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2018-04-07 17:05袁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学困生家长英语

◎袁彬

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都各自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学优生,又有学困生,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具体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智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教学实践表明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最大的是非智力因素。既然主要原因是后天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父母都是外地务工人员,家长工作流动性大,加之对本地环境的不适应衍生出来的种种问题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扰,所以学困生的比例就相对高一些,学困生大多表现出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懒散,不积极参与活动,不积极思考,思维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开小差、看课外书、玩手机、做其他一些小动作等。面对这种现状,我们痛心疾首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改变这种悲摧的现状。改变的方法很多,在此我仅从课堂提问的角度,就如何激发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的,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具体地说来要做到:

一、注意提问时的肢体语言,对于学困生给予理解和信任,帮助学困生克服自卑或者厌学等心理问题

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激励学困生的兴趣。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变换和更新教学方法。课堂上运用实物、模型、挂图、录音、投影片、简笔画等直观教学手段及猜谜语、做游戏、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积极创造英语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学生平时对待英语学习表现出畏难、自卑、退缩等心理状态。老师不仅要从教学上加以研究,做到因人施教,还要在情感上对困难学生多一份关爱,尊重他们,与他们真正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困难学生是教育、转化他们的起点,是关心他们的基础,也是他们自我认识的保证。作为教师,我们应正确对待学困生,对于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表示理解。同时还要有极大的耐心、宽容心、同情心和爱心、不歧视、不讨厌、不排斥他们。同时,还要教育其他同学给予他们理解、支持、关心,并帮助他们,以满腔的热情积极引导他们共同参与到英语学习中,相信他们与其他同学一样能学好。给他们以极大的信任和理解,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

“学困生”学习期间往往会因为一点小问题或经常不理想的测试成绩而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课堂对他们的重要性。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踊跃地参与课堂,是对教师的一项高要求。因为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注重一视同仁,良莠并齐,不仅要注意对优生的培养提高,更要注意提携“学困生”,不仅不让他们厌学,更要让他们产生兴趣,参与课堂,不致于落后掉队。提问时老师要态度温和,平易近人,语气中要饱含着关爱之情。这样我们首先从语言态度上来拉近与学困生的距离,让他们感到老师就像家人和朋友一样,从而让学生愿意和教师交往,走近老师。而大部分的学困生是不愿意或很少愿意和老师交往的,他们因为成绩不太好,本身就有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应该是老师的宠儿,所以越来越逃离老师的视线。因此,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要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走进老师。老师的态度在此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回答问题时,你的一个不屑的眼神就有可能浇灭他心目中的希望,但你的一个真诚鼓励的目光就可能燃起他胸中的希望,成就一个孩子,使之感激终生。因此,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多使用有益于学生和教学的肢体语言,也就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请不要吝啬。

二、提问的分层和次序让学困生拥有成功的体验

提问时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感,提问的次序也要先易后难,先提问后思考,由简单到复杂。问题在设计时,要考虑周全,兼顾学优生和学困生,问题要有梯度,有较容易的,稍微有些难度的和较难的。对学困生设计的问题更要把起点放低一些,让他们能回答的上来,让他们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稍微难点的问题,让他们跳一跳也能够得到,经过稍微思考也能回答正确,经常这样来练习,会使学困生能增强自信心,磨练意志力,激发求知的欲望。对于提问的次序,可以让学困生先回答较容易的问题,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参与感,再者,提出问题后,要容许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不能马上就让学生回答,要留有思考余地。在方式上鼓励学困生大胆的去发言,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激励学困生的自信心。学困生本来因成绩差,低人一等,自信心严重不足,但自信心却时有的。教师不能对学困生冷眼相看,把他们置于不屑一顾地位置,选择定会使他们仅有的自信心得到伤害。在教学中,教师多创造一些培养学困生自信心、自信心的机会。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度不高是他们很难进步的根本原因,那么就要先从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入手,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树立自信。为什么他们不爱举手发言?他们不是故意远离课堂,有时候是无法进入,找不到一个切入点。学困生因为学习差容易产生自卑感,不敢也不愿回答问题,怕出错误,怕同学和老师笑话他们。所以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在教学中常借助于手势、实物、图片、情景设计等直观形式,启发引导学困生的思考。

三、制定可行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没有学习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在对每位学困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出短期的(几周)或长期的(一学期或一学年)学习目标。制定学习目标一定要切合学困生的学习实际,目标过高或过低对他们的学习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目标制定后,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并不断地改正和完善,以利于他们的英语学习。

四、及时积极地评价,获取成功体验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他们渴望进步,渴望成功,渴望受尊重,被认可。让他们获得某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从而形成新的学习动力。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进行积极的评价,充分肯定,不断地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感到自己的进步,从成功的喜悦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悦纳自我,为进一步的成功增强信心和勇气。例如,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平时测验等方面对学困生降低要求、降低难度,使他们有机会获得成功,让他们自己发现其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功。教师应肯定他们的进步,以强化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动机。

五、利用优生资源,帮助带动提高

扶"贫"济"困"单靠任课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共同参与,共同提高。我要求班里的优等生与学困生组成"帮扶小组",每个优等生要带2个学困生,负责检查督促他们的英语学习,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成绩。学困生遇到问题时,可随时向优等生请教,既方便又实用。优等生也从中受到鼓舞,更加努力学习英语。同时鼓励学困生之间开展学习竞赛。期中或期末对那些学习进步快、摘掉学困生帽子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

六、争取家长配合,做好转化工作

笔者利用家长会,以及家长来访或教师家访,给家长写信或打电话等手段,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告诉他们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争取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共同督促和引导学困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好英语、尽快"脱贫"而努力奋斗。

[1]奥马利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2]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刘润清等 《语言学入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学困生家长英语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读英语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