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割研究综述与展望

2018-04-01 15:55林丽花张军涛黎晓峰
生产力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区域间程度区域

林丽花,张军涛,黎晓峰

(1.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2.东北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一、引言

全面转向市场经济是转型中的中国经济的重要特征。而国内市场一体化、商品和要素自由流通是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目前,中央政府着力消除国内市场分割、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因此,打破市场分割,使价格机制可以突破区域边界的局限而发挥作用,从而建设统一的竞争市场体系,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市场分割是与市场整合或市场一体化相对应的概念。而市场整合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商品和要素在不同区域中或市场上能够公平地自由流动。因此市场分割的存在阻碍着现代市场体系的确立,从而损害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现有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市场分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本文从几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

二、市场分割的测度方法

测度方法一直是市场分割研究的关注焦点,基于市场分割的含义,目前国内外文献测度市场分割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生产法

生产法从产品生产的视角来测度市场分割的程度。从生产领域的不同角度又可分为两类方法。

其一为分解技术效率。此法认为市场分割本质上扭曲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从而实际产出无法达到生产可能性前沿。而郑毓盛和李崇高(2003)将中国宏观技术效率分解为省内技术效率、产出结构配置效率和省际要素配置效率,而后两者可作为市场分割的衡量指标。但该法仅从整体上考虑市场分割,忽略了省际差异,也无法得出造成市场分割的原因。

其二为测量产业结构差异程度。Young(2000)利用各个省份的三产业部门产出份额偏离全国平均值的程度,偏离程度越大则说明专业化分工程度越高,市场分割程度下降。还有部分学者采用更为细致的行业专业化指数,如区位熵指数、Hoover地区化指数(路将涌、陶志刚,2006)。此类方法较为简单直观但也有学者指出在中国快速工业化背景下,产业结构“同构”仅仅可能是因为不同区域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

(二)价格法

价格法从各地区商品价格差异的视角来分析市场分割。价格法多以冰川成本理论和一价定律为基础,其核心思想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即使不存在市场分割,商品在两地的最终价格也不会完全相等,其价格之比Pi/Pj会在一个无套利区间中波动。而在实证中,有两种方法对相对价格进行分析。

其一为单位根检验。对相对价格序列(Pi/Pj)t进行单位根检验,若不能拒绝单位根假设,则说明相对价格序列为非平稳的随机过程或程扩散趋势,从而不能稳定地收敛到无套利区间内,此时两地市场分割较为严重(陆铭、陈钊,2006)。其二为考虑相对价格的方差变化趋势。Parsley(1996)和Wei(2000)指出相对价格的方差的动态变化可反映市场分割程度的变化。若此方差随时间变化而缩小,说明相对价格波动范围在缩小,从而无套利区间在缩小,因而市场分割程度在下降(陈敏等,2007)。

(三)贸易法

贸易法是基于地区间的商品贸易流量来测量市场分割。其核心思想为,若区域间的贸易流量上升,则说明市场整合程度上升,市场分割程度减弱。大多数文献采用引力模型进行测度。McCallum(1995)最早用引力模型来测量市场分割程度。引力模型的基本方程为:lnXij=β0+β1lnYi+β2lnYj+β3lnDij+β4Borderij+μij,其中 Xij表示区域 i和区域 j间的贸易总额,Yi表示区域i的总产出或经济规模,Dij表示区域i和区域j间的距离,Borderi为虚拟变量,表示区域i、j是否接壤。系数 β4的大小可反映市场分割的程度。随后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经典贸易理论中推导出形式各异的引力模型(何鸣等,2010),丰富了贸易法的内容。

除此之外,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市场获得法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可看作引力模型的拓展。某区域的市场获得指邻近区域对该区域的所有商品需求之和。该方法考虑了各种微观要素如运输成本、居民收入、商品价格等,间接地测度区域间贸易流量并得出市场分割的程度。

贸易法具有充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应用范围,但也有不足之处,一国国内的区域间贸易流量不易获得,而且该法忽视了服务流通和商品流通的结构变化。桂琦寒(2006)也指出地区间贸易流量受区域要素禀赋和产品替代弹性影响。

