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互补共振

2018-04-17 03:41张秀娟
新课程·上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教学效果

张秀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很多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进入了崭新的模式——同课异构。它的实施使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殊途,是为了更好地同归。

关键词:同课异构;多维视野;教学效果

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断深入的基础教育改革,迫使着我国教育不断地改革和创新。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教师的教学思想、理念、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促使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结合本人两次参加同课异构的学习,浅谈几点我对同课异构的感想。

一、殊途,是为了更好地同归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上课。教师们在备足学情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不同理解,选择不同的策略,选用不同的资源,进行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然后上课展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英德市渔湾中学承办了面向小学的“金种子”培训暨“导学案”教学连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尚雅学校的代表老师和我校资深教师朱翠丽围绕着五年级的《酿》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通过对本课例的教学观摩发现,在教学设计与处理上,体现了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的。

通过这两位老师的教学比较分析,我们能更容易地理解这种“课例式同课异构”教学方式。个人认为,无论是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环环相扣的朱翠丽老师的课,还是文采飞扬,细细品味,语文味儿十足的尚雅中学老师的课,都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最优教学效果的同归路。

二、互补,拓宽语文教学的多维视野

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

我校五年级备课组就经常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组织大家研究有效课堂教学。这里仅列举《孔子》这篇课文的同课异构下兩种不同的教学设计的亮点。

教学设计A:课前让学生自行查找有关孔子的资料,课中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了课文中的四个故事,总结时也是让学生讨论得出孔子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等方面的品德。

教学设计B:采用的是传统的先教后学再练的授课方式。其中,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的读课文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子、段读懂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是亮点。

通过这两种教学设计的对比,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老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而不同的教学策略、迥异的风格,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这样有利于教师深入地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说,这样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因为它能解决教师个人课堂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在同伴的讨论研究中得到启示和启发,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灵活应用,优化了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教研,拓展“同课异构”的多种形式

综上所述,“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是通过教研组来实现的。教研组立足于“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有效性”,根据不同的需要和情况所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同级之间就某一课时进行备课,同校不同级就某一课时进行备课,跨校就某一课时进行备课。一般情况下同级之间是最常用的,而后两种多用于比赛。由于形式不一样,其注意事项也不尽相同。

总之,教师的实验场地在课堂。“同课异构”为教师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教师的教学生活丰富了,同伴之间的关系融洽了,研究的氛围浓厚了,教师生活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之中,思维深刻了,认识广泛了,课堂上就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了。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教学效果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