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习题课必须抓住的几个“要点”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习题讲评为例

2018-04-15 05:09李晓静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习题课中线要点

李晓静

(南京市旭东中学 江苏南京 210044)

引言

波利亚有句名言:“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可见在数学教学形式中,习题课的重要地位。而且在目前数学学习的多元评价方式上,解决问题仍然是最核心的存在。因此教会学生解题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高效的习题课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形成完备的能力。那么,习题课如何上才高效呢?笔者认为,应该抓住习题课设计中的“要点”,做到有的放矢。本文将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习题课案例谈谈这些“要点”。

一、习题课要点

1.相通点

笔者在完成了三角形相似所有条件的探索后,发现学生在寻找相似三角形上存在困难,同时对于线段长度的求取无从下手,所以在此安排了一节习题课。

例1: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M为BC上一点,ME⊥AM,ME交DC于点G、交AD的延长线于点E。若AB=12,BM=5,则DE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学生不易找到突破口。因此我的安排是,首先回顾了前面探索相似条件时遇到的几个简单图形(下图为学生总结得到),请学生找出其中的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随后挑选了作业中的几道题目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的反应积极,发言也变得踊跃,其中思维敏捷者不难发现方法。

分析:笔者在课前对于作业进行了认真的批阅和分析。如若逐题评讲,学生被动,知识点还会重复,耗时过长,于是采用先复习后评讲的方式,抓住作业题与复习内容的相通点,选讲个别较复杂的题目。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判定三角形相似并用相似解决问题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此设计,将上述的“相通点”找到,合并讲评,才能真正做到“耗时少,成效高”。

2.发散点

在刚刚的案例中,笔者和学生一起找到了“相通点”后,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

例2:如图,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共有( )

A.5对 B.4对 C.3对 D.2对

对于这道题,我做了以下按安排:

(1)请一名学生就此图找出相似的三角形,并说明相似的理由

(2)还有你们熟悉的图形吗?

(3)还有相似的三角形吗?如有,请说明理由。

通过自主探究,老师点拨等环节,3分钟的时间绝大多数学生发现了另外两组相似三角形,并能够加以证明。

分析:与其他课型一样,习题课也需要适当的拓展。在保证了大多数学生“吃得了”的同时,还要让部分优秀的学生“吃得饱”。在刚才的案例中,笔者就选择了一道选择题“小题大做”。这道题中既包含了简单的相似图形,还隐藏了其他图形的重新构建,形成了学生思维的“发散点”。让学生在平常的习题课上有所思考,是非常有益的!

3.出错点

例3:若三角形的重心在它的一条高上,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笔者在评讲此题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这道题目你们的答案是什么?为什么?

生1:三角形的重心应该在中线上,题目中说在高上,所以它的高和中线在一条线上。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所以三条中线也是三条高,只有等边三角形满足,所以我选C。

生2:重心在一条高上,说明这条高也是中线,所以我觉得选A。

师:还有不同答案吗?

(有不少学生的选择是C)

师:请同学们再次审题,到底是一条高变为中线,还是三条都是呢?

分析:任何一道题学生都有可能出错,但评讲并不只是纠错,必须找到学生出错的根本原因,才能实现“知错纠错”的目的。教师应在课前就对这些错误进行细致地分析,寻找到真正的“出错点”。笔者认为,学生出错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审题不清,二是对于“重心”概念的理解不清。教学中可以再结合图形适当讲解,学生就可以自行订正了。

4.核心点

例4:第6题 如图,在Rt△ABC中,∠ACB=90°,D为边BC的中点,以AC为直径的⊙O交边AB于点E.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若AE:EB=1:2,BC=6,求AE的长.

笔者重点评讲了本题的第(2)小问,抓住了此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方法,集中评讲后,由学生自行订正,最后呈现学生的解答过程。

分析:题目是所学知识点的载体,它涵盖了重要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这些都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此题包含了相似的判定和性质的运用,计算又涉及方程,笔者选择这些“核心点”评讲,步步击中“要害”,教学时省时省力,学生学习达成高效。

三、我的反思

1.细致评析,精选“要点”是习题课高效的关键

习题课,题量不在多而在于精。讲评的“要点”显得尤为重要。作业的批改是习题课教学设计的起点,批阅结束后,对作业情况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分析到作业的正确率、出错的原因、书写态度及习惯,要弄清“出错点”,选出“核心点”,找到“相通点”,并能够适时构建“发散点”。让习题课学生也能有所收获!

2.“要点”讲评要把握“层”与“度”

习题讲评的“发散点”很好的体现了“层”与“度”,老师在适当的时候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拓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此一来,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获,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习题课变得不再枯燥无味。

猜你喜欢
习题课中线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实现课堂高效的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
课本内外
课本内外
——书写要点(三)
课本内外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2015年报道要点
习题课应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