(四)区域趋同法

区域趋同法的核心思想是,若区域或市场一体化得以实现,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会逐步接近发达区域。反之若区域间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则可认为区域间市场整合程度下降,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实际应用中,较多文献采用条件β趋同研究框架和Barro回归方程来对市场一体化或市场分割进行度量(李郇、徐现祥,2006)。条件β趋同指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距离成正比,而Barro回归方程主要应用于考察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实现β趋同。

区域趋同法所需数据较少且易于实现,但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必然只和市场一体化相关,它受不同区域的地理区位、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忽略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市场分割程度被夸大。

(五)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几种较为主流的测度方法外,还有部分学者采用如经济周期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市场分割进行研究。Xu(2002)采用经济周期法,其核心思想是区域间市场分割程度较低时,经济周期所呈现出的相关性越高,Xu利用ECM模型实现了这一核心思想,他把省级区域的实际经济增长分解为国家宏观影响、短期省份特征、长期部门特征三部分。经济周期法的缺点与区域趋同法类似,引起经济周期变化的因素不仅有市场分割,其余因素难以从市场分割中剔除。

上述测度方法依赖于所收集到的经济变量,而这些数据难以完全排除非市场分割的因素。李善同等(2004)采用抽样和调查问卷收集关于市场分割的直观数据。该方法较具针对性,容易得到关于市场分割的直观感受,但对问卷设计,样本质量要求较高。

三、中国市场分割现状

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存在市场分割已是学者们的共同结论。而在市场分割的程度以及变化趋势的研究上,研究分歧较大。Young(2000)的研究引起了巨大的争论,他指出中国市场分割受地方政府驱使而趋于严重,且比改革开放之初更为严重。Poncet(2003)的结论类似,中国国内市场分割区域严重,她还指出中国各省市场分割程度接近于欧盟成员国之间或加拿大与美国之间的分割程度。与此不同的是,Naughton(2000)指出从工业贸易流量的角度看,国内市场分割呈现下降趋势。国内学者陈敏等(2006)、陆铭和陈钊(2009)也认为国内省际的市场分割程度趋于下降。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市场分割程度呈现波动特征,如赵永亮和刘德学(2009)认为分割程度呈倒U型变化,并在2000年附近达到最高点。

上述文献结论迥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测量方法和参数设置的不相同导致的,每种方法的前提假设、变量选取、研究尺度、适用场合均不尽相同,不同场合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并且主流测度方法均难以排除其他宏观经济因素对测度市场分割的影响,其研究结论受到的干扰较大。

四、市场分割的成因

(一)自然地理因素

地理接壤、地理距离和地形条件直接影响到商品运输成本,对某些难以储存或者高异地销售成本的商品来说影响更为明显。而较远的地理距离也影响了信息传递,加剧了市场分割程度。Daumal和Zignago(2010)进一步认为地理上的分离可能造成政策传递、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造成潜在的贸易障碍。而范欣等(2017)的实证研究指出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打破中国区域经济“以邻为壑”的局面,降低市场分割程度。

(二)经济和制度因素

大部分文献将市场分割归因于经济和制度因素。银温泉和才婉茹(2001)、马光荣(2010)等的研究指出地方财政分权导致了地方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保护本地企业税源和市场,从而倾向实行市场分割的政策。胡军和郭峰(2013)指出寻租的存在使地方政府倾向于实行市场分割的政策,也有学者把地方政府博弈与国有企业联系起来,白重恩(2004)和平新乔(2004)均认为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间的特殊联系使得政府对国有企业有较大的利益诉求,并倾向于保护国有企业免受本区域外的市场竞争的影响。刘瑞明(2012)从实证研究中得出市场主体中的国有份额所产生的隐形补贴是导致区域间市场分割的重要因素。而周黎安(2004,2007)则从政治晋升博弈这一新角度来分析市场分割的动因,他认为当前地方官员锦标赛式的升迁机制使地方官员之间容易产生非合作倾向,由地方政绩考核产生的晋升博弈的均衡结果很可能是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当前地方政绩考核很大一部分是经济考核,特别是经济总量的考核,许多学者把市场分割进一步归因至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之上。陆铭等(2004)指出经济落后的区域易于实施市场分割政策以保护当地产业和有利的分工地位。付强和乔岳(2011)认为区域异质下的政府从地方经济增长的动机下进行博弈,博弈促成了市场分割。而邓明(2014)则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研究地方政府的策略互动所导致的市场分割。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无论是财政分权、国企保护还是政治晋升,大部分学者的焦点都放在地方政府的动机上。还有部分文献从非人为的角度去分析市场分割的成因。刘小勇和李真(2008)指出较高的外贸依存度会导致市场分割。郭勇(2013)则发现国际金融危机对市场分割有即期的作用。当前文献并没有对中国市场分割的来源得出统一的结论,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如地方政府动机等人为因素上而非自然因素。

