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的理论基础探究

2018-04-13 09:18高云庭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建筑环境理论基础

摘 要:理论基础是新兴的可持续设计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内生动力。本文通过对当前生态文化和可持续社会大背景的研读,结合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现状和发展态势,对设计的理论内核进行探索性的梳理。尝试性地将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行归纳,并对各部分进行了阐释和相应的设计意义解读。

关键词: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理论基础

人居环境设计的未来是可持续化,这已是设计界的全球共识,许多远见卓识的设计师喊出了“为了地球而设计”的口号。建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理念和实践,自然拥有自身专属的理论基础,它指导和推动着建筑环境设计朝着生态化、绿色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与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有关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学、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西方近代生态哲学。

一、可持续发展观是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的根本指针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人类对发展的认识深化的重要标志。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不损害未来一代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当前一代人的需求”。它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点是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它把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生物圈视为由自然、社会和经济三个亚系统交织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矛盾运动中形成的一个整体性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保持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可持续发展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已经成为全球长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旨在以平衡的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观是超越文化与历史的障碍来看待全球问题的,本着公平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存环境问题作为基本问题,将人类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结合起来,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即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是建筑环境设计可持续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建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理念所表现出的丰富涵义可概括为安全健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经济舒适、灵活长效等几个方面。

二、生态学是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的科学依据

1886年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Haeckel)首次提出“生态学(Ecology)”[1]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个体、种群、群落)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是研究关联的学说,它研究有机体之间、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关联的有机体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由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组成,自然生态系统又由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组成。从构成单元来看,生态系统世界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即是生物圈。生态系统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态平衡原理,生物和环境所构成的网络是生态平衡形成的基础,其结构和功能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关系,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及相应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途径以及信息传统方式,无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汇合成生物圈总的能流、物流和信息流,使自然界在动态平衡演替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调节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多样、不稳定到稳定,共生关系由少到多,由高到低,同趋向整体有序这一地球上最基本的运动过程相一致,保证了地球环境的生存和发展。但是,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的生态系统会因无法调节到生态平衡状态而走向破坏和解体。

建筑环境对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环境的人为程度越高,人为主导作用越强,自然因素则越少或起到的作用就越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古至今,随着环境营建技术的发展,我们对自然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建筑环境这一人工生态系统是消费者占主导的系统,它事实上是很脆弱的。建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要在生态学的科学指导下,系统、整体地组织室内外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和信息在空间环境中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三、我国传统生态智慧是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的

精神资源

我国古代先哲们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如道家有“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主张物我合一、知常日明、知止不殆、知足不辱、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儒家有“天人和谐”的环境伦理意识,主张兼爱万物、尊重自然、以时禁发、以时养发、取用有节、物尽其用;佛学有“尊重生命”的博爱意识,宣扬万物平等的生命意识、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不杀生”的道德戒律。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天地人合一”。“天地”代表大自然,“人”与其他生物又是自然所生,是自然的一部分,这就形成了人、生物和环境等自然现象相互统一的整体,其中的人与天地关系是个别与一般、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他们是共生共处的关系,当然应该和睦相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认为世界万物由于运动而不断生出,在生生不息的天道之下,产生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天地万物都在运动中循环,在循环中进化,人是这生生不息运动中的最重要的一员。我国古代生态思想主张在天地人的关系中按自然规律办事,顺应自然,谋求天地人的和谐,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以人为主的,人不是消极地俯首听命于自然,而是在遵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为。中国古代的先哲们还强调人与自然平等,提倡人们要爱护其他一切自然物和人造物,给予所有事物以完整性,而不去剥夺个体在宇宙中的特殊意义,懂得如何把生命之存在和生命之神圣统一起来,人类既要利用生态资源,又要從道德意识出发去保护生态、更新自然资源,达到永续利用的目标。

