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为什么不解风情

2018-04-17 03:41袁园
新课程·上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直尺老师课堂教学

袁园

【案例背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教师虽然精心预设了课堂教学设计,但是提问时,容易出现学生答非所问、冷场等现象,即使我们设法引导,也得不到应有的回答。教师常常感慨,孩子你为什么那么不解风情,我们都说得那么明白,可你还不懂。有时在课上老师们费劲地给孩子讲解一个知识点,孩子却依然出错。问题出在哪,是老师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

【案例描述】

笔者在执教一年级“认识11-20各数”时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老师出示一把直尺,上面有一些数。)

提问:看这把直尺上的数,刚刚我们已经摆出了一些,还有哪些数呢?

生上台指一指,说一说。

师:你会从0读到20吗?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你还会从20读到0吗?我们再一起读一读。

提问:看这把直尺上的数。10前面的一个数是几?20前面一个数是几?和13最接近的是哪些数?6和12谁更接近8呢?

这个片断看起来非常简短,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先观察直尺,再脱离直尺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第一次以及第二次试上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孩子回答得非常好,我就没有关注。

结果正式上时出现了这样的问题:10前面一个数是几?

生:9,8,7 ... 0.

师:10前面的数指的是一个数,应该是9。

孩子再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同样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当时我就想这么简单的问题,孩子怎么不会做,我只好再次进行纠正。

【案例分析】

课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听课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之所以课上会这样,那是你讲得不清楚。你说的是‘10的前面的一个数是几。”原来就是我多添了一个字,才导致出现这样的问题,给孩子造成误解。老师对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细细品嚼,看看有没有什么错误,会不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困扰。有时我们说得很随便,孩子却记住了。语言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在感慨孩子不解风情時,是不是也该想想我们应该怎样让孩子明白我们这道风景呢?不是孩子不解风情,而是我们没能做到让孩子明白。流传千年的孔子的思想也是通过《论语》里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相互问答记载下来的。相互问答直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学生对这一堂课甚至一门课的学习兴趣和态度。

以前我们存在这样的误区:教学时我们关注的是教学设计,总认为把课按照教学设计走下来就行,只要把课上顺,学生没有问题就是一节好课。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学生并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他们在教师的提问下回答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时间一久,渐渐失去兴趣。更重要的是,有时孩子出错,不是因为不懂我们在说什么,而是因为我们不懂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新课改提出教育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与全面发展,倡导教学要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要由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与引导者。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成长与全面和谐发展。

首先,教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由拥有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是在教师的主观意愿下展开的,教师处于主要地位,学生处于次要地位,教师作为权威知识的化身向学生单向地灌输知识。教师只是将学生看作教学的客体,而完全忽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培养与发挥,只是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主观地认为学生要如何学,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只是将教材上的结论型知识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而并没有考虑学生理解与掌握的程度。这样的教学完全割裂了学生与知识的联系,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现代教学下教师首先就要由拥有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规律与学习水平为出发点,设计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学堂。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

其次,设计教学时必须理解学生。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

最后,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科学、艺术地对待学生的回答,才能更娴熟地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思考,使教学效果更优化。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应当不断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自身的经验,不断进行改进和提升,通过有效的理答,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张鹏,王臻臻.课堂教学设计[J].法制与社会,2010(3):239.

[2]李延林.理解教材是设计教学的重要基础[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14):3-4.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直尺老师课堂教学
直尺和缝衣针
三角板“牵手”直尺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六·一放假么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