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8-04-07 17:05程映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小学生

◎程映红

前言:数学对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好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作为数学老师,要充分重视“问”的效果,将数学问题变得更加有趣,这样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多样化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实践性问题,激发学生提问意识

老师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首先要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浓厚的上课氛围有助于学生投入到课堂上。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数学教材又中有很多形式的问题,老师在讲课时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材内容,来设计相应的问题。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老师在课堂上充分运用问题来提问学生,会让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带着问题去思考,帮助他们就建立多样化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思考学习,是老师进行数学教学工作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设置一些精炼性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来增强学生思考意识。提问问题,营造了严肃活跃的课堂气氛,打造了灵活性的数学教学,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进行小学生教学《观察物体》时,老师要提前拿出自己准备的五个四方体模型,第一行摆两个,第二行摆三个,摆成两行,并向学生提问:从哪个角度观察,能看到两个正方形?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感到迷茫,但是通过实践来摆放正方形并观察,进行思考后,可以找到答案。老师紧接着提问其他有关问题,引导学生接着实践,来思考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总会产生很多疑问,通过实践、思考后,才会更透彻的了解数学知识。老师通过提问实践性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可以高效快速的解决数学问题,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二、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只有让学生领悟到数学灵魂的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实现质的飞跃。在我国传统的数学课堂中,老师提问的问题往往具有较强的束缚性,只是简单的巩固数学知识,没有过多的深入,虽然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可是忽略了学生创新发展,这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学老师必须对教学课堂进行创新、完善,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动脑思考问题,让学生创新思维得以发展,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老师向学生们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有的学生可能会拿数学工具直接得出答案,有的学生会用数学工具在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答案,数学思维好的同学甚至还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三角形构成。可以发现,老师通过提问探究性的问题,不仅能够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式提问,体现学生主体性

在数学课堂上提问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让学生对数学的未知性充满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激情。老师要鼓励小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进行相关解答,展示积极乐观的上课状态。以往的数学课堂上,老师只是在讲台上进行数学讲解,学生一味的听讲,不敢过多提出自己的困惑,数学成绩始终上不去。老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鼓励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勇敢的提问数学问题,抛弃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现象,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比如:在进行数学知识点复习时,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把之前数学课堂上不理解的地方整理出来,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讨论,弄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提问,老师进行解答。通过这种形式,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哪里存在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自己的疑惑,让全班同学进行解答,既显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助于提高全班学生数学成绩,可为一举两得。

四、新旧知识整合,提问生活性问题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只有不断巩固旧知识,才能获得新的知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老师必须要求学生不断巩固以往的旧知识,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学无止境,要保证全体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要懂得温故而知新的真正含义,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要不断巩固学过的旧知识,不能学习新知识就忘了旧知识,这样反而不利于提高数学成绩。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提问,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乘除法各部分关系》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复习乘除法的运算,给出一道习题:5×20=100,让学生得出100÷20=5或者100÷5=20的结论,通过旧知识,来引出新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还需要注重现实情境,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老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来提问生活性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真正含义和应用价值,刺激学生努力学习数学。在生活性问题的带动下,学生可以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并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自身的思维水平,来提高数学成绩。

结论:综上所述,数学提问环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老师在进行提问时,要按照现实的角度来分析数学问题,将理论知识进行拓展,从而增强学生视野,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老师要充分重视每个数学问题的价值,将问题形式多样化,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蓝少娟.从“问”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时代教育,2018(3):185.

[2]任亚南.在“问”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育人星空,2017(9):79.

[3]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邵秀莲.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年18期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小学生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