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课堂上的提问策略

2018-04-07 17:05徐智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鲁尔区师生因素

◎徐智成

高中地理课堂上提问发挥的作用非常基础,也非常关键提问比较常用,可是要想用得恰到好处,却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在备课的时候,加强教学设计工作,以科学的理念,系统化的观念,进行教学设计为每一个问题提前做好预案,让每一个问题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高中地理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要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提出的问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得课堂教学符合全体学生的需要。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主要围绕高中地理课堂上,课堂提问的优化而展开一系列讨论。

一、从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特点出发,提问侧重教学的重点

高中地理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体现了充分的自然科学的特点,研究方法严谨与生活联系紧密。相关概念和地理学科知识成为系统,组成了一定的知识网络体系,在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个问题设计,都要从促进学生网络节点之间的激发入手,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比如,高中地理中有关于“传统工业基地”的知识,鲁尔区的区位因素和鲁尔区的发展状况是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鲁尔区有哪些区位因素?(2)这些区位因素对传统工业发展有什么影响?(3)鲁尔区综合治理措施对老工业化基地的振兴有什么意义?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一方面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激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教师所提的问题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相关,回答起来更有契合点。

二、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促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的整体气氛

课堂提问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其中,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好的问题提出来,有利于调动同学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教材中的内容往往很抽象而单调,有很多是学生很难见到的或是学生已经很容易就掌握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觉得很容易回答。觉得回答问题只是读教材的过程,这样时间一长同学们就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我在讲高中地理课时,找一些学生感兴趣并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如:讲《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这一节时,首先提出问题:雅典奥运会于北京奥运会天气有哪些区别?为什么?学生对奥运会的内容都非常感兴趣,自然而然就会根据问题去思考背景和雅典两地的气候及其气候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多应用分组讨论和师生互动的方法,避免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方式,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互问互答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教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这样使更多地学生参与到问题中,使每个地理问题都能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促进了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思维过程中,提高了全体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师问学生和学生问老师的互问互答中排出了师生之间的代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充分的提高。

三、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问题,有效转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重点和难点都是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突破的重要任务。高中地理学科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内容,所以要从学生的那里有知识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去更好的组织每一个问题。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是按认知的规律层层推进的,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尤其是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地理现象的形成知识成为教学的难点。对于这样的知识点,教师可将复杂知识进行合理分解,降低其难度,提出一些事实并不存在的假设,让学生思考回答,然后再取消这些假设,还事实真面目后再进行提问。比如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这一课时,教师应从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到社会经济因素等不同知识内容层层推进,由浅入深地抓住重点、化解难点。由此,我们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有哪些?(2)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又有哪些?(3)对农业生产影响越来越大的因素是什么?(4)对农业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当学生进入这样的思维导引模式,才能由浅入深不断化解教学难点,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四、从社会生活实践出发,提出问题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更多的以学生是否能够把知识真正应用到现实生活实践中来进行检验,对于传统的教学来说,强调实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践为主要的问题创设点,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有以下优势:一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将课余后的实践活动作为提问的素材,能够激活学生地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抽象而单调,很多是学生难以见到的,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轻易回答的问题只是复述教材的知识,时间一长必然导致地理学习兴趣的下降。所以,在上高中地理课时,尽量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五、通过课堂提问,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提问要注重引导,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课堂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引发学生更多的探究行为,通过提问去给他们创设更多的问题,请进建立科学的地理学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中,优化课堂提问,发挥提问的真正有效作用,促进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让学生可以从高中地理的学习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知识技能。

姚建忠.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7).

猜你喜欢
鲁尔区师生因素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解石三大因素
教海拾贝时间视角切入 探究区域发展
落日余晖下的鲁尔区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GIS辅助“区域发展”教学的探索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