在设计中理应视“天地人合一”为解决人居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既要对自然进行适度的改造使其符合我们人的愿望,又要遵顺自然之规律而不至于形成破坏生态平衡的局面。设计、管理和保护的设计思维和行事方式就是我国传统生态思想在当今文明社会中的传扬,面对今天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它们能给予我们的是其他文化无以替代而又非常深刻的启示。我国古代传统生态思想的宏观、整体与和谐的内质具有普遍性和连续性,是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之极其宝贵的精神资源,它往往能使可持续建筑环境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诗意超然之空间意境。

四、西方近代生态哲学是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的

思想源流

吉尔伯特·怀特率于1789年写成的《塞耳彭自然史》标志着西方生态思想的诞生。西方近代形成的生态哲学的基本思想是一种生态整体主义,主要包括浅层生态学、深层生态学、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生态女性主义、后现代环境哲学、社会生态学等分支学说。西方近代生态哲学把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终极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目的是保护生态并重建生态平衡,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西方近代生态哲学认为全球性生态危机不仅仅是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更重要的问题存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对自然的负影响,它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自我局限,努力超越自身利益而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去思考问题,并以这样的思考约束人类自身的生活和发展,限制人类的部分自由,特别是要放弃追求无节制的物欲满足,以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来限制物质需求和经济发展,把发展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受限度内。西方生态哲学主张人应该用深深的同情感来认识和体验整个世界生命,解放动物的权利,承认自然界的价值,恢复和重建被我们破坏了的生物圈,其伦理范围已扩展到了动物、植物乃至自然万物。技术绿色化来防止技术对人类的反控制是西方生态哲学的又一贡献,旨在挽救人类日益荒芜的精神家园,重塑我们生活世界的意义。

西方近代生态哲学是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最重要的哲学理论基础,它使可持续建筑环境设计活动能始终以生态伦理责任意识去运用生态技术处理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的相互关系。设计中应当以西方近代生态哲学的理论成果为基础,避免纯粹的客观主义价值尺度,系统地探讨包括人在内的广义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藉以协调的生态伦理规范,以及人与自然互动和谐的目标和实现方式,并从生态自然观与技术方法论相统一的高度,深入剖析蕴涵于生态自然观之中的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方法论。

五、结语

建筑环境设计的发展必然有其理论基础,无论是显性可见还是隐性本底,它都是存在的。设计在物质层的发展当然是需要技术手段的拓新,但可持续设计的理论基石是建筑环境可持续化进程的内在动力,没有基础理论支撑,可持续性不可能深化和泛化。探索当代新兴可持续设计的理论根基,是该类设计在建筑环境中的运用向成熟期演变的重要标志。生态时代的技术发展和文化进步是相互促进的,这一定会为可持续设计带入更多的思想和对设计的解读,建筑环境的可持续理论基础必然将是越来越丰富且深厚。本文从科学、人文、技术、哲学等综合角度对当前的可持续建筑环境进行了探讨性的初步梳理和总结,希望引玉之砖能激起学界对该问题的一些关注。逐步理清建筑环境可持续化的深层次原由,有利于设计思路的明晰,帮助设计师更加具有方向感,在实践中更好地践行可持续设计策略,为人们打造亲和自然和展现人文的可持续建筑环境。

注释:

[1]“生态学(Oikologie)”一词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并两个希腊字“oikos(房屋、住所、家)”和“logos(研究、學科)”构成,从词源学角度所构拟出的它最古老的形式和意义——研究生物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的学科,可以看出生态学和建筑及室内环境的天然本质性联系。

参考文献:

[1]王国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智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02):33-37.

[2]于文杰,毛杰.论西方生态思想演进的历史形态[J].史学月刊,2010,(11):103.

[3]刘耳.西方当代环境哲学概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2):33+11+14.

作者介绍:

高云庭,广东白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绿色环境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可持续环境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可持续设计建筑环境理论基础
蜀河古镇的美学探究
可持续视角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可持续景观设计探讨
生态美学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