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数据的老旧城区慢行系统评价与提升研究
——以成都市武侯区玉林片区为例

2018-04-11 09:08刘杰希
四川建筑 2018年5期
关键词:玉林片区街道

刘杰希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81)

打造绿色生活和低碳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与考核的重要指标,而营造安全优先、便捷舒适的慢行环境,更是承载城市文化特色和社区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提升城市活力和形象魅力的重要动力。当前国内外对于城市慢行系统已有较多成熟的研究与实践,如美国、伦敦、北京、上海等地均出台了相对完善的针对慢行系统、街道的设计规划或导则文件。但如何在片区规划设施层面,特别是在环境条件复杂的老旧城区中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宜的街道提升策略仍是规划与设计从业者不断探索的领域。在现有众多成熟的街道设计导则与实践基础上,结合多元的大数据的精准策略便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方向。

1 玉林片区现状概况及慢性系统存在问题

1.1 片区概况

武侯区玉林片区位于中心城区城南,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人民南路西侧(图1)。玉林片区街道尺度宜人,美食众多、商业丰富,居家生活便利,是成都体现地域休闲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区域,也是被写入歌曲[注]“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为歌曲《成都》歌词,歌曲收录于著名歌手赵雷于2016年12月21日发行的专辑《无法长大》, 2017年该曲获得第六届阿比鹿音乐奖最受欢迎民谣单曲奖,成为近年宣传成都的重要流行歌曲,玉林街道也因此歌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广为传唱的“网红”街道。

图1 武侯区玉林片区位置及范围示意

规划研究范围西至玉林北路-玉林南路,东至人民南路,北至一环路,南至二环路,总面积约1.22 km2,片区内以生活居住功能为主,商业及行政办公等功能主要沿人民南路、一环路和二环路等外围主干道分布,是老旧城区特征明显、最能体现都市活力生活氛围的区域。

1.2 片区慢行系统现状及问题

玉林片区现在人行空间基本通畅,巷道内人车混行严重。在现状车行道两侧片区内道路人行道宽度整体在2 m以上,基本连续通畅,少数路口存在局部人行道收窄压缩。内部巷道人行空间宽度为1~2 m,多位人车混行的状态(图2)。

图2 片区现状道路照片及慢行系统现状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因片区是成都二环路以内的老旧居住服务片区,现有住区大多无配建地下停车空间,导致大量街临街占到停车,慢行系统也在非机动车通行、慢行网络构建、慢行空间空间品质、交通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首先在由于大量的临街占道停车,大部分道路为机非混行道,非机动车通行空间受路边停车侵占现象较多,非机动车通行无独立路权,通行安全与便捷性较差;其次片区慢行网络对城市功能的支撑不足,虽有较为密集的内部道路网络,但与周边重大城市功能、交通枢纽联系不足,同时存在较多断头街巷;另外步行空间品质也有待改善,步行空间缺乏休闲与绿化设施,步行体验感较弱,缺少个性特色化的空间设计;最后在交通管理上,老旧住区停车难、无序停车侵占慢行空间资源等系统性问题,也需要结合精细化的交通管理手段来加以改善。

2 成都市武侯区玉林片区慢行系统评价与规划实践

2.1 基于多元数据的慢行系统评价与提升思路

基于片区慢行系统上述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结合现有各类街道优化提升导则、规划实践经验和GIS软件分析,在摩拜单车、百度与大众电影业态、道路基本信息、道路交通量等多元数据支撑下,确定本次规划研究“总体特征评价-明确街道主题功能-街道系统提升-街道分类细化评价与设计-智慧动态管理”的提升思路与策略框架(图3)。

图3 基于多元数据的慢行系统评价与提升思路与策略框架示意

2.2 基于街道特征评价,明确慢行交通功能体系

街道慢行系统提升的首要任务便是明确片区慢行系统提升打造的目标及街道功能体系。本次规划以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为引领,突出玉林片区生活特色,打造精品生活街道。通过加强街道慢行空间设计,进一步改进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激发玉林片区城市活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塑造城市精神,构建安全、闲适、智慧的慢行交通系统。

在目前各类城市大数据中,摩拜单车、车行交通量和轨道站点位置是最能反应片区慢行与机动车需求的数据,而规划用地性质与百度与大众点评的临街业态数据则能较为明显反映街道的功能特征。基于以上数据进行综合叠加评价,依照慢行功能特征,以功能需求为导向,构建慢行交通体系,明确自行车主通道、美食休闲慢行特色道、通学优先道、生活服务慢行特色道、慢行优先巷道(含新增步行巷道)五大类主要慢行功能通道(图4)。

图4 街道主导功能评价要素及结果示意

(1)自行车主通道是片区自行车快速通行、联系主要公共交通枢纽的主通道,主要为道路等级较高的城市主要干道,包括人民南路、一环路、二环路、玉林路、倪家桥路。

(2)美食休闲慢行特色道为片区百度与大众点评数据中知名美食与商业服务集聚的街道,包括玉林东路东段、玉林东街、玉林街北段、玉林南街、玉林横街、玉林中横街、玉洁巷。

(3)通学优先道为片区,围绕玉林中学、玉林小学打造通学优先道,满足通学需求,包括玉林东路西段、玉林五巷、玉林中横街、玉林下横巷等多条街巷

(4)生活服务慢行特色道为片区内其余以居住功能为主,打造以生活服务功能为主的慢行特色道,包括玉林东街、玉林西街、玉林北街、玉洁东街、玉洁西街、玉林二巷及玉林街中段。

