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探究和思考

2018-04-04 09:28苏宏云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实施生活化教学思考

苏宏云

摘要: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创新应用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我们可搭建平台,让生活之水倾注课堂,在学与用的实践中发展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探究;思考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新课标明确提出:“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倡导数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以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来建立数学模型;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表达情感,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无法分割。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其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出新知。”为此,作为新课标的践行者,我们应应重视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引入现实生活的源头活水,发展数学能力

已有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积累是学生原有的经验准备,即所谓的数学现实,这些是作为有意义学习的前提的存在,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将原有知识经验当做新知识的“固定点”,做好与新知识产生实质性联系的学习准备。我们知道,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了数学知识获得方式,在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从而形成概念的。因此,教学时应帮助小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在抽象过程中认识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知识。如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学生第一次接触12+8×3这类题目时,“为什么要先做乘法,再做加法”教师是直接把运算顺序告诉学生,还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其效果不大一样。可以引用生活实例,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首先创设生活情景,出示一个标价12元的铅笔盒和1本标价8元的书,让学生计算这两样物品多少钱?然后又出示2本书,标价也都是8元,再引导学生思考:现在这些物品多少钱?学生列式是12+8+8+8或12+8×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12+8×3怎样算?最后学生搞清楚在计算两种不同的物品的总价时,首先要分别知道书和铅笔盒各多少元,然后再计算他们的总和。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到实际生活中,自己举例说明这种方法的运用,学生举出了大量购买两种物品且数量不等的例子,活用了数学知识。也抽象概括出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精髓,是学生形成数学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形成的基本途径。小学数学基本思想是指:渗透在小学数学知识与方法具有普遍而强有力适应性的本质思想,包括转换思想、对应思想、归纳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等,这些思想是整个小学数学的基石,也是数学通向科学殿堂的桥梁。因此让学生仅仅认识数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数学的化归思想,它是把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求得解决。如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之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块不规则的橡皮泥,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在学生的讨论中,一定会出现“把橡皮泥变成长方体”或“把橡皮泥放在水中”等想法,这时教师同时将学生的想法演示出来,让学生观察橡皮泥是怎样变形的;接着可以出示一杯水,再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这杯水的容量。最后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要把橡皮泥与水转化成长方体?”让学生在讨论中抽象出这些物体的转化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将未知归结为已知的条件中去。教给学生数学思想与方法,让学生掌握的不是一个知识点,而是解决一类问题的办法和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加强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生活化的最终目的,是数学成为工具学科的原因所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众多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来,更要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现有问题,甚至去探索数学的未知领域。这些都是生活化数学教学的应坚持的走向。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发展应用创新能力,实际上都是要求把数学知识应用生活实践中,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提高反哺生活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我们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模拟超市购物这一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买卖东西”。通过识别商品、看标价、算账、付钱、找钱等活動,让学生初步学会市场交易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道理,从而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发展了学生应用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生活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需要。生活化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缜密安排,方可以达到目的。在这几年实践中,我们发现,营造生活场景、创设生活氛围、发现生活素材等,都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手段和措施,都是我们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方法。作为一个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增强责任心,不要怕费事,多为教学设计打算,力争使数学教学趣味化、生活化。

猜你喜欢
实施生活化教学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