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2018-04-07 17:05黄爱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化学实验教学

◎黄爱红

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所谓科学素养,是指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重点是用科学的态度分析和思考问题,以及用科学的批判精神总结问题。对于中学生来说,科学素养是教学大纲提出的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之一,指在接受一定科学知识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这些素养必须通过化学教学与学生需要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目的。为此,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化学学科意识是人的大脑对化学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应[1],化学学科思维训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化学的特点,依照科学的思维规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全面性。

二、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课题的探究活动

在新课程教学中,要大力提倡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是新课标教学的要求。在有效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对环境保护课题的探究工作。在初中化学新教材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课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比如,当地工厂对本地产生的污染及处理的调查;废旧电池的遗弃与回收情况的调查等等。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探索对环境污染防范与治理整顿的措施。比如,在某些化工厂,产生了很多的CO2、SO2、NO2、NO、H2S等废气,如果任意的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对这污染气体进行防范呢?除去呢?利用呢?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于这些酸性氧化物,最适合什么物质与它们反应除去呢?经过讨论,学生总结了用碱性溶液吸收,生成的盐,或许是很好的化工物质。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氨气可以用浓硫酸吸收等等,这样不仅能防止污染,还能变废为宝。

三、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除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外,还要着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尽量减少化学实验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完成实验教学并收到效果的同时,无意之中将一些有害气体排到大气中,将能引起水质的污染的废液排至下水道中。

其中特别是 NO1、SO2、SO1、CL2、Br2、H2S、烃类、醛、酮类及锅、汞、铅、铬、砷等重金属离子,都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危害师生和人们的健康。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注重环境保护,并且采取相应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实际行动。

2.妥善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化学实验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果不及时处理随意排放,久而久之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淡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不良的习惯。

常用处理化学实验废弃物的方法有:

(A)含锌、福、锰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可加入碱、碳酸盐或(N处S),使金属离子转变为氢氧化物、碳酸盐或硫化物的沉淀,残渣埋入地下。

(B)废酸可用石灰乳或碳酸钠等碱性物质中和反应后埋人地下。对于废铬酸洗液,可用浓高锰酸钾氧化再生循环使用,废弃不用的少量铬酸可加人石灰使其转化成cr(oH)3沉淀。

(C)含汞废液可用过量的Na2S和Hg沉淀等。

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保护教育是很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方面通过环保,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另一方面,结合化学课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环保问题,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地促进化学理论课的教学。

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外科技活动是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所以我们不仅进行课堂宣传教育还应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活动在环保的第一线,把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真正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被动的接受环保知识转化为主动,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如1.组织学生检测了解各地的空气质量,使学生初步了解API值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关系。2.组织学生对江河、湖泊、雨水、工厂废水、生活废水的PH值测定后进行比较。3.对各类汽车尾气的检测。4.调查目前各品牌冰箱氟利昂的使用情况,与以往相比有何变化?把这些环保实验活动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让学生从自我构思、设计环保实验,搜集材料书写小论文,既可补充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又可使学生从接受环保教育阶段上升到动手保护环境的自觉境界。有些学生感受到自己有时也在不知不觉地破坏环境,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改造环境,刻苦学习化学知识。

五、结语

教师应该在化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在备课的同时收集相关的环保资料、治污知识,于课堂上有意识的加以渗透,使学生在学到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环保意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更能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环保,使他们能成长为环境保护的忠诚卫士。

钟清华,欧阳丽华.培养化学学科意识促进化学学科思维训练[J].吉林教育,2011(10):2-3.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化学实验教学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