(5)慢行优先巷道为主要以慢行功能为主的小区内部街巷,兼具部分机动车通行功能,同时为促进内部慢行微循环,形成良好的慢行通道网络,打通部分断头巷道,开放公共功能区域,结合水渠河道新增部分步行巷道。

2.3 系统提升,保障路权

在慢行的系统提升方面,首先是系统性地保障慢行资源,增设非机动车道,恢复慢行路权。针对以自行车通道为主的倪家桥路等,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增设双侧机非物理隔离,保障非机动车通行安全快捷;针对玉林东路、玉洁西街等生活服务、餐饮娱乐类慢行特色道,压缩机动车道至单向,增设双向或单向(保留路边停车)划线非机动车道(图5)。

图5 街道功能与慢行路权恢复措施示意

另外通过打通慢行巷道,促进背街小巷的步行便捷与贯通性。一方面开放市级公共功能区域内部通道,接驳轨道站点及生活住区,开放体育学院、省体育馆内部道路,增强玉林小区与城市功能及地铁站点接驳;打通玉林北巷与玉林北街;另一方面打通封闭断头街巷玉林五、七巷,拓宽被建筑占用人行道、打通火烧堰河道两侧步行空间。

2.4 精细评价与设计,明确提升策略

在明确街道主题功能及系统性提升策略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详细评价,针对每类、每条街道自身的禀赋条件与功能需求,体现街道功能重点与特色,形成菜单式的策略选择,对街道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步行道等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空间设计。

以倪家桥路为例,在街道自行车主通道功能的主导要求下,进一步结合街道现状宽度、慢行需求特征与功能需求特征细化评价,提出针对次街道的细化空间设计策略,凸显街道自行车主通道与商业界面融合特征(表1、图6)。

表1 街道分类与部分针对策略一览表

图6 倪家桥路街道空间评价与设计示意

倪家桥路作为自行车主通道,联系东侧城市轨道站点,是自行车通勤保障为主,结合街道业态提升慢行空间打造兼顾通勤与购物休闲的精品慢行道。在机动车道提升方面,将原14 m双向四车道压缩为10 m双向三车道;非机动车道提升方面,两侧各增加2 m非机动车道,并形成物理隔离,色彩区分铺装;步行道提升方面,结合树池分割,在设施带增加共享单车停车区、花池、休憩座椅等设施,并在临商业铺面一侧结合建筑退距,形成更加舒适的慢行界面。

另外对于倪家桥路交叉口处利用展宽空间,增加进口道车道,提高交通组织效率;对于与公共交通的接驳优化方面,将倪家桥路南侧现状公交站改造为港湾式公交站,与展宽段一体化设计,促进与地铁站出入口的接驳。同时结合地铁站出入口位置,增设共享单车停放区,保障步行通行区的连续通畅

2.5 智慧街道管理

在系统提升与精准设计策略的基础上也应当有相应配套的智慧管理措施,方能实现片区慢行空间品质提升与老旧城区机动车顺利通行、停车空间等综合诉求(图7)。

(1)结合需求细化交通组织管理

结合道路现状交通饱和度和单向道路沿线机动车出入需求,主要对“街”一级道路实行单向交通,形成内部微循环交通,“巷-街”交叉路口机动车通行原则上均实行右进右出。在车行信号管理方面,玉林东路-玉林街路口、玉林东路-玉林中学出入口、玉林北路路段分别增设信号灯,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图7 交通管控措施示意图、街道早晚分时供应停车位断面示意

(2)减少路边占道停车,恢复慢行路权,分时供应停车位

为确保道路慢行空间不受侵占,逐步取消片区现有内部慢行需求较高道路的占道停车,营造良好慢行环境。结合片区拟改造用地,规划建设1处地下公共停车场,提供不少于300个泊位。同时根据需求,在“路”与“街”一级的道路建立夜间路边临时停车区,分时段有序管理,满足周边老旧住区基本停车需求。

3 结束语

慢行系统的细化研究已成为慢行规划突破传统、向精细化发展的切入点,按照功能进行慢行网络构建和慢行设施规划,并通过多元数据的支撑评价与施策,是切实解决慢行实际需求和规划实施落地的保障。在已有成熟手法总结的基础上,成都市武侯区玉林片区慢行系统实施规划的研究中,结合片区摩拜单车、百度业态、道路基本信息、道路交通量等多元数据,明确更加系统的提升措施,更加精准地提出各类街道的打造提升策略,进一步提升了街道活力,是优化片区城市功能、提升人居品质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支撑玉林片区发扬其特征和价值。

猜你喜欢
玉林片区街道
王玉林作品
热闹的街道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邱玉林艺术作品欣赏
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 Listening and speaking
热闹的街道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