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的受访者认为生物钟不正常是因为作息不规律

2018-04-16 07:36□孙
时代邮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生活节奏黏稠度生物钟

□孙 山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不少人作息不规律,生物钟混乱。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生物钟正常,其中睡觉(45.2%)是最不规律的一项,89.3%的受访者认为遵循生物钟的规律很重要。

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汪雪一直保持着规律的生活。“我从学生时代就一直保持着规律的作息,通常晚上十点半之前就会睡觉,第二天七点起床。”

在甘肃上学的“95后”大学生覃彦觉得自己的生物钟不太规律。“如果上午有课就起得比较早,如果整个上午都没课就可能一直赖床,晚上也会熬夜。”

调查显示,77.2%的受访者大致了解人体机能运转的时间规律,17.1%的受访者了解程度一般,5.7%的受访者对此毫无了解。72.1%的受访者觉得自己生物钟正常,27.9%的受访者觉得自己生物钟不正常,其中,睡觉(45.2%)是最不规律的一项,此外,不规律的还有上厕所(38.4%)、起床(38.1%)、进餐(29.6%)、锻炼身体(23.2%)、工作用脑(22.0%)和午休(19.0%)等。

何峰在天津做审计工作,特殊的工作性质让他很难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每月月初工作比较忙,加班是家常便饭,也经常熬夜,饮食也会变得不规律。”

医学保健专家戴光强认为,目前国内对生物钟的相关研究还比较粗浅,人们对生物钟规律的认识也还不够。“熬夜是最典型的破坏生物钟的行为,白天和晚上是很分明的自然现象,人体要适应这种现象。英国的一项调查发现,持续一周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体内700多个基因会发生不良变化。很多身体机能在一天内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以血压为例,早晨起床到上午十点之间是血压上升最快的时段,这段时间应避免喝盐水。再有,临床发现60%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在清晨到上午十点之间,原因是从半夜到上午十点是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时段,经过一夜睡眠,人在早上处于缺水状态,血液黏稠度升高和缺水状态的叠加会增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

生物钟不正常的原因有哪些?60.6%的受访者认为是作息不规律,50.8%的受访者认为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49.6%的受访者认为是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太大,39.3%的受访者认为是没意识到生物钟的重要性,34.6%的受访者认为是缺少时间规划能力,15.9%的受访者认为是自己做事拖延。

覃彦觉得生物钟对人体很重要。“假期里,我有时候晚上打游戏,白天睡觉,虽然每天也睡够了七八个小时,但总是没有精神,人很疲倦。”

调查显示,89.3%的受访者认为遵循生物钟的规律很重要,其中28.5%的受访者认为非常重要。

戴光强指出,人体的生物钟是人长久以来适应自然形成的一种机制,一方面体现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另一方面体现了人体正常运转的内部协调机制,应该从这个基本规律出发再去探讨养生保健的问题,如果违背了这种规律,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覃彦从心底佩服那些生活规律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很自律,做事效率更高,无形之中获得的机会也更多。”

遵循生物钟的规律有什么好处?60.3%的受访者认为可以让工作学习更有效率;58.2%的受访者觉得身体会更健康;56.8%的受访者觉得会让头脑更活跃,思维更敏捷;51.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精力会更充沛;此外还有心情更顺畅(31.2%)、心态更积极(23.6%)和生活更充实(21.1%)等。

戴光强认为,人们需要更多地研究和关注人体生物钟的规律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根据生物钟的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猜你喜欢
生活节奏黏稠度生物钟
周末“补觉”是一个谎言
从计时钟到生物钟
可爱的黏土小蜗牛
这些表现是假黏稠
改善失眠,从“吃”开始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
生活节奏自驾驭
什么是血液黏稠度升高
细菌装上生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