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为俄语的学习者对汉语话语标记习得的文化迁移模式∗

2018-04-03 08:25黄彩玉谢红宇
外语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话语留学生语境

黄彩玉 谢红宇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

提 要:本文以俄罗斯学生汉语话语标记习得和使用情况为基础,从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两个角度探讨话语标记习得的文化迁移模式。努力营造和利用目的语环境,给予学生足量可理解的输入,才能在话语标记学习过程中缩小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的社会距离。留学生对于话语标记的使用多采取消极规避的交际策略,主要原因是汉文化语境衍生出多元语用功能和文化内涵,留学生难以克服母语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

1 引言

话语标记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多种语言且广泛出现的语言现象,它对交际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没有掌握话语标记的功能和用法,将会大大影响交际效果,例如:

①中国学生:你知道吗,张老师要辞职了。

俄罗斯学生:我不知道。

这段对话中的“你知道吗”用来引起话题,外国留学生因不了解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及相关的汉民族思维习惯,以为这里的“你知道吗”是表提问,进而导致交际失当。因为话语标记存在与否不影响句子的真值,更多的是反映说话人对话语单位之间的关系或话语单位与语境之间关系的主观认识,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孙颖2016:60)。在学习话语标记的过程中,理清目的语话语标记形式背后话语单位与语境的互动关系及说话人的心理认知方式尤为重要,这些都涉及到二语习得的文化迁移模式。本文以俄罗斯学生汉语话语标记习得和使用情况为基础,探讨俄罗斯留学生话语标记习得的文化迁移模式。

2 俄罗斯留学生话语标记习得和使用情况

本文以66名就读于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汉语水平为高级阶段的俄罗斯留学生为对象,调查其话语标记习得和使用情况。调查对象年龄分布在20—34岁之间,学习汉语时间为4—6年。

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和教学观摩。调查内容有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两所高校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发展汉语》中出现频率最高,也是口语交际中最为常见的20个话语标记,考察留学生话语标记的总体学习和使用情况;第二部分考察俄罗斯留学生对20个话语标记功能的掌握情况。

2.1 话语标记总体学习和使用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摩调查得出66名俄罗斯留学生对20个话语标记的总体学习和使用情况(由于有些话语标记具有多种功能和用法,语境句体现的是该话语标记最常用功能),20个话语标记的习得情况和不同使用情况人数见表1。

66名留学生都学习过的话语标记有9个,分别是“我觉得”“说真的”“可以说”“好了”“你看”“真是的”“这样吧”“别提了”和“那个”,经常使用+偶尔使用的人次也均在55人以上。剩余11个话语标记选择“学过”选项的也基本都在50人以上,经常使用和偶尔使用的人逐渐减少。有的话语标记教材中出现过,或者由于教师讲解较少,或者由于语用功能较为复杂,个别学生表示没学过。总体来说留学生对大部分常见话语标记比较了解。学习是使用的前提,学生在充分学习话语标记之后,使用话语标记进行沟通的欲望才会更加强烈。学习和使用基本是正相关关系。

俄罗斯留学生对于学习过的话语标记在使用频率上存在明显差异:66名俄罗斯留学生全部学习并都使用过的话语标记只有2个,分别是“我觉得”和“好了”,而其余18个话语标记都有不同数量的学生选择“从未使用”。8个话语标记超过50人表示学过,但经常使用的不到20人,分别是“你看”“要知道”“要我说”“据说”“你看你”“总之”“老实说”和“依我看”,而“看你说的”“要我说”“据说”“你看你”“要知道”“总之”“老实说”“依我看”,超过20人表示“从未使用”。这说明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频率的平衡关系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

2.2 话语标记功能的掌握情况

话语标记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从而帮助说话人组织语言,并传达说话人的语气、态度和情感,其功能在语言交际中不可忽视。我们考察俄罗斯留学生20个最为常见的话语标记功能的掌握情况以及使用选择情况。

