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数量关系的教学策略

2018-04-07 17:05杨彬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题意思路数量

◎杨彬彬

数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基本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形成解决问题模型的基础。本文通过论述数量关系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数量关系概述

数量关系是从一类有共同规律的数学问题中总结出来的揭示某些数量之间的本质联系,并以数量关系式来表示这种联系。数量关系为学生解决某一类相似的问题提供了解题方向,提供了基本方法,形成相应的解题策略,是一种能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的模式。

二、学生缺乏数量关系的主要表现

1.读不懂题意。读懂题意是解答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成功解答题目的前提条件,读不懂题意,也就是不能正确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各种条件之间的关系,没有总结出数量之间的本质联系,是缺乏数量关系分析能力的表现。

2.解题思路不对。方法不对是不能成功得出数学问题答案的另一个原因。数学是一门需要正确逻辑思维的学科,具备正确的解题思路是解答问题的关键,解题思路不对必然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解答数学问题,小学生的解题思路是需要引起教师重视的问题。

三、数量关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是一门需要一定的思维推理能力,对解题方法、思路有一定要求的学科,因此,数量关系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正确的解题思路对于以后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数量关系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学会审题。审题是正确解答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联是解答题目的必要前提,而数量关系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提高解答问题的效率。

2.建立数量关系思维,有助于帮助学生清晰解题思路。据调查,在解题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缺乏严谨的逻辑思维,解题思路混乱,靠胡乱猜测解答问题,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出错,建立数量关系思维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帮助学生针对每一类数学问题都能够产生清晰、正确的思路,而清晰的解题思路是正确解答问题的保障。

3.帮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能够达到知识的活用、综合利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数量关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会贯通,是数量关系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答题过程中遇到的陌生题型。

四、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应注意的方法策略

1.教师要教给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教给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是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掌握正确的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授人以渔”的教学观,加强对学生关于数量关系的训练。教给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比教给学生怎样解答一道具体的数学问题更加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法和分析法,善于运用这两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学生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也就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复习已解答的题目,教师要提高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复习已经解答的问题,总结解题的思路方法,达到对问题的举一反三,总结已有学习经验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总结正确的解题思路、方法。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很多数学题目虽然不是完全一样的,但有很多题目解题思路是相似的,学生要通过自己已掌握的解题方法,融会贯通,解决更多的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将数量关系意义现实化。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实际往往就反映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因而,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验数量关系的现实意义.事实证明,教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学生学习就能事半功倍.例如,一年级要认识人民币,可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去超市购物,不仅可以感悟人民币之间的进率,而且可以让学生理解“付出的钱”“物品的钱”“找回的钱”之间的数量关系.即付出的钱-物品的钱=找回的钱;又如,低年段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时空,引导学生估一估每天的上学时间,了解自己的到校时间,结合体育课测量身高体重的活动,让学生互相比较谁高谁重?还可与去年比较重了多少、高了多少?再如,高年段在教学利息时,可组织学生到银行去存钱,让学生理解“利息”“本金”“本息”等等,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学生普遍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

4.借助数学活动,实现数量关系教学直观化。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往往需要借助直观和操作活动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例如,画画线段图、玩玩数学学具等,通过将数量关系意义具体化,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低年级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摆小棒、圆片等操作活动来理解加、减法的数量关系,即求总数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需用加法计算,若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则用减法计算.然而中高年级则可以借助线段图来理解数量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得出:运走的吨数+还剩的吨数=一共的吨数,从而列出方程.由此可知,学生借助画线段图不仅可以审清题意,而且容易抓住数量关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通过引导学生結合生活实际,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多说、多练,及时归纳提炼,并将其渗透在数学知识的各个领域,如计算教学,策略教学等,必将事半功倍.

[1]鲍乐燕.小学数学教学中数量关系的培养[J].中小学教育,2012(7):77.

[2]林传忠.重视数量关系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J].教学与管理,2011(26):43-44.

猜你喜欢
题意思路数量
不同思路解答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统一数量再比较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头发的数量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一道中考题的五种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