五、市场分割的经济效应

(一)经济增长

地方分割的最为直观经济效应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当前文献对此有不同的结论。徐现祥等(2007)指出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选择市场一体化政策的区域比选择市场分割区域的要高,即市场分割阻碍了区域经济增长。陆铭和陈钊(2009)分析了省际商品市场分割的经济效应,指出市场分割的政策对本省经济具有倒U型影响,而且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地区,分割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但也指出严重的分割会损害整体的经济增长。付强(2017)指出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差异化厂商在进行产量竞争时,分割不利于经济增长,价格竞争时,市场分割在有限区间内促进经济增长。

(二)全要素生产率(TFP)和资源配置效率

有不少学者更进一步地研究市场分割对TFP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这两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毛其淋和盛斌(2011)采用IV-2SLS法实证研究发现,对外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地区市场分割对TFP负面影响较低,并指出经济开放与市场分割有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徐保昌和谢建国(2016)利用微观企业数据库,在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得出市场分割与企业生产率呈现倒U型关系。孙元元和张建清(2017)构建企业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指出市场分割的减弱强化了技术外部性,进而使区域间TFP差距扩大。王宋涛(2010)以及金培振等(2015)的研究指出市场分割阻碍了要素流通,并降低区域间资源配置效率。

(三)微观个体

市场分割还直接影响到微观经济个体,曹春方等(2015)的实证研究发现政府在市场分割体制下的“掠夺之手”使地方国企拥有更少的异地子公司,不利于跨区域资源配置。而赵玉奇和柯善咨(2016)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和分位数回归发现市场分割促进了出口企业的成长,但扭曲了国内资源配置。

六、研究展望

在转型的中国经济中,市场分割将会长期存在,对此的研究也在不断完善和深化。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从研究对象来看,绝大部分文献都是基于省级行政单位来进行研究,这类研究隐含了一个假设,即市场分割只存在于省际或更大的区域范围,而省内是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的,且省内的细分区域不具有政策和政府目标上的异质性,显然,这与中国现实不符,在省级区域内部不乏由于地级市之间的竞争甚至是县域经济之间的竞争而产生的要素或商品市场分割,因此基于细分区域来研究市场分割是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

从研究方法来看,利用更为细致的微观数据来进行研究可能会得出更为准确和直观的结论。黄新飞(2014)收集了长三角各城市的超市零售商品价格数据,利用微观商品价格数据分析长三角区域的边界效应,发现城市间边界效应不显著但省际边际效应仍然显著。微观数据直接来源于具体商品的价格数据,能有效克服数据加总产生的偏误,并能胜任一些微观机制的分析。

从市场分割因素分析来看,除自然、经济和制度因素外,已有部分学者从更广泛的社会因素探寻市场分割的成因,刘毓芸等(2017)利用我国行政区与方言区不重合的特点把语言的导致的市场分割影响分离出来。高翔和龙小宁(2016)指出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会提高不同文化区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形成市场分割的局面并影响经济增长。从语言、习俗、历史甚至种群基因等非经济因素来探析市场分割有助于更宏观地把握市场分割的成因,因此是未来研究的一个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区域间程度区域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分割区域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结合区域间差异性的水平集演化模型
区域
幸福的程度
外电入鲁后山东电网与互联系统区域间功率交换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