表1 常用话语标记的习得情况和不同使用情况人数统计表

关于话语标记“不是”的功能,48%的俄罗斯留学生认为“不是”在句中的功能就是“表达否定含义”,只有23%的留学生认识到其在话语结构中的作用。关于话语标记“那个”的功能,有14%的俄罗斯留学生认为“那个”在话语结构中就是指示代词,只有指代功能。部分俄罗斯留学生对话语标记的认识还停留在它的词汇序列概念意义上,而汉语中话语结构中的话语标记词汇概念意义普遍虚化,语言交际中体现的是其功能意义。

由于话语标记受语境要素制约较大,同一个话语标记在不同的话语环境中可能起着不同的作用。以话语标记“行了”为例考察留学生对话语标记在不同语境下话语功能的掌握情况。

②行∙了∙!就你话多!_______

A.表示话轮转换 B.终止对方的话语行为

C.可以了 D.无功能

③行∙了∙,我就说到这里,大家还有什么问题。_______

A.表示话轮转换 B.开始某一话题

C.委婉终止自己的话语行为 D.无功能

④行了,别光我一个人说呀!_______

A.表∙示∙话轮转换 B.委婉开始某一话题

C.结束某一话题 D.无功能

3种语境下41%、50%和26%的留学生掌握“行了”在不同语境下话语功能,例②中20%的学生把“行了”错误理解为字面义“可以了”。例②和④中说话人要终止当前正在进行的言语行为时,用“行了”的否定强度低于一般否定式与反问式,表达起来更加委婉。语用功能的复杂性和汉语交际文化的含蓄性也是造成俄罗斯留学生话语标记理解正确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我们还从选择使用的角度考察留学生话语标记功能的掌握情况,俄罗斯留学生的困难集中在词汇字面义与功能义差别较大或涉及交际文化内涵的话语标记上。

⑤老师:李明怎么没来参加答辩呢?

学生:他去俄罗斯教汉语了。

老师:是吗?______好久没见他了。

A.其实 B.怪不得

C.当然 D.不填

例⑤中只有7.5%的留学生正确地选择使用“怪不得”。说话人说话时带有不满、批评的情绪,但又不愿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态度,使用话语标记“怪不得”,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起到批评人的作用,也使语气显得委婉平和。留学生因为对其交际文化内涵了解不够而选择错误。其次,俄罗斯留学生容易混淆形近的话语标记:如把“对了”错认为“好了”的学生占33%,把“你看你”错认为“你看”的学生占42%。最后,俄罗斯留学生对话语标记在汉语交际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应该使用“不是我说你”“然后”“别提了”“对了”“可不是嘛”“你看你”的语境句,认为不需要使用话语标记的人数分别占5%,21%,14%,11%,5%和18%。这些留学生认为这些句子可以不借助话语标记而完成话语表达,反映出他们对话语单位与语境的互动关系及说话人的心理认知模式认识不足。

3 话语标记习得的文化迁移模式

任何一种语言习得都离不开其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语言实践。与语言学习相关的文化因素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类。交际文化指两种文化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发生影响的言语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即词、句、段中有语言轨迹的文化知识(赵贤洲1989:81)。交际文化隐含在语言系统中,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社会习俗。俄罗斯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使用中存在种种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他们不重视汉语话语单位与汉文化语境的互动关系,没有完全掌握话语标记表层结构下的交际文化因素。各个国家历史发展、居住环境、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各不相同,体现在语言上的交际文化也必定存在一些差异。学习目的语必须要了解这些差异,否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产生文化冲突,甚至是文化休克。“文化迁移”被认为是二语习得过程中解决文化冲突最常见的方式。话语标记不影响句子的真值条件,体现形式背后话语单位与语境的互动关系及说话人的心理认知方式,话语标记习得的过程就是目的语交际文化习得的过程,所以根据俄罗斯留学生话语标记掌握和使用情况探讨话语标记习得的文化迁移模式很有必要。(杨国萍等2016:51)

