期山区开发问题的研究,都具有学科理论和现实意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新立的著作《清代鄂西南山区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变迁》 (以下简称《鄂西南山区》),2013年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已于2018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是学术界区域环境史领域的最新成果。

该成果在环境史视域下,以清代鄂西南山区为对象,探究特定区域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互动。《鄂西南山区》兼采历史学、经济学、环境学等方法,将这种互动以经济发展、社会变化、文化演进等诸方面,层层铺开,呈现给读者。其中,经济发展方面,从人类的衣食住行,谈到鄂西南山区农业、手工业、商业、矿业开发等;社会变化方面,从人口结构、人口运动说起,探究山区的土著、客民、绅士、宗族、土司等不同社会群体、阶层,在资源的利用甚至竞争中的不同立场和行为;文化演进方面,分析了山地环境对文化传播的阻断效应及环境变迁与地方性文化传承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作者在考察兼具边缘性与过渡性的鄂西南山区问题时,形成了其独特的研究风格。

纵览《鄂西南山区》全书,特色鲜明,新意频出,兹简述如下:

其一,在研究对象的时空选择上,颇具匠心。研究对象的选择是一切研究的先导,通过对学术前史的梳理,作者认为以往学界对鄂西南区域环境史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山区开发、平原湖区开发和长江、汉水等河流水利等角度出发,考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成果亦多集中于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变迁的层面上。对于鄂西南山区与诸如市场、农作物、土地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以及特定的山地环境背景下对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尚有待补足之处。首先,作者将“鄂西南山区”作为研究的空间界定。同时,多山是中国的特点,山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山区经济的增长、社会文化的变迁,对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且鄂西南山区地处湖北、湖南、重庆三地交界,长江上游、中游交界,荆楚、巴蜀、湖湘文化交界。这样的交叉与过渡性,使有关鄂西南山区的研究更具特色。其次,将研究时段锁定在清代。鄂西南山区由于远离政治、经济中心,虽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较晚。清代是鄂西南山区经济与社会、环境与文化的重要转变时期。《鄂西南山区》准确地抓住了“改土归流”、“清后期近代化”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全面且系统地分析了“明末清初”、“改土归流后”、“清后期”等三个阶段鄂西南山区的环境变迁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等诸要素与环境的互动问题。选择研究对象的独到眼光,体现了作者对以往研究成果的熟悉和对环境史研究的整体把握,也是本书开展研究的基础。

其二,广泛搜集史料,研究基础扎实。随着社会史的兴起,史学研究渐有“眼光向下”的趋势。《鄂西南山区》对鄂西南这一区域民间文献的“地毯式”搜集、甄别、比较,弥补了这一资料上的缺憾。本书中所运用的地方民间文献史料,在类型上,兼有家谱、碑刻、墓志、地契。在数量上,仅鄂西南区域的地方志就有近50种,家谱20余种,碑刻200余件。

在广泛掌握鄂西南山区史料的基础上,作者将丰富且多元的民间地方史料与官修正史进行结合、比较与互证,使其考证更加可信。本书综合运用了地方志与官修正史,对先秦至清历代统治者在鄂西南山区施行的少数民族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还综合利用新发掘的故宫档案、地方志、家谱,对鄂西南改土归流后土司后裔的异地安插情况、异地安插的土司后裔与本地宗族的联系、土司贵族在鄂西南山区的残余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开拓性探析。

同时,地方文献对正史具有补充作用。如第二章第二节在考察明代的屯田驻防时,据《清史稿》的记载,仅可知明初于土司各县边界设防,屯堡则为“边民聚卫”之所,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各处屯堡的制式不尽相同,但并未具体到何时何地建立何所。作者结合两种材料,将咸丰县屯所的信息细化,就做到了在“大背景”下,对具体问题的微观关照。

其三,尝试跨学科研究方法,且运用得当。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方法研究环境史等交叉学科,有助于拓宽研究视域,增加研究深度。同时,跨学科研究方法,也是一把双刃剑,如若不能恰当灵活运用,就会适得其反。《鄂西南山区》中对历史学、社会学、社会经济学、人类学、环境学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就显得恰当且自然。如第二章第一节“山地环境下的政治生态”中,作者提到了鄂西南山地环境的边缘性和异质性,其中对异质性的分析,体现了其多学科的知识储备。书中通过运用宏观生态学、微观生态学的方法,分析了随着时空变化,环境对生物基因表性状影响的差异性,即山地空间、环境、气候所表现出的空间缀块性与同一山体空间的梯度性。同时,结合地方志等资料,对生态学上的理论进行印证。生态学与历史学方法的结合运用,使对鄂西南山区环境异质性的阐释,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历史材料,也增加了分析的深度。

其四,图表文字结合,便于理解。图表具有其独特属性,可以呈现史料中不易用文字表达的信息,亦可以更好的利用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使研究内容更易理解,也更加直观。在《鄂西南山区》中,对图表的运用,恰到好处。书中总计图24种、表40种。如第三章第一节“山地环境与交通发展”中,作者基于亚新地学社所编的《湖北全省分县详图》,绘制了十幅鄂西南山区的铺递图(见本书图3—1至图3—10),直观地呈现了同治年间恩施等10个县的铺递驿路交通网络。同时,图与表的结合,也是本书的特点之一。在该章第六节“山区商品经济发展与市场网络形成”的“山地环境与山区市场体系”部分中,作者还绘制了清代鄂西南区域多州县的集场分布图(见本书图3—12至图3—21)。并将上述“集场分布图”与恩施、建始、利川、咸丰等县的“集市分布表”(表3—12至表3—17)相结合,量化分析了鄂西南山区不同县不同集场的繁荣程度,通过这种对市场体系的微观考察,进而分析山地环境对市场类型、时空分异特点、市场网络形成及发展水平等不同要素的影响。

其五,现实意义突出,发人深省。环境史研究不同于大多数历史研究,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现实意义突出亦是环境史研究的特点之一。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在人口不断增长、人与自然矛盾凸显、环境问题亟待解决的今天,我们的环境知识储备、环境保护教育,仍明显不足。溯环境问题之源、汲取历史经验是极其必要的。本书也对鄂西南山区社会中不同社会力量在面临环境问题时,所采取的措施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演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作者对以上问题的考察,不仅可以反映清代对鄂西南山区开发的情况、了解当代山区环境问题的源流,从中吸取教训。亦可以从历史上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的实践中,汲取解决环境问题的宝贵经验。

总之,本书为山区环境史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构建了多维研究区域环境与人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互动关系的研究模式。当然,本书无法面面俱到,囿于史料不足征,难为纤微之辨。总体上看,本书对于全面认识山区环境与资源特点、了解山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困难、探讨山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方式、探寻山区与平原的不同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探索山区多元文化,无疑是必要且有益的。

猜你喜欢
鄂西南山区山区
读迷作品
读迷作品
鄂西高速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
数字化视频监控技术在鄂西高速中的应用浅析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修梯田》
山区
宁南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沪渝高速鄂西段隧道LED照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