文化迁移模式理论(Acculturation Model)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受社会和心理上同本族语者之间距离的影响。社会距离指学习者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与讲另一种语言的社会群体的接触程度;心理距离指学习者作为个体受到的影响因素。这些社会和心理变量构成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迁移”,即学习者适应一种新文化的过程(梁伟涛2006:141)。

3.1 社会距离

文化迁移模式中的社会距离指学习者和目的语群体的接触程度或者向其融入程度,一般分成两种模式:第一种,学习者融入目的语社会,对目的语保持开放心态;第二种,学习者不仅融入目的语社会,而且希望采取目的语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前进2004:100)。目前我国传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正发生转变:一是发展战略从对外汉语教学向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转变;二是工作重心从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向汉语加快“走出去”转变(许琳2007:107)。汉语国际推广大背景下,让学生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完全采取目的语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汉语课堂,甚至是华人社区努力营造目的语环境既可行也有效,培养热爱汉语的各国学生在类似于目的语的环境中对汉语和汉文化保持开放心态,并尝试用汉文化思考并使用汉语,对汉语文化接触、适应和接受。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身处目的语环境的部分俄罗斯学生却没有充分利用目的语环境,由于缺乏对汉语和汉文化的开放心态,课下交际范围局限在同国籍同学之间,刻意回避目的语环境,放弃和中国人深度交流的机会。由于缺乏和中国人深度交流的语言实践机会,课上学习过的体现中国人心理认知方式的有深层交际文化内涵的话语标记在课下并不能得到及时地练习和使用,这类话语标记自然不能够习得。

课下目的语环境没有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社会接触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是小社会,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量可理解的输入。输入的语言材料关联性越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高,参与度也就越高,当可理解度高、关联性大的语言材料输入到一定量,就完成类似于学习者做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向目的语社会群体的接触过程,在这种类似目的语的环境中慢慢习得语言。前文探讨“我觉得”等5个常用的话语标记在话语结构中或是直接表达观点,引起话题,或是连接语句,语用含义简单,留学生接触较早,作为课堂用语教师也经常使用,课上和课下都有较多的机会练习。这类话语标记复现率高,学生理解程度好,使用频率自然就高。而经常使用“据说”“老实说”“要我说”“你看你”“依我看”5个话语标记的留学生只有5到15名,且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自己没学过这5个话语标记。这5个话语标记在话语结构中不仅起到引起话题、构建语篇的基本作用,而且还能表达说话人的话语立场,在语言形式背后隐藏着中国人表达立场或观点时偏向于含蓄婉转的文化心态。因其带有主观色彩和深层交际文化内涵,不建议教师作为课堂用语并经常使用;由于语用含义复杂,学生接触较晚,复现率也低。可理解的关联性大的语言材料达不到需求的输入量,有效足量的社会接触无法保证,这类有深层交际文化内涵的话语标记很难习得。总之无论是海外汉语教学还是国内汉语教学,努力营造和利用目的语环境,给予学生足量的可理解输入,才能够在话语标记学习甚至是汉语学习过程中缩小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的社会距离。

3.2 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指学习者作为个体受到的影响因素。克拉申认为影响语言习得的心理和情感因素是:(1)动力,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2)性格,是否乐于置身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积极投入学习还是规避使用目的语;(3)情感状态,主要指焦虑和放松(王丽萍2007:146)。我们结合俄罗斯学生话语标记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突出的消极规避性交际策略集中探讨文化迁移模式中的心理距离。

课堂观摩中我们也发现,处于高级阶段的俄罗斯留学生不论是在课下交流还是在课上练习,在进行口语表达时使用话语标记的频次都较低,仅仅使用“我觉得”“我认为”“我知道”“是吗”“然后”等话题组织类的话语标记来完成交际,而对于一些已经学习过的体现复杂交际文化的话语标记,如“要我说”“老实说”“据说”等,在进行口语表达时普遍选择回避或替代策略。留学生使用话语标记时消极规避的交际策略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3.21 汉文化语境衍生出多元语用功能和文化内涵

一般认为话语标记的形成经历过语法化和词汇化两个过程,最终形成的不是词汇范畴,而是一个功能类。话语标记普遍来源于表达概念意义的词汇成分或词汇序列,但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经历语义上的泛化和主观化、去范畴化、重新分析、语音弱化,其词汇意义已经逐渐被虚化,取而代之的是它的语用功能和隐藏在词汇序列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看你说的”,从词汇序列意义可以理解为看你说话的内容,但作为话语标记“看你说的”用在交际中是表示听话人对说话人所说内容的不赞同或不满意,接下来的内容多为反驳对方观点。部分留学生并不了解这些话语标记的特殊语用功能。

汉语的话语标记种类繁多、功能多样,表示话语单位与语境的互动关系及说话人的心理认知模式,体现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和交际文化内涵,这些都和词汇序列表现出来的概念意义渐行渐远。话语标记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衍生出的语用功能和交际文化内涵实际上拉大学生和目的语之间的心理距离,给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文化迁移设置障碍。因此,为保证自己说出的汉语正确无误,留学生在话语标记的运用实践中经常采取规避使用的交际策略。

3.22 母语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影响

不同语言中话语标记具有一些相同的语用功能:制约功能、提示功能和谋篇布局功能。这些功能体现为帮助听话人在话语交际中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为交际的双方提供话语线索;连接语篇中的句子和段落,组织与协调语义关系和逻辑。俄语中的话语标记也具备这样的功能,例如:

⑥Помнишь,учительницалитературысоветоваланамзаписыватьвособуютетрадкусловас двойным значением — ну, например:“ключотдвери”и“горныйключ”.(А.Алексин)/你记得吧,文学老师建议我们把多义词,比如:“门钥匙”和“山泉”,记在专用笔记本上。

例⑥中ну为话语标记,置于например(举例)前面,功能是为进一步佐证观点,提示听话人将要引出例子,为交际的双方提供话语线索。俄语中有些话语标记的表达方式与汉语的话语标记也类似,完全可以直译,如честноговоря与汉语中的“坦白说”,по-моему与汉语中的“依我看”。

我们也看到,由于受到民族文化影响和语言系统制约,相同功能下的话语标记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多有不同。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和中庸之道,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所以,中国人说话行事都尽量避免平铺直叙,在对话时更加注重听话人的情绪与感受。比如,主观评价性话语标记“不是我说你”先否定自己对听话人要进行批评指责,缓和与说话人之间的关系,减轻听话人的消极心态,使对话得以顺利进行,进而达到批评劝说的目的,委婉表达的功能拉近言者与听者的心理距离。这种情况在汉语表达中十分常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内化在每个中国人血液中的交际态度。而西方文化(包括俄罗斯文化)多以自我为中心,普遍强调独立人格,推崇个人成就和荣誉,在语言表达时也较少注重含蓄和婉转,常常追求直接明了,使用话语标记时和汉语的表达方式就不太一样。

总体看来,俄罗斯留学生对汉语话语标记的熟悉程度不高,尤其是深层交际文化内涵不能短时间内领会,在汉语口语表达中仍然习惯用俄语思维,加之汉语和自己母语表达习惯不同,无法在头脑中进行快速俄汉转换,一段时间后就慢慢放弃使用。当留学生发现汉语某些话语标记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观念与本国语言不同时,不应该根据思维定式去选择接近他们母语习惯的表达方式,而要降低情感屏障,尝试用汉语思维习惯,运用汉语表达方式,克服文化迁移过程中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学习障碍。

4 结束语

本文以俄罗斯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习得和使用情况为基础,从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两个角度探讨俄罗斯留学生话语标记习得的文化迁移模式。无论是海外汉语教学还是国内汉语教学,都要努力营造和利用目的语环境,给予学生足量可理解的输入,才能够在话语标记学习甚至是汉语学习过程中缩小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的社会距离。对于话语标记的使用留学生多采取消极规避的交际策略,主要是汉文化语境下衍生出多元的语用功能和文化内涵所致,可以帮助留学生克服母语思维限制,降低情感屏障,以加速文化迁移进程。

猜你喜欢
话语留学生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画与理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